13.油葫芦
油葫芦(学名:Teleogryllus)是常见的蟋蟀类群,对农作物具一定危害,一些种类还是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模式动物。
油葫芦又名结缕黄、油壶鲁,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就象刚从油瓶中捞出似的,又因其鸣声好像油从葫芦里倾注出来的声音,还因为它的成虫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芦”之名。
(1)外形特征
体长20~30毫米,宽6~8毫米,触角褐色,长20~30毫米。体色有黑褐色、黄褐色等多种,它浑身油光闪亮。
头部黑色,呈圆球形,颜面黄褐色,从其头部背面看,两条触角呈“八”字形,触角窝四周黑色。
前胸背板黑褐色,有左右对称的淡色斑纹,侧板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泽,侧面黄色。尾须很长,能超过后足股节,翅长,会飞。雌虫的产卵瓣平直,比后足股节长。
(2)生活习性
它以各种植物的根、茎、叶为食,对大豆、花生、山芋、马铃薯、栗、棉、麦等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
它白天隐藏在石块下或草丛中, 夜间出来觅食和交配,雄虫筑穴与雌虫同居。当两只雄虫相遇时,与斗蟋蟀一样,会相互咬斗,有互相残杀的习性。
此昆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在翌年春末天气转暖时化为若虫,夏末时化为成虫,夏末秋初为其旺发期,此时荒野之中,到处都可听到其鸣声,此起彼落,连续不断。
(3)种群分布
油葫芦在我国分布极广,几乎各省都有,分布较多的省份有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海南等。
此昆虫喜欢栖息在田野、山坡的沟壑、岩石缝隙中和杂草丛的根部。
(4)品种
油葫芦的品种较多,常见的品种有体色偏黑的“黑葫芦”,体色偏棕的“红油葫芦”。有一种称“琵琶翅”的,翅长,末端钝圆,可盖过尾须的1/3,其鸣声洪亮。有一种翅翼很薄而透明的,称“玻璃翅”或“薄翅”,鸣叫的声音较低而发飘。一种称为“长翼”的,翅长但端部不宽,声音一般是中音。对以上这几种油葫芦,鸣虫爱好者编了个顺口溜:飞翅贵,玻璃脆,琵琶脆、长翼亮。这是内行对它们的评价。
头部额高着称为“寿星头”;头圆者宽者称为“蒜头”;头浑圆者称为“珠头”。三者中以“寿星头”为贵。 油葫芦的鸣声,其音节大致有两类:有一类的鸣声如“居---、优、优、优”,象是油从葫芦中倾注出来的声音,是名副其实的油葫芦,此为佳品;另一类鸣声如“吉、吉、吉”,则属较次者。
(5)北京油葫芦
北京油葫芦(学名:Teleogryllusemma)属直翅目蟋蟀科。分布在全国各地。
①形态特征
雄体长22—24mm,雌23—25mm,体黑褐色大型,头顶黑色,复眼四周、面部橙黄色,从头背观两复眼内方的橙黄纹“八”字形。前胸背板黑褐色,1对羊角形深褐色斑纹隐约可见,侧片背半部深色,前下角橙黄色;中胸腹板后缘中央具小切口。雄前翅黑褐色具油光,长达尾端,发音镜近长方形,前缘脉近直线略弯,镜内1弧形横脉把镜室1分为2,端网区有数条纵脉与小横脉相间成小室。4条斜脉,前2条短小,亚前缘脉具6条分枝。后翅发达如长尾盖满腹端。后足胫节背方具5—6对长刺,6个端距,财节3节,基节长于端节和中节,基节末端有长距1对,内距长。雌前翅长达腹端,后翅发达伸出腹端如长尾。产卵管长于后足股节。
②生活习性
年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孵化为若虫,经6次脱皮,于5月下—8月陆续羽化为成虫,9—10月进入交配产卵期,交尾后2—6日产卵,卵散产在杂草丛、田埂或坟地,深2cm,雌虫共产卵34—114粒,成虫和若虫昼间隐蔽,夜间活动,觅食、交尾。成虫有趋光性。
③为害特点
食叶成缺刻或孔洞。有的咬食花英或根。
14.灶马蟋
灶马蟋(学名:GryllodesSigillatus)是蟋蟀科、蟋属动物。
(1)形态特征
灶马蟋前胸略膨拱,前翅短,长约7毫米,仅能覆盖体部的1/3,腹部大部裸露。前翅前方有弧状翅脉。中间有自左至右下的斜长脉,其左侧外缘有直条状脉。右侧有少数横脉。后翅退化。灶马蟋足部健壮,有深色褐斑。尾须长,有20毫米左右。雌体前翅短而不发达,有约11毫米长的产卵管,呈剑状。其身体由于长期在灶马蟋中栖息而变得略扁,不如蟋蟀那样厚实。灶马蟋的头部小而圆,肚子的一面呈黄色或橘黄色,身上常带有厨房特有那种油垢味.垣蛩又名垣恭、酱色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因其常常栖息于断垣残壁之间而得名,又因其浑身通体皆呈酱油色,形体又与蟋蟀酷似,故而又称为“酱油蟋蟀”或“酱色蟋蟀”。
此虫体长12~19毫米,宽约4.5毫米,触须长30毫米左右。其头部富有光泽,头顶深褐色。头后有6条直纹,黄色,口器为黄褐色,额部黑色,富有光泽。垣蛩前胸背有黑色长毛,散步黄色条纹。前肢有黑纹,后肢外侧有黑色斜纹。前肢有黑纹,后肢外侧有黑色斜纹。前肢较发达,覆盖腹部的大半。也有些个体后翅发达,伸出于前肢之外,能飞翔;但多数无后翅,不能飞翔,仅能跳跃。此虫的雌性较雄性肥大,有产卵管,管长8毫米左右。
(2)栖息环境
灶马蟋夏季常见于田野草石、土隙间、洞穴口附近,入秋后进入居民家中。此虫生活的最适温度为20~25度。
(3)生活习性
灶马蟋是杂食性鸣虫,可以喂饭粒、米粥、梨、苹果、丝瓜、菱肉和各种菜叶,并用小盂供给饮水。若食物供喂不断,它可以常年不断鸣叫。其鸣声较为单调,但却细柔而清脆,而且不厌其烦地连续不断,尤其是在夜间听它连续的“唧唧”之声,具有催眠的作用,不少人习惯于听着它的鸣声入眠。
(4)分布范围
灶马蟋可以说是在昆虫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中国的南北东西都有它的存在,如北京、江苏、浙江、河北、河南、福建等地;日本、朝鲜、印度、西孟加拉、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墨西哥、南美洲、澳洲等国家也有分布。
15.双斑蟋蟀
双斑蟋蟀是典型的蟋蟀科昆虫。由于其雄虫前翅基部各具一块圆形黄斑,因而获得“双斑蟋蟀”的名称。
(1)形态特征
体形粗壮硕大。体长2.2~2.8厘米,全身光滑,有光泽。头部饱满,圆球形。
前胸背板略鼓起,各部门都呈乌黑,而边缘稍带黄褐色,前翅略黑色而带赤褐色。雄虫前翅宽大,超出腹端,后翅发达,翅须呈须状,超出尾须和前翅。雌虫比雄虫略大,产卵瓣平直,略长于后足股节端部,尖而长,如同拖着一把尖刀。
成虫:雌体长约25毫米,大体黑色;前翅基部各有一黄斑;前胸背板羊角状纹及中纵线不明显;前翅翅脉网状交错;后翅长超过尾须;后足胫节有5对长刺;端距6枚;产卵管长于后足腿节。
卵:淡黄色,长椭圆形,略弯。
若虫:共8龄,末龄体黑色,前中胸背面及第1腹节侧面带黄褐色。体长21毫米,有翅芽。
(2)发生规律
双斑蟋蟀在北京1年发生6代,台湾1年发生4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常栖息于地表杂草丛和多种农作物的大田中,躲于树皮下、落叶及石头间,取食植物的根、茎和嫩苗,且翅相互摩擦可以发出声音,8-9月成虫栖息在草丛间、甘蔗地,世代重叠。成虫寿命40d左右,雌虫产卵量630粒。若虫共10龄。雄虫善斗。双斑蟋蟀生长比较多的地方会对当地农作物造成危害。每年大约从7月开始发生,8~9月大量出现。一段喜在夜间活动,雌虫比雄虫有更强的趋光性。
(3)生活习性
双斑蟋蟀分布很广泛,在我国的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四川、湖北、安徽都有分布,其他各省也有少量生长。它也是东南亚各国、地中海沿岸各国及非洲北部的常见种类。
野生的双斑蟋蟀基本上都栖息于地表杂草丛和多种农作物的大田中,以及荒野的乱石缝隙中。它取食植物的根、茎和嫩苗。
此虫生长比较多的地方,会对当地农作物造成危害。每年大约在7月开始发生,8-9月大量出现。它一般喜在夜间活动,雌虫比雄虫有更强的趋光性。
雄虫不仅善于鸣叫,而且喜好打斗。其鸣声清脆响亮,声音为“举、举、举、举.......”节奏均匀快速,强劲有力,可连续而不间断。它的打斗场面也很值得欣赏。在我国台湾地区,这种蟋蟀也是做为用以格斗观赏的宠物,喜欢饲养的人很多。
在中国东部和中部如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对这种蟋蟀也有很多爱好者,利用它们之间的咬斗来比赛胜负,来玩赏取乐。在这些地方,除了饲养的笼子是用竹子制成的长笼外,其他做法和都蟋蟀是完全相同的。
以卵在土内越冬,次年4-8月分若虫活动,9-10月分成虫活动。白天栖息于土缝、地面蔗叶、杂草暗处,夜间出来活动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