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动物界全系列】直翅目—剑尾亚目(下)

直翅目—剑尾亚目(下)

 

7.驼螽科(灶马科)

驼螽科(学名:Rhaphidophoridae)又称灶马科,为昆虫纲直翅目下的一个科。驼螽科是直翅目中最大的一个科,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并且能够适应各种生境。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有些是药用昆虫和卫生害虫,有些是取食动植物有机残体、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腐食性昆虫,总之,它们是一类不可忽视的自然资源。

(1)特征

体长约18.5至21.5毫米,雌性若算入腹部后端的产卵管则为12.0至23.0毫米;与其他灶马科昆虫一样,即使是成虫也没有翅膀。最大的特征就是拥有极长的触角,甚至可达到体长的3倍以上;由于它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因此幼虫外表除了在第1至3节身体下有着大量刚毛外与成虫相同。

后足跗节第1节背面缺端距或仅具1枚端距。

(2)生态习性

傍晚开始活动。杂食,也吃小昆虫。是有名的洞窟性及群栖性昆虫。

(3)繁殖方式

①交配

雌性一般选择体型较大的雄性进行交配。交配前,它们互相用触角触碰,之后,雌性慢慢爬上雄性后背,生殖器与雄性的对接。与其他螽斯类一样,雄性开始收缩腹部排出精托,整个过程约二十分钟左右。精托排出后,雄性独自离开觅食以补充体力,以便下次交配;而雌性会把腹部向前弓,咬食精托以获得营养。成虫每交配一次,身体便会衰老一些,直到死亡。

②产卵与孵化

交配后3-14天雌性就会产卵,产卵时雌性把产卵管插入土中3cm并排出卵粒。一只雌虫一次可产最多百枚卵。卵形似米粒,呈褐色。卵在自然条件下开始孵化,次年夏天一龄若虫破土而出倒挂在植物上利用重力进行第一次蜕皮。每只需经历几次蜕皮后才可变为成虫,每蜕一次皮,身体都会长大一些。最后一次蜕皮后约3-5天后雌、雄性成熟。

(4)分布

驼螽科已知约30个属250种,分布全球。

(5)五边巨疾灶螽

五边巨疾灶螽(学名:Megatachycinespentus)是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一昆虫新属新种。

①物种学史

2021年由西南大学张志升研究员团队开始对五里坡的昆虫资源进行调查,采集的驼螽标本送至河北大学石福明、周志军教授团队进行鉴定和研究,经确认,发现驼螽科一新属一新种:巨疾灶螽属(Megatachycines Zhu, Shi & Zhou, 2022),五边巨疾灶螽(Megatachycinespentus Zhu, Shi & Zhou, 2022)。新种的雄性正模采自巫山当阳乡葱坪山顶,雌性和雄性副模采自竹贤和庙堂。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

②形态特征

驼螽隶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螽亚目的驼螽科,俗称灶马,身体呈驼背状,胸部向背侧显著隆起,无翅,足细长,前足胫节缺听器,后足为跳跃足,体黄褐色或暗褐色。

③栖息环境

栖息于枯枝落叶层或洞穴中,通常白天隐藏,夜晚出来活动,主要营腐生生活,是直翅目中一个独特的类群。驼螽扩散能力弱,多数种分布范围狭窄。

8.丑螽科

丑螽科(学名:Anostostomatidae),是直翅目剑尾亚目沙螽总科下的一科昆虫。

王沙螽(学名:Anostostoma Australasi)产自澳洲,且为澳洲特有种。体型不俗,且无论公母都有着极厚的外骨骼。

王沙螽也叫王蟋蟀,不过在分类学上,这个别名是极不准确的,因为蟋蟀是蟋蟀科的,而不是丑螽科。这个种只在澳洲有分布,其他地方是完全没有分布的。

作为丑螽科的成员,王沙螽有着不俗与其它丑螽科成员雄性的特化大颚,有着不输于獠牙沙螽的口器,一般认为是用于雄性之间打架用的,因为雌性就没有这种特化大颚。而这种大颚不止能用于争斗,也可用来与别的生物战斗。

有着强壮的跳跃足、厉害的大颚和坚硬的外骨骼,其实王沙螽并不是一流的捕食者,因为它们的颚部实在是太重了,并不能有效捕猎,所以是杂食性的机会主义者,一般吃素,偶尔也会吃一些小昆虫和小型动物的尸体。不过王沙螽的性情还是比较凶猛,即使是被敌方先下手为强,还是能够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9.酷劳伦怪螽科

酷劳伦怪螽科(学名:Cooloolidae),是直翅目剑尾亚目沙螽总科下的一科昆虫。

(1)酷劳伦怪螽

酷劳伦怪螽(学名:Cooloolapropator)又称酷劳伦怪物(英文:Cooloola monster),是直翅目酷劳伦怪螽科的一种昆虫,只有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海岸线一带才有分布。这种昆虫体形奇特,外形极为粗壮;该物种喜欢挖掘洞穴,雄性夜晚觅食,雌性终身穴居,雨季繁殖。属于杂食肉食性昆虫。

①体形特征

雄性体长约30mm,雌性长约32mm。外形极为粗壮,身体很宽,颜色浅,头部和附肢均为铲状且都很小;腹部硕大而肿胀;触角非常短,几乎没有视觉。口器形状说明酷劳伦怪螽属于食肉动物。雄性翅膀短小,几乎没有任何用处;雌性则完全没有,属掘洞而居的类型。

②生活习性

酷劳伦怪螽习惯在昆士兰中部开放的桉树林和沿海雨林等潮湿的沙质土壤中打洞。成年雄性只在夜晚出现在地面上,尤其是雨后求偶。雌性几乎一直住在地下,极少出现在地面。

③地理分布

1980年发现于澳大利亚昆士兰酷劳伦国家公园(大沙国家公园)(Cooloola National Park/Great Sandy National Park),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带沿海。

(2)丁狗怪螽

丁狗怪螽(学名:Coolooladingo)又称丁狗(野狗)怪物(英文:Dingo Monster),是直翅目酷劳伦怪螽科的一种昆虫,只有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海岸线一带才有分布。这种昆虫体形奇特,外形极为粗壮;该物种喜欢挖掘洞穴,雄性夜晚觅食,雌性终身穴居,雨季繁殖。属于杂食肉食性昆虫。

①体形特征

雄性体长约30mm,雌性长约32mm。外形极为粗壮,身体很宽,颜色浅,头部和附肢均为铲状且都很小;腹部硕大而肿胀;触角非常短,几乎没有视觉。口器形状说明酷劳伦怪螽属于食肉动物。雄性翅膀退化,短小,几乎没有任何用处;雌性则完全没有,属掘洞而居的类型。

②生活习性

丁狗怪螽习惯在昆士兰中部开放的桉树林和沿海雨林等潮湿的沙质土壤中打洞。成年雄性只在夜晚出现在地面上,尤其是雨后求偶。雌性几乎一直住在地下,极少出现在地面。

③地理分布

仅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带沿海。

(3)甘蔗怪螽

甘蔗怪螽(学名:Cooloolaziljan)又称甘蔗怪物(英文:Sugarcane Monster),是直翅目酷劳伦怪螽科的一种昆虫,只有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带沿海才有分布。这种昆虫体形奇特,外形极为粗壮;该物种喜欢挖掘洞穴,雄性夜晚觅食,雌性终身穴居,雨季繁殖。属于杂食肉食性昆虫。

①体形特征

雄性体长约30mm,雌性长约32mm。外形极为粗壮,身体很宽,颜色浅,头部和附肢均为铲状且都很小;腹部硕大而肿胀;触角非常短,几乎没有视觉。口器形状说明酷劳伦怪螽属于食肉动物。雄性翅膀退化,短小,几乎没有任何用处;雌性则完全没有,属掘洞而居的类型。

②生活习性

甘蔗怪螽一生都生活在伯内特河(BurnettRiver)附近的甘蔗地的地下。成年雄性只在夜晚出现在地面上,尤其是雨后求偶。雌性几乎一直住在地下,极少出现在地面。

③地理分布

仅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带沿海。

10.蟋螽科

蟋螽科(学名:Gryllacrididae)是直翅目的一科,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1)形态特征

头较大。触角通常极长。前购背板前部不扩宽。前足基节具刺,前足胫节缺听器。雄性前翅缺发音器。尾须不分节。雌性产卵瓣发达。

体型大小不一,体躯纵扁或近圆柱状(见图)。触角30节以上,丝状,比体长。翅的变异较大:发达、缩短或消失。在有翅种类中,雄性发音器位于左前翅之臀域,常略呈圆形,周围围以弯曲而发达的翅脉,中横贯粗脉,作为音锉;右前翅基部为光滑而透明的鼓膜,当二翅相互摩擦时,而共鸣发音。前足胫节基部两侧具有开口式或闭口式的听器。后足腿节十分发达。跗节4节。产卵器十分发达,呈剑状或镰刀状。

(2)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丛林、草间,亦有少数种类栖息于穴内、树洞及石下等环境中。食性复杂,有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等多种类型。

(3)生活史

螽斯属于渐变态,一个世代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多数种类产卵于植物茎干内、裂缝中或茎叶的表面上,亦有少数种类产卵于土中。多数种类以卵越冬。

(4)危害

植食性种类多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肉食性种类除在柞蚕区内可对养蚕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在其他地区则可作为害虫的天敌加以利用。

(5)种属分布

该科分17个亚科。世界已知约1万多种,中国仅知200多种,估计约有500种以上,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6)兰媒蟋蟀

兰媒蟋蟀(学名:Glomeremusorchidophilus)是蟋螽科、Glomeremus属动物。该昆虫是在西南印度洋留尼汪岛上发现的唯一种。

该昆虫是在西南印度洋留尼汪岛上发现的唯一一种为濒危兰花海军风兰(Angraecum cadetii)传粉的昆虫,是首例直翅目作为虫媒为开花植物受粉的显例。

11.裂趾蟋科

裂趾蟋科(学名:Schizodactylidae)是一种大型的,凶狠的捕食性昆虫,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中的一科,与真正的蟋蟀(crickets)、螽斯(katydids)和蚱蜢(grasshoppers)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的名字由来是因为其庞大,浆状的足肢,这特殊的结构有助于帮助其在沙地环境中移动它们庞大的身躯,更好的捕捉猎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直翅目  直翅目词条  剑尾  剑尾词条  动物界  动物界词条  全系列  全系列词条  
热博

 稻盛和夫:要每天反省

如果我们每天每日都能持续实践“六项精进”, 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将超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事实上,我的人生 就是这样——稻盛和夫《六项精进》本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