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达江通江,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每一天都发生着诸多的变化,所以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许多童年的记忆,又或者是老城的记忆,而那些小时候生活过的街道、房屋却可能早已消失在社会发展的滚滚潮流中,沦为记忆的尘埃。
时间流逝,社会发展,城市换新,这是不可逆的时代潮流。然而老屋可能会拆迁、消失,但承载人们记忆的门牌却可以收集、保存下来。在温州瑞安旅游的时候,我们在忠义街看到一个特别的店铺,墙上里里外外、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各式各样的门牌。
这些门牌是当地一位叫陈克勤的人花了很多年时间慢慢收集下来的,在这个门店的墙上,有一篇他写的文章《老城记忆——门牌墙缘启》,文中提到门牌是家家户户的“身份证”,有着很多历史渊源,蕴藏着老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它是城市街道发展、进步、繁荣的见证者。
陈克诚说,大约七八年前,当时瑞安正在进行大面积的旧城改造,一些老街巷及以前的低矮预制板房被成片的拆建,对于平常喜欢收藏老物件的他而言,迎来了废墟中淘宝的好机会,当他看到这些旧门牌的时候就在想:这些老旧门牌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是老城最好的记忆保存。现在,它们虽然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失去使用价值,却是瑞安旧城变迁的历史轨迹和符号,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于是便有意识地加以搜集,开启这段不一样的“收藏之旅”。
在他的有心收集下,后来越积越多,截止2019年便收集到了数百块,当时恰逢瑞安旧城的新街和会文里进行改造。而他开了二十多年的小店就位于以上两街的交汇处,店面朝南有块二米见方的外墙,于是他将这些废旧门牌进行清洗消毒、分类整理后,整齐的贴在墙上,取名为“老城记忆"。
随后,随着网络媒体的兴盛,这块独特的门牌很快在网上走红,成为当地著名的网红打卡地,甚至还上了电视、报刊等一起官方媒体,我们到来的时候,排队打卡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如今陈克勤收集门牌的行动仍在继续,身边的朋友和网上的一些热心网友也会给予帮助,有的拆迁人家在搬迁的时候也会主动的将门牌送到他这里,于是门牌越来越多,总数已经有1000多块。
我们在现场看到,这些门牌有大有小,材质也各不相同,有金属的、木质的、搪瓷的,还有塑料的、复合材料的,颜色则以蓝色为主,另外也有红色的、绿色的、褐色的。最早有民国时期的,字体还是繁体字,也有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改革开放之后的。
这些老门牌是瑞安历史的缩影,是直扣人心的记忆,当地人经过“门牌墙”,能唤起浓浓的乡愁,想起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外地人来到此地,也会驻足参观,仿佛通过这些门牌,能感受到瑞安发展的变迁,发自内心的想为收集者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