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慢读海南丨寻古尚书街

文图 | 海南日报记者 张期望

在海口市琼山区府城片区,有一条仅240米长却颇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街——尚书直街。尽管令其得名的尚书牌坊如今仅剩两块柱磉,但这条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街,却集中分布着多处古迹。除了尚存残迹的尚书牌坊、保存完好的尚书井,还有黄忠义公祠、邢氏祖祠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祯敬堂。

牌坊已拆古井存

从府城中山北路和文庄路交叉口往东行走不到1公里,在琼山中学老校区大门口正对面可看见一块写着“尚书直街”四字的路牌,右拐进入就是尚书直街。往里走约50米,可以看到一座关帝庙。“这座关帝庙是鼓楼街上关帝庙的分庙,时代并不久远。”今年67岁的林进琼说,从出生至今她一直住在尚书直街。

“你看这块柱磉,就是原来尚书牌坊的基座部分。”在尚书直街关帝庙的一座香炉旁,林进琼指着一块巨大的圆形牌坊基石介绍称,尚书牌坊在1968年前后被拆毁,当时她已经十几岁,清楚地记得牌坊未拆前的样子。在她记忆中,尚书牌坊是由一大一小两座牌坊组成,小的牌坊位于坡下,大的牌坊位于坡上。

在林进琼的指引下,海南日报记者从关帝庙往前走约20米,在同一侧又找到一块大小差不多的柱磉。林进琼称,这就是小牌坊被拆毁后留下的。原本这条街上有两对即4块柱磉,但另一侧的两块在建房时被清除了。“小的牌坊不是很高,犹如一个石门,大的牌坊比较高大。”林进琼说。海口琼山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冯所海所著《府之城》对大牌坊有详细描述:尚书坊(大牌坊)高5.8米,宽7米,为4柱3间的石牌坊

尚书直街不仅有牌坊残迹,还有一口尚书井。林进琼将关帝庙旁边的一间小屋的门打开,一口古井出现在眼前。尚书井内径约60厘米,井口处为一块圆形中空火山石,井的内壁也贴满了火山石。为了方便周边居民清理井中的淤泥,井内壁上留有凹槽,身材瘦小者可以踩着凹槽深入井底。

尚书井是何时挖的?据冯所海查证,尚书井原称“莲塘井”“府门井”。明代正德《琼台志》有这样的记载:“莲塘井,在府治南,宋时凿。以井畔有莲塘,故名。”这口井当地人使用了数百年,时至今日井中之水依旧清澈。“尚书直街通自来水之前,这条街上的许多人家从这里挑水喝。”林进琼是喝尚书井的水长大的,她说,此井之水清甜,且冬暖夏凉。

曾是祠堂云集地

尚书牌坊的两侧,原来一共有3座祠堂。”林进琼介绍,牌坊的西侧原来是李氏祠堂,东侧为黄忠义公祠和邢氏祖祠。可惜的是,建造年代久远的李氏祠堂20世纪60年代末被拆除,原址已建职工宿舍。黄忠义公祠和邢氏祖祠并排而立,大门均朝南,位于尚书横街上。这两座保留下来的祠堂,均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且保存完好。除了上述3座祠堂,尚书直街两侧和附近的打铁巷两侧,曾分布着七八座祠堂,只是大部分未保存下来。

黄忠义公祠围墙紧贴着尚书直街,尚书牌坊中的小牌坊的一块柱磉嵌在围墙里,仅露出约三分之二。尚书直街的街坊们称黄忠义公祠为“黄氏公祠”,这座祠堂占地面积较大,分前中后三进,前进兼作大门,中进为拜亭,后进供奉着先人牌位。大门处的石匾上有“黄忠义公祠”5字,为清代探花、定安高林村人张岳崧所书。

据清代《海南黄氏宗谱》记载,该祠堂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当时的海内外黄氏族人捐资建设。对新中国成立后黄忠义公祠的用途,林进琼很了解。她介绍,20世纪50年代,该祠堂成为中共琼山县委党校等单位的办公场所,后来又成为琼山第二幼儿园的校园,直到2009年交回黄氏后人管理和使用。

邢氏祖祠东侧紧挨着鼓楼街,比黄忠义公祠晚5年建,分为武经祠和邢知军书舍。前者奉祀邢氏迁琼始祖,后者则为纪念邢氏迁琼五世祖文昌人邢梦璜而建。邢氏祖祠面积比黄忠义公祠小,为二列二进三间式布局,主体为传统土木穿枋抬梁结构。邢氏祖祠内有一口古井,内径比尚书井略大,该井是以前尚书直街居民的另一个取水点。

除了上述两座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祠堂,在尚书直街和靖南街交叉口,还有一座同时期的建筑——祯敬堂。祯敬堂的原貌林进琼记不太清,只知道这里是由一个叫李丹凤的人所建,原为李的住所,后来成为当地人供奉去世的鳏寡孤独之人的地方,再后来成为尼姑庵,一度香火旺盛。几经变迁,如今祯敬堂原址建起了民房,但佛堂依旧保留。

街名取自王弘诲官职

尚书直街北端与文庄路相连,南端与靖南街相连。靖南街西端与打铁巷相连,东端与鼓楼街相连。在尚书直街与鼓楼街之间,有一条东西走向仅1米多宽的小巷——旦巷,该巷最初因巷子两边窄中间宽,似蛋形,被称为“蛋巷”,20世纪70年代改称“旦巷”,名字沿用至今。尚书直街、靖南街、旦巷、打铁巷是府城“十三街八巷七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尚书直街原名“尚书坊街”,也被称为“尚书街”,因牌坊得名。尚书坊是为纪念明代名臣王弘诲而建。生于1541年的王弘诲,是定安李家村(今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人。1565年,年仅24岁的王弘诲高中进士。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

王弘诲为官期间,为琼州学子做了一件大好事。当时,琼州儒生需横渡琼州海峡,长途跋涉到雷州(今属广东省湛江市)才能参加岁试或科试,不仅交通极为不便,还经常在海上遭海盗劫掠,风险很大。王弘诲深知琼州儒生渡海应试之艰辛,决定将此事禀告皇帝。

1570年,王弘诲担任翰林院实录馆纂修时,便向皇帝递交了关于解决琼州儒生渡海应试问题的奏疏。万历四年(1576年),他又向皇帝上了《请改海南兵备道兼提学道疏》,史称“奏考回琼”。王弘诲在奏疏中如实描述了琼州儒生渡海应试的种种不易,请求万历皇帝让海南兵备道兼管提学道,使琼州儒生可以就地参加考试。奏疏得到万历皇帝恩准,从此以后,琼州儒生不用出岛就可以参加考试,省去了许多麻烦。

除了担任礼部尚书等重要职务,王弘诲在文学上也卓有成就,著有《尚友堂稿》《吴越游记》《天池草》《来鹤轩集》《南礼奏牍》《文字谈苑》等。他一生为官清正、心系百姓、关心教育事业,有许多反哺家乡的义举。正因如此,琼州官员才在琼州府衙之地为其设立牌坊以颂扬其功绩,并激励后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慢读海南丨寻古尚书街  海南  海南词条  尚书  尚书词条  
热博

 韩国首尔盘浦喷泉大桥

韩国首尔盘浦喷泉大桥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文字由谷歌软件翻译仅参考 盘浦大桥,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首尔最新地标月光彩虹喷泉,它作为桥上最长的喷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