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花束般的恋爱》。
它讲述了两个21岁年轻人由甜蜜恋爱,到历经现实拷打,再到和平分手的故事。
听起来很日常、很普通是不是?
然而,豆瓣40多万人却给它打出了爱情电影少见的高分——8.6分。
评价为什么这么高?
豆瓣网友@锦给了我们答案:
这几年屏幕上展现的爱情故事,要么是混沌时的冲动,要么是成功后的犒赏。
我们不知道如何讲述:爱情在动荡破碎的人生阶段中的生长。
而这部电影所描述的,就是那个被忽视的动荡破碎的人生阶段,它是指,一个人在生命中探索爱情的初始阶段。
那个时候,我们宛如蹒跚学步的孩童,对爱情抱有很多想象,却也很容易迷失在爱情的幻觉里,受到伤害。
有的人在经历爱情幻觉的洗礼后,完成了自我整合,并走向成长与成熟;
而有的人,则一直沉溺其中,在一段又一段的恋爱关系里,周而复始地受伤。
今天我想聊的,就是爱情幻觉背后的东西。
影片中小娟与阿麦的相遇,契合了我们年少时期对爱情的完美想象。
某个晚上,两人分别被朋友邀请去KTV,但面对喧嚣的人群,两人始终无法融入。
好不容易熬到聚会结束,却错过了地铁末班车。
在地铁口,两人邂逅了。
一起去吃拉面,简单地自我介绍,彼此交换笔记本后,他们惊喜地发现:
原来,我们都喜欢同样的诗人、作家;原来,我们都喜欢用电影票根当书签;原来,我们都曾买过天竺鼠展览的票……
一次次不约而同的巧合,一个个情投意合的话题,令两人的脑海里同时炸开一朵烟火——
它是一种是你啊的惺惺相惜;也是一种被懂得的巨大慰藉;是发出微小共鸣的爱情瞬间。
夜里滂沱大雨,两人一起回到阿麦家。
小娟站在书架前,两眼发光:这简直就是我家书架的翻版,我好喜欢你画的画。
阿麦则温和地给小娟吹头发,煮夜宵,并邀请小娟一起看他制作的电影……
第2次约会,小娟邀请阿麦一起看她最爱的木乃伊展,全程兴奋得手舞足蹈。
第3次约会,阿麦鼓起勇气表白,小娟欣喜地答应了。
随后两人开始同居,一起养猫、看书、看电影、玩游戏,一起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至此,两个孤独的灵魂坠入爱河,全然融合到了一起。
很多观众看到这里,都忍不住对恋爱萌生起甜蜜的向往。
能从对方身上看到另一个自己,仿佛这就是世间最理想、最美好的爱情模样。
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其实还存在另一面。
哈佛大学心理治疗大师M.斯科特·派克说:
从某种意义来讲,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一种退化;它的作用是消除寂寞,而不是有目的地促进心灵成长。
因为一旦坠入情网,我们便会沉溺在爱情幻觉中,以为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巅峰,但与此同时,却会不自觉地忽略掉对方的毛病,以及彼此间不和谐的部分。
影片中的小娟和阿麦,便是如此。
初次见面,阿麦邀请小娟看他最喜欢的电影,但小娟却在最精彩的部分睡着了。
显然,她并不喜欢。
再次见面,小娟兴奋地谈论木乃伊,但服务员一来,阿麦就迅速把话题终止。
显然,他并不喜欢。
其实,两人都有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对方的 不合拍 ,但为了维持这份美好的爱情幻觉,他们都选择了视而不见。
派克说,令人头晕目眩的爱情幻觉,终归有一天会彻底消失,就如同美好的蜜月,迟早要结束,鲜艳的花朵,势必要枯萎。
而这,也预示着小娟和阿麦后期的爱情走向。
同居两年后,小娟和阿麦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
紧接着,一系列现实考验接踵而至:
小娟打零工的便利店倒闭了;阿麦给杂志画插画的价格,一再被压榨;因为不愿意回老家发展,阿麦还被父亲断了生活费……
迫于生计,两人不得不重新找工作。
小娟考取了会计证,获得了一份稳定的财务类工作;阿麦则进入一家物流公司,天天熬夜加班忙个不停。
逐渐地,阿麦不再有时间陪小娟看书、看电影、看展,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一天晚上,阿麦坐在电脑前加班,小娟坐在沙发上玩游戏。
那是两人曾经共同沉迷过的游戏,小娟发出邀请:你要玩玩看吗?
但阿麦一心想着工作,一边生硬拒绝,一边压抑着心中的不悦:
你可以把游戏的声音调大,现在是你的休息时间。
小娟明显感受到了阿麦的不悦,便默默关上了游戏机。
一方面,这是双方的妥协与承让,但另一方面,却也隐藏着彼此的压抑与牺牲,在心里形成隔阂与间隙。
再后来,两人矛盾的彻底爆发,缘于小娟单方面决定换工作。
她从收入稳定的财务办公室,换到不稳定且收入更低的策划公司。
理由是她不喜欢做财务,觉得策划公司更好玩。
在阿麦看来,这是一个极其幼稚、不靠谱的决定。
他不理解,为什么小娟还停留在学生时期的玩乐心态,不愿承担责任为彼此的将来做考虑。
小娟也不理解,两人明明是因为共同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为什么如今阿麦全都不喜欢了。
剧烈争吵过后,阿麦居然提出了结婚:
结婚以后,我拼命赚钱,你在家当全职太太,做你喜欢做的事。
小娟一脸漠然,充满失落:
你这是向我求婚吗?跟我想象中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那一刻,他们真切见证了爱情幻觉破灭后的残酷现实:
阿麦把目光投注在未来——我要拼命工作,努力赚钱,攒未来跟小娟结婚的物质资本;
小娟则把目光放在现在——我想要享受当下,两个连续3个月不做爱的人,谈结婚有何意义?
双方都惊讶而痛苦地意识到:
自己其实并没有跟对方融为一体,彼此的欲望、观念以及对未来的想象都相差甚远。
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姿态,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是非对错,但此时,它却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后来,小娟与阿麦在一次次爱情幻觉破灭的冲击下,选择了和平分手。
这是一个爱情由甜蜜走向破裂的故事,它完整地给我们展现了:
坠入情网会给我们造成一种幻觉,让我们误以为 爱情是永恒的 ,但残酷的现实迟早会击垮这份幻觉,同样也会击溃我们的爱情之梦。不管爱的是谁,我们早晚都得从情网的羁绊中爬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美好的爱情注定是一场幻觉,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爱?为什么还要进入亲密关系、结婚,甚至共同组建家庭?
换句话来说,爱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少有人走的路》里,派克说: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这个定义,主要存在4个维度。
首先,爱需要表里一致。
即恋爱双方在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一致。
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看完影片后,豆瓣网友@NOBODY评论说:
这不是爱情,这是在另一个人身上找认同。
我很认同他的观点。
回顾小娟和阿麦的爱情:
意识层面:我们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所以我喜欢你。
潜意识层面:我从你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从此获得了存在感。
说到底,他们真正想爱的,并不是对方,而是从未被外界真正接纳的自己。
而真正的爱,应该是:
我爱你,我爱的是眼前真实的、独立的、跟我有诸多不同的你,不在于你为我做了些什么,也不在于我能从你身上获得些什么,因为我爱的,是你的存在本身。
其次,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小娟与阿麦算是闪恋,第3次见面就确定关系、同居。
作为两个成年人的自主选择,这无可厚非。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两人一直沉溺在爱情幻觉里,对现实差距视而不见。
甚至到了分手的那个夜晚,小娟已经心灰意冷,决意要分开了,但阿麦却不断否认她当下的情感态度,一个劲地劝她结婚:
很多人结婚以后感情都会变谈,不开心的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不济,我们以后生个小孩就好了……
从中不难看出,同居4年下来,两人并没有越来越了解对方,反而越来越疏离,对彼此越来越陌生。
从这个维度来讲,他们之间更像是基于想象的激情之爱,很美好,却很短暂,稍纵即逝。
而真正的爱,是长期、渐进的过程:
在现实的淬炼中,在爱情幻觉的破灭后,两人依然能够看见、接纳对方真实的样子,在看见中确认对方的存在,在接纳中肯定对方的价值。携手并进,一起走向虽不完美却色彩斑斓的真实世界。
再者,真正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两者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不分孰先孰后,孰轻孰重。
关键在于:它们需要达成平衡。
小娟是爱自己的。
日常生活中,她经常通过美食、游戏、看展等休闲活动犒劳自己,无论是面对工作的抉择,还是面对是否结婚的议题,她都会优先考虑自己能否从中获得快乐。
但在爱情中,当一个人把所有精力都用于满足自己时,就会不自觉地忘了爱对方。
阿麦则相反,他不够爱自己。
在现实压力面前,他把全部精力投注在工作中:
放弃了画画梦想,放弃了兴趣爱好,放弃了自我关怀,同时也放弃了跟小娟的情感联结。
这份持续的不平衡,造就了两人后来关系的渐行渐远。
最后,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
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成长。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坐享其成,过度依赖对方;也不能过度牺牲,妨碍对方的成长。
它需要我们直面爱情幻觉破灭后的现实,躬身实践,付出真切的努力与行动,促进彼此心智的成长与成熟。
就像经典的爱情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时》里的男女主角。
他们从错过到重逢,从相爱到相知,再到相厌,感情不断在吵架中破碎,却又不断在谅解中重新粘合。
换而言之,真正的爱,从来不是一开始就遇到完全对的人,而是双方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对的人。
写在最后
回到前面的问题:
既然美好的爱情注定是一场幻觉,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爱?
答案很简单,为了自我的完善,为了生命的完整。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人生下来就是残缺的。
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关系中与人联结,去填补自身的残缺。
而亲密关系,则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层的联结。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小娟和阿麦分手一年后。
在餐厅偶遇,两人各自交了新的男、女朋友,不是那么的志趣相投,也不是100%合拍。
但此时的小娟和阿麦,都学会了在不合拍的恋人面前,将对方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耐心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接纳对方也许根本听不懂,或听懂了却不认同的可能性。
至此,两个曾经在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独灵魂,通过在彼此身上照见自己,完成了成长与蜕变,变成了更加现实、从容且完整的人。
离开餐厅的时候,他们挽着各自的恋人,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依然很默契的是,他们同时背对背隔空挥手,作为对过去最轻盈的告别。
影片的结局,固然有些遗憾。
但就像豆瓣网友@宇宙人早见在影评《如何和100%合拍的人说再见》所引用的蔡康永的话:
恋爱的纪念物,从来就不是那些你送给我的珍贵礼物,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和合照,而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改变。
换而言之:
爱情的最终指向,从来不是婚姻,而是自我的成长。
文章部分观点参考来源:[美]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绵羊倾诉APP倾诉师,来源:武志红,图片来源:电影《花束般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