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二月份以后,随着节日增多和年关临近,对于猪肉、小麦、玉米等重要农产品而言,由于属于购销旺季,一般也会带动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是近期,无论是猪肉、小麦还是玉米价格,都一致性的出现了下跌。那么,究竟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年前的价格走势如何?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消费旺季遭遇养殖端集中出栏
近两日生猪价格跌幅较大,截止12月9日,全国生猪均价20.74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46元/公斤。
分市场来看,南方市场由于预期中的腌腊消费启动缓慢,贸易商的接货积极性较差,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之下,猪价以下跌为主。北方市场价格下跌主要以规模养殖场为主,在局部区域最高跌幅达到了1.6元/公斤,多家规模养殖场降价走量。散户方面恐慌性出栏加剧,认价出栏,市场猪源供应较为充足。
随着猪价走低,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标肥猪价差缩小和平价的地区也是逐渐增多。同时,在猪价下跌和运费上涨的双重挤压下,调运利润也被压缩,生猪外调减少。
当前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养殖场猪源供应充裕的同时,叠加散户恐慌性出栏情绪不断蔓延。从规模猪场来看,12月份规模猪场出栏量环比增加,而且幅度不小;同时,前期二次育肥生猪已经到了不得不出栏的阶段,只能认价出栏,市场供应整体充裕。
在消费端,由于天气和疫情因素影响,腌腊消费迟迟不见快速增量。同时,宏观调控面猪肉放储再次传出,导致部分散户失去耐心,开始恐慌性出栏,在供强需弱的带动下,生猪价格快速下滑。
当然,从腌腊角度来看,随着气温下降今年或将出现集中消费的可能性较大,而且临近冬至和元旦节日,消费会陆续有所好转。另外,北方市场在猪价临近10元/斤关口时,会有较强抗价阻力。因此,预计本月中下旬猪价或将出现好转,总体呈现出涨—跌—涨的趋势。
玉米迎售粮高峰,价格震荡走弱
12月初,在国内玉米价格达到历史高点后,随着疫情精准防控措施落地,物流运输好转,而外盘玉米价格走弱且降幅不小,同时基层售粮主体积极性提高,下游企业到货量增加,玉米收购价格震荡下行。截止12月9日,全国玉米均价2862元/公斤,较昨日下跌2.96元/吨,玉米价格维持窄幅调整。
短期来看,玉米供需博弈很难被打破。同时,前期价格快速上涨透支市场利好,加之随着气温下降,东北地区基层潮粮进入售粮高峰期,市场粮源供应将会阶段性增加。从需求端来看,随着春节临近,下游企业节前备货陆续启动,而基层粮源上量持续时间仍存不确定性,叠加国际玉米价格近期下降幅度较大,对远期谷物进口形成利好。基于以上原因,预计近期玉米价格仍将在高位震荡运行。
供应缓解,小麦涨跌两难
在11月份,受疫情及局部地区雨雪天气影响物流,国内小麦市场供应略显偏紧,同时,制粉企业有补库需求不断提价促收,带动小麦价格偏强运行。进入12月份后,随着小麦价格涨至高位,叠加近期物流运输好转供应紧张格局得以缓解,小麦价格止涨回落。
从供应来看,随着区域流通逐渐好转,基层购销活跃度明显增强,市场粮源供给结构得以改善。贸易商方面在经历了前几轮的震荡调整后,逐渐形成了“逢高抛货、逢低观望”的操作思路,在成本支撑下,小麦价格很难下跌。从需求来看,随着元旦、春节临近,制粉企业节前补库将陆续展开,预计春节前小麦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趋势。
由于我国今年小麦产量再获丰收(1.36亿吨,同比增加129万吨),同时在饲用中小麦替代玉米优势全无,饲用中小麦消费将会大幅减少,小麦供需恢复至常年的平衡略余水平,这或将导致小麦价格陷入涨跌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