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南街古瓷窑
《文物世界》2004年06期
孟耀虎
2004年6月中旬,山西省介休市城南街在老城改造工程中发现古瓷窑。发现窑址的现场为一拐角大楼的基础,已经挖完,坑中散布着大量的瓷片和窑具,完全可以确认为古代的一处烧瓷窑址。大楼基础距今地表深6米,可以清楚地看到瓷窑烧造时期的堆积情况。在今地表2米以下即为古瓷窑烧造时期的堆积,堆迹厚约4米,在大楼基槽的东北角遗物最为集中并延伸进基槽外(图一)。
遗址所见范围内,没有发现窑炉。采集标本以白瓷为主,也有黑瓷。还发现有少量红绿彩。以下作简要报告。
粗白瓷以施化妆土者为主,有印花、刻花、划花、画花装饰和素白两类。印花者所占比例较大,但花纹多模糊,都是在青坯上印花而后施化妆土再施透明釉入窑烧成。胎色为黄白和灰色两类。器型有碗、盘、深腹钵、罐、杯、盆、洗、器盖等。白瓷黑画花器物发现不多,有的在黑花间划以筋脉。
碗在发现和采集标本中最多,大小不等。分敞口和撇口两型。
敞口碗敞口,尖唇或圆唇,斜腹微弧,平底,有的器底略下塌。黄白胎或黄灰胎,杂有黑色小颗粒。釉白中泛黄,润而亮,有细碎小开片。釉下都施化妆土至底。器底有支烧留下的支钉痕。器内印花或光素,印花者占多数。花纹都是在青坯上印好后再上化妆土施透明釉入窑烧成,所以花纹都较模糊。花纹可以辨认的有缠枝莲、缠枝草叶、缠枝牡丹等。有内白素,外刻菊瓣纹者。口径小者9厘米,大者达22厘米(图二)。
撇口碗撇口,尖唇,浅腹斜曲。黄白胎或灰胎杂黑色小颗粒。釉白中泛黄或纯白。釉下施化妆土。有的在器足内裸胎上施透明釉。器内有支钉痕。这类碗没有发现印花者,大小也差别不大,在12厘米左右(图三)。
盘在发现和采集标本中较多,仅次于碗,大小多种。分敞口和直口两型。
敞口盘敞口,圆唇,浅腹,平底或弧底,底大者有下塌现象。黄白胎或灰胎杂黑色小颗粒。釉质、釉色同碗。器内印花者较多,少部分光素。印花题材和碗类同。口径14~20厘米左右(图四)。
直口盘浅腹。近口出急收呈直口。器内施釉,釉下施化妆土。器外直口以下裸胎。器内有酱色画花,题材不清(图四,左上)。
钵直口,深腹。黄白胎或灰胎。器外釉下化妆土较器内化妆土厚,所以白度没有器外白。唇部仅施化妆土,不挂釉。分刻纹和光素两类。刻纹者为菊瓣纹(图五)。
洗敞口,平底。黄白胎或黄灰胎。内外满釉,釉泛黄。口径11厘米左右(图六)。
枕采集标本一件,为枕面残片,黄灰胎。
盒子口,直腹。黄白胎。内外白釉,釉下施化妆土。子口外侧及口部台面仅施化妆土。直径约5厘米(图七,左上)。
罐直口,鼓腹。黄白胎,较其他类的器物细腻。画酱花,酱画花间划以筋脉(图八,下)。
器盖分帽式、盘式、凸顶盖三型。帽式盖子口,平折沿,盖面凸起,凸面中间设瓜蒂钮。黄白胎或灰胎。釉白中泛黄。釉下施化妆土。折沿下部至子口部仅施化妆土,不挂釉。盖面分划花和光素两种。划花为菊瓣纹,划刻有单线和双线之分。直径11~14厘米(图九)。
盘式盖盖顶有外翻似圈足的捉手。盖顶素面或刻划莲花纹。盖口残,整体造型不清。黄白胎或灰胎。白釉泛黄(图一O,左)。
凸顶盖盖面凸起,沿外折回收呈直口。黄白胎。白釉泛黄(图一O,左)。
从窑址现场发现和采集标本分析,细白瓷的烧造应少于粗白瓷。发现器型有碗、盒两种。胎土淘洗纯净,质量较高。从碗标本看,支烧采用和粗瓷一样的附着在圈足上的锥型支钉,发现者为4支钉。从粗瓷的支钉有3、4、5、6、7等好几种分析,这里的细白瓷在支钉的使用上可能也没有定制(图七,右上)。
黑釉器物有罐、盆、碗等。黄白胎或黄灰胎。釉色乌黑,质量较好。黑釉中有油滴釉碗,唇口呈酱色,器身因烧成气氛过高,油滴作不规则析出。盆、罐作方唇口或折沿,唇部刮釉露胎体(图一一)。
红绿彩玩具人型。白胎泛黄(和粗白瓷胎相比略显细腻),身宽4厘米。是否当地烧造,还有赖于以后的发现证实(图八,上)。
匣钵以筒状为主,有小型的漏斗型钵。坩胎。
从遗址采集标本看,介休城瓷窑烧造规模较大。在烧造工艺上独具一格,支烧时采用了类似霍州窑和介休窑的白色锥型支钉支烧,但支钉较粗,不规矩,有3、4、5、6、7等多种,这是以前没有发现的(图一二)。霍州窑瓷器多采用附着于器底的锥型5支钉支烧,这是目前学界一致的看法,也是霍州窑的一大基本特征。介休窑除三叉支具和垫砂支烧外,三锥型支钉支烧也是一大特点。而介休城古瓷窑的发现,可能会对霍州窑以往以5支钉为主要支烧特征的遗物以及介休洪山窑以3支钉支烧为主要特征的遗物造成一些混乱。事实上,如果仅从支钉特征上看,介休城古瓷窑烧造器物中,锥型支钉泥质粗,泥中掺入了砂粒,制作时较草率。而霍州窑和介休洪山窑的支钉则泥质细腻,较介休城瓷窑的细致.在成品器物上,从介休城古瓷窑采集到的标本看,在支钉的安排上并没有规律可循,而霍州窑不论粗瓷还是细瓷,只有5个支钉,介休洪山窑有3个支钉。介休城古瓷窑粗白瓷多印花。细白瓷只见到少量标本,反而没有见到印花者。相反,霍州窑粗白瓷不见或极少见印花,细白瓷则多印花。介休洪山窑印花以细白瓷水平最高,粗瓷印花有黑瓷、青黄釉器物,粗白瓷则不见。
以往文物市场上常常见到这类遗物一直不明窑口,有碗、盘、钵、罐等,况且这类器物数量较多,一直不知其烧造地点。介休城古瓷窑的发现,使得这样的粗瓷有了归属,为以往所见不明窑口的这类白瓷找到了烧造窑口。但介休城烧造的细白瓷因采集到的标本较少,还不能完全从介休窑、霍州窑等的细白瓷中分离出来,有的细白瓷可能需要在以后的发现中重新确定窑口。
介休城古瓷窑遗物特征明确,时代当在金代晚器至元代晚期。和介休洪山(传统意义上的介休窑)窑金代晚期烧造的器物对比看,介休城古瓷窑烧造的器物明显要粗,时代上也应在洪山窑衰落以后。介休县在汉代时已设,但治所在现在的介休市东南15里。现在的介休市为唐代时所设的介州。宋金以降,这里一直是介休县的治所所在。在1218年,蒙古木华黎就破太原府,下汾州、平阳等地,因此,介休县当在同年归属元朝。由于在窑址堆积中采集到了具有金代晚期特征的红绿彩玩具,结合采集大量标本的特征,可知介休城创烧的时间当在元人灭金以后,也就是1218年以后。金代晚期介休窑(洪山窑)烧造衰落,正好和介休城内烧造业的兴起相衔接,这是介休城瓷窑烧瓷的时间上限。从所见器物标本大部分还保留的金代遗风看,可以排除其烧造时间在元代中期以后,因为元代中期的器物已经摆脱了金代的特征,虽然有的器物还具有早期的特征,但多数器物已经完全具备了元代的器物特征。由于缺少墓葬纪年资料的对比,介休城古瓷窑烧造时间目前可以初步界定在1218年至元代中期。从支烧情况观察,介休城瓷窑的烧造技术可能更多地来源于洪山窑。
介休窑(洪山村)是山西中部宋金时期烧造水平和质量较高的瓷窑,元明清以后一直烧造,但元代突然衰落,这虽然和北方瓷业的因战乱而整体衰落有关,但和烧造中心的转移可能也有关系。介休城南街烧瓷窑厂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山西地区陶瓷烧造以及陶瓷经济史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新资料。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栏目主持/米武军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