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效教学探索 "新课程,新天地"征文
阅读有效教学探索
周宁狮城中学陈华
【摘要】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并不尽人意,其中占据语文教学大部分时间的阅读教学,低效、无效教学的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从教学无效信息的角度分析其问题之所在,又试着依据信息论的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应从多个层面重视阅读教学有效信息的生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信息;有效教学 三十多年前, 教育家吕淑湘说:“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时至今日,吕先生所言现象并无明显改变。笔者以为占据语文大部分课时的阅读教学课的低效性是其根本症结所在。“阅读课的质量效益直接影响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 发展。”[1]阅读教学课中充斥的大量无效信息是导致低效、无效教学的最为直接的原因。所谓阅读教学无效信息即游离于阅读教学核心任务,甚至干扰教学任务,不能为教学主体接受的教学信息。那么,阅读教学中无效信息的表现又有哪些特征呢? 一、教学信息指向错误。 阅读教学把语文泛化,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政治课、主题班会课、生物课……语文课上得五花八门,什么味道都有,就是没有语文味。如有 教师教学《珍稀野生动物——针鼹》,每个学生桌上都摆上了许多生物书和图片,“学什么”由学生自己确定,一会儿有人说要介绍针鼹这种动物,老师就让学生分组学习,查字典,查生物书,找画册,最后全班交流;之后有人说针鼹为什么本地没有,于是就让学生讨论交流。一堂课下来,这篇说明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的描写、富有情感的语言都没有学习。 二、教学信息随意性。 阅读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问题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一些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肤浅,毫无思索价值,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谈不上与文本的对话。如有位教师这样教鲁迅小说《药》的开头部分,师:“第一部分写的什么时间?”生:“后半夜。”师:“什么季节的后半夜?”生:“秋天的后半夜。”师:“光是后半夜?”生(部分):“黎明前。”师:“对,那么地点呢?”生(齐):“茶馆”,……这样的教学“缺乏思维的力度及心灵深处的愉悦”[2],效果可想而知。 三、教学信息不协调。 阅读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但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或表现为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如教学过程是教案“依葫芦画瓢”式的表演,乃至教师解说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依照教参喋喋不休,表面上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却是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是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灵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或生成过多,导致教学游离于预设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如有教师教学《订鬼》,有学生提出“世界上没有鬼”的观点时,教师就让学生讨论: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又如教学《背影》,居然支持学生认为文中父亲违反 交通规则的看法,不着边际胡侃。 四、教学信息不对称。 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搞“一言堂”教学,尤其是教师教学时的讲解,有两者表现:其一是显形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无味的教,使学生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其二是隐形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教师的解读思维与学生在一个层次上,对学生来说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是教学资源的浪费。具体的现象常表现为:教师在讲台上一边看教材(教参),一边照本宣科侃侃而谈。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是信息交换的联系。信息的交换是有机体感受器接受内外信息,经大脑的分析综合传送到效应器,作出反应去对付信息刺激,又从其反馈中获得新信息的过程。其中,学生与教师、同学、教材和教学环境等,以及教师与学生、教材、同事和教学环境等,都存在着信息额交换关系,即都有对教学信息的输入(接收)、储存、交换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的过程。阅读教学过程亦然,阅读教学就是教师依据教材输出信息,学生从教师和教材输入信息,并交换、储存、输出信息,教师对学生输出信息作出评价的过程。作为一线老师,教师完全可以依据教材内容,抓住教学信息过程中“变换”这一中心环节,把握住教学信息过程的特点或规律性,以静态信息变换过程中的“活”信息去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发展,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这就要求教师变换信息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变换的教学信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够满足教学主体的学习需求。相对于前面所述的无效信息,这就是有利于教学的有效信息。 一节阅读课只有有限而宝贵的45分钟,教师就应在这个时间段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有效信息,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改变目前阅读教学低效、无效的状况。根据以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生成阅读教学的有效信息: 一、充分明确语文的教学性质。 不管语文教学的内容如何纷繁复杂,作为语言文字,它毕竟是工具,顾黄初教授说:“说语文具有工具性,这是没有问题的”。[2]顾先生还认为:“这个认识来之不易,坚持这个观点可以避免摇摆,避免大起大落,避免语文能力训练的削弱。”[3]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所以语文课一定要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写什么”的基础上,要深入到课文内部,揣摩“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具体说,首先是学习目标语 文化,如以上所述《珍稀野生动物——针鼹》那节课,可以将目标之一——了解针鼹的特点——改为“了解针鼹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针鼹的情感,学习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和情感的”。其次是教学设计语文化,可以将生物书的介绍文字与课文比较,体会两种文体不同的语言风格。明确语文的教学性质,为教师以有效教学信息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为课堂有效信息的生成提供了可能。 二、问题设计要匠心独运。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信息是运动着的事物的“不确定性”的东西,教主动适应学,是一种以学生已有的确定性观念为基础,并在其中寻找交流信息过程中可能有的“共同语言”,也有人称之为“公共信息库”,它是构成通讯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之间没有相适应的联系,教学信息就不可能或者说毫无意义。而阅读教学精当的问题设计,就起到了教与学的信息交流的“桥梁”作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上《七根火柴》,教无名战士牺牲的片段时,曾这样设计问题“这儿对无名战士进行了怎样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到“无名战士牺牲前说的什么话?有怎样的表现?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还是觉得没有问到学生的兴趣点上,再次更改为“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最后的动作又是什么?这样的语言和动作显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和一般人相比,他伟大之处在哪儿?”,效果诚如于老师所形容的“一首激情澎湃的歌曲,主旋律一出现,就会把人的心抓住,把感情‘吊’起来,欲罢不能。”[4] 三、灵活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阅读教学预设就是教学内容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的信息传递总是偱此目标在进行着。教师传授必须达到教材内容所示意的目的,学生则要遵循教师所指的方向去努力发展。可见,教学内容本身是对教学双方信息传递方向的一种限定,脱离了这一具体的教或学,都将使教学信息过程得不到正常进行或存在。为此,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把握课堂教学方向,“目的地在哪儿,起点在何处,心中要一清二楚,中途有岔道,千万不能七拐八拐。云深不知处,忘记了目的地,学生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5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反馈信息(肯定、否定或启发、指点),一方面是加强教学 活动的目的性,一方面是加强其灵活性,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优化状态。钱梦龙老师执教《故乡》时,课堂上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钱老师既不轻率否定,也不勉强解说,而是这样引导:“…,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有见过,你们有谁看到过?”生(齐):“没有!”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鱼,这说明了什么?”生:“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本来是一个与理解课文毫无关系的生成问题,经钱老师的巧妙点拨,加深了学生对少年闰土见多识广的认识,又引到了原来的教学轨道。 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 (一)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应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读书、品味、发现。皮亚杰认为, 儿童并不只接受于成人,更多的是自己独立进行学习。他对各种信息资源所发出的信息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兴趣爱好有选择地接受,并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形成个人新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所以有效的学习依赖于自主选择,自主选择的知识信息才是最有效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和学生平等对话,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感觉安全,他们的奇思妙想才会“肆无忌惮”地迸发。 (二)注重阅读教学的情感性。“阅读不能平板枯燥,否则,学生就容易昏昏欲睡,抽去文章的情和意,文字就成为干枯的符号,难以激发学生爱学、爱练的热情。”[6]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师生之间没有心理沟通,缺乏情感共鸣是难以产生“合力效应”的。诗人臧克家说过:“一文未成,多次痛哭,要写出感人的文章,自己一定要先感动过。”同样的,教师教学时,自己首先应认真体验作品中的感情,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如于漪老师教《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讲课时声泪俱下,引得满室皆泣,使得周总理“为国出尽了力,为民操碎了心”的崇高形象永远活在学生的心中。 五、教学手段指向教学目标。 据信息论观点,教学信息的内容,教材和课程的信息,教学状态的信息、环境信息,只要不符合教学目的却为教学任何一方所接受,又无利于教学过程的发展的,都是一种教学“噪音”。所以,教学手段的采用,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来选择,而不能为了手段而手段,制造教学“噪音” 同样是教学《我与地坛》,甲老师在课堂上:播放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和妻子到烈士墓地的片段;又引导学生联想自己读书、看电影、看电视所了解到的 残疾人的母亲事迹;老师再讲述著名电影演员秦怡如何对待残疾儿子的事迹,最后号召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乙老师是这样安排课堂活动:(1)请学生在文章中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片段,诵读并分析语言和情感;(2)播放《懂你》的MTV;(3)请学生讲讲自己的父亲、母亲。同样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甲课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背离了教学目标,播放电影及讲述 故事反而是喧宾夺主,衍生无效信息,把语文课上成了歌颂母亲的主题班会课。而乙课是在诵读段落、讨论分析文章语言、感悟文章情感后,播放MTV,情境与文中的情境相似,间接强化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激起学生思想的涟漪,好几个学生讲述了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片段,语言连贯,情意深切。这样的多媒体手段起到“锦上添花”的功效,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传递的是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信息。 结论:只要我们紧紧把握住语文学科的特性,以有效信息为导向,尽量减少阅读教学中的无效信息,一定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一定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一定能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 注释: [1]邹贤敏,《于漪:追求综合效应》,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74. [2]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2007年6月6日, [3]邹贤敏,《蔡澄清:点拨教学法》,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58. [4]邹贤敏,《于漪:追求综合效应》,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88. [5]邹贤敏,《于漪:追求综合效应》,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89. [6]邹贤敏,《于漪:追求综合效应》,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78. 参考文献: 张铁明,《教学信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7,34,75-79,148-149. 陈成龙,《创造性语文教育》,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75,232. 邹贤敏,《于漪:追求综合效应》,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88,170. 王德俊,《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 高家风,《语文课堂:信马由缰向何方?》.《语文 建设》,2006.(3):35. 李志清《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策略》.《语文建设》,2007.(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