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是北大西洋深入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日德兰半岛与东欧大陆之间的陆间海,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5米,最大水深459米;海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蒸发较弱;是大西洋最大的半咸水海域,盐度不到1%,是世界盐度最低的“伪咸水”海域,接近淡水,视为大西洋真正的超级大水塘! 波罗的海有三个较大的海湾,波的尼亚湾、芬兰湾和里加湾;沿岸有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波兰、德国等九个国家,其中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有两处海岸。即列宁格勒州所在的芬兰湾和南岸的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波罗的海航运贸易对于沿岸各国,具有重大经济与军事价值!主要港口城市有圣彼得堡、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基尔、格但斯克、加里宁格勒、克莱佩达、里加、塔林等! 波罗的海生成时间并不算太长,冰河时代结束后,冰川向北退却融化的低洼地带形成,冰水与来自陆地的大量淡水汇集在此,形成现状,海水仅在西部通过日德兰半岛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的大、小贝尔特海峡和厄勒海峡流出至卡特加特海峡后向西进入斯卡格拉克海峡抵达北海,出海通道十分闭塞,北海潮汐很难进入波罗的海,海水在海底的交流互动不太频繁,导致地处高纬,又浅又淡的波罗的海结冰期自南向北长达30~210天不等!寒冬时节整个海区封冻,必须借助破冰船来保持航道运输! 南岸的德国为打通两段相邻不相通的海域,避免德国军舰绕道日德兰半岛,于1887年开工修建基尔湾至易北河口全长98公里的基尔运河也称波罗的海~北海运河,1895年落成,1907年为满足更大吨位的军舰通行再次加宽拓建,于1914年一战前夕竣工,可以满足3.5万吨军舰和6万吨商船通行,1919年战败后的德国在法国巴黎签署《凡尔赛合约》,基尔运河成为国际航道,1936年希特勒德国单方面撕毁合约,阻止外国船舶通行,并于二战期间关闭运河,二战后再次战败的德国被迫开放运河至今,基尔运河是通行国际船舶最多和最繁忙的国际运河,超过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但是碍于吨位限制动辄十几万吨的巨型油轮无法通行! 基尔运河的国际化,为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带来福音,也为全球自由贸易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德国实现了易北河与波罗的海的互通而俄国人五海通航计划的落成,使波罗的海与周边北海、白海、里海、黑海、亚速海共同组成欧洲密集的水陆网! 如今波罗的海作为两大阵营角逐的前沿阵地,风平浪静的海面,实则暗流涌动!
作为大西洋属海的波罗的海,却没有一丝来自大西洋暖流的气息,反倒是北冰洋的巴伦支海成为了大西洋暖流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