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浩说,米市街变化的背后,是聊城市对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正在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蓄积力量。如今,他的设计公司已有近十人的专业力量,参与聊城市多家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并在米市街建起微型民俗体验馆。
从米市街往东南方向穿过一条长长的胡同,便来到聊城山陕会馆。秋高气爽时节,游客三三两两在场馆院内游览,时而举起手机拍摄房檐下的木雕,时而踮起脚欣赏灰色墙壁上的铭文。
山陕会馆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山门、戏楼、钟鼓二楼等代表古代建筑设计的较高水平。河南游客赵荟珍说:“若不是亲眼看到,很难想象聊城能有保存如此完整、规模如此气派的文物保护场所。山陕会馆不仅建筑精美,其反映的古代人的智慧与勤劳精神更值得关注。”
像米市街、山陕会馆一样的古建遗址和文化街区,在聊城市还有很多。因此,不少来聊城“打卡旅游”的年轻人,亲切称呼聊城是“宝藏城市”:看似名气不大,实则内涵极深。
文化与旅游的牵手,是诗和远方的邂逅,碰撞出的火花,足以引燃旅游市场。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聊城市推动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过去3年,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乘着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东风,丰富旅游业态、注重品牌创建、打造文旅精品,诸多沉浸式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成为业内首创,打响了“文旅聊城”的知名度。
为切实拉动消费,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打好节会牌,坚持“以节促游”,创新举办新青年音乐节、星空露营季、非遗美食节等活动,激发各地民众到聊城旅游的热情。同时,注重消费体验提升,推行“民宿+艺术”等融合模式,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承诺行动。强化营销推广,打造“两河之约”系列品牌,“我家门前有条河”成为业内知名的旅游金字招牌,探索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发声,网络精准营销成果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