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即时物流进入盈利期,为什么说顺丰同城才是“头雁”?

从餐饮店、便利店老板们扮演跑腿角色给顾客送商品算起,即时配送(简称“即配”)行业跌跌撞撞好几年,规模壮大、秩序提升,但盈亏平衡的及格线,始终让人望洋兴叹。直到这个夏天,平均分终于被拉上去一大截,规模效应下的盈利拐点出现了。

8月28日,顺丰同城发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期录得营收57.49亿元,同比增长28.8%;毛利率达6.7%,创历史新高;净利润为3031.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此前,即时配送领域另一家上市公司,与京东零售生态关系密切的达达集团,也给出了一份盈利的财报。不过,顺丰同城在7月初已预告上半年盈利,从整体盈利节奏看,其拐点或许是行业最早来临的。

无论如何,盈利都意味着,即时配送行业竞争步入正轨以来,规模不经济的局面终于结束,也为整个行业验证了商业模式的价值。

即时配送的盈利从何而来?可持续性又有多强?顺丰同城这份意义重大的半年报,解释了行业的长期机会。

高质量盈利,靠中立性扩大朋友圈

从上半年整体业绩看,顺丰同城营收增长速度高出达达4个百分点左右。盈利虽有共性,但顺丰同城的增长仍呈领先优势。同时,顺丰同城还在报告期内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3432.6万元,扭转流出趋势,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实现了自我造血。

这可能需要追溯到双方业务的差异中去,虽然即配行业本质上都是强调时效性的履约服务,但在一个关键问题上,行业路径不同——即配行业必须回答为谁“配”的问题。

东吴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中立开放平台没有自营业务,对任何客户都保持中立,顺丰同城就是中立平台的代表,可以为各类客户平等提供服务。而在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趋势研究报告》中,达达被划入平台运力范围,或与其享受京东即时零售资源的支持有关。从中可见,美团、蜂鸟和达达三大平台运力,均有对应商流平台提供订单。

8月28日,美团外卖宣布与顺丰同城、闪送、UU跑腿达成合作,将共建即配行业生态。刚好囊括图中第三方运力,可能就是因为美团外卖作为发起方,需考虑竞争问题。华创证券指出,独立第三方平台可避免“与同城配送服务商背后的互联网平台存在同业竞争等顾虑”。此前,顺丰同城还服务于天猫超市等零售客户,也与抖音、微信等平台达成了合作。

这样看来,从过去连续6年多持续的盈利改善,到现在最终迈过盈利门槛,顺丰同城的成长意义非凡。因为和“平台运力+平台”这种模式不同,顺丰同城并不靠商流平台捆绑导流来直接提升业绩。虽然其与顺丰集团存在一定关联,但获得的更多是基础设施资源层面的支持,比如以仓配一体化协同,打造更强大的解决方案能力,从业务属性来说,要独立得多。这种独立价值我们将在后文扩大分析,但一个结论已经可以得出:顺丰同城的高质量盈利,是靠自己不断扩大业务圈、朋友圈得来的。

目前,平台运力们也看到了业务场景集中带来的限制,正谋求扩大业务范围。而顺丰同城多元且稳定的业务结构已展示出增长优势。上半年,其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2.2%至24.19亿元,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同比增长25.4%至9.69亿元,广泛吸引了各行业客户。

个人、商户、品牌等类型客户一应俱全,顺丰同城业务全面开花,正是因为拥抱全生态、多场景,和需求一起走向长期可持续。

即配需要打出场景与科技的“组合拳”

顺丰同城的业务成长过程体现出,即时配送其实是对商流的一种兑现过程。商流始终处于重构之中,即时配送自然要紧跟趋势。这时,顺丰同城“国内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即配平台”这一属性,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进阶优势。

华创证券在一份对顺丰同城的研究中,就指出了后者的两个红利。一是前文提到的独立第三方的地位红利,承接非餐需求的高增机遇;二是顺丰的生态红利,比如品牌美誉度、物流基础设施等。我们分别来解析。

前者,是进阶优势的基石。以美团、蜂鸟为代表的即配服务商本质上与平台自营业务绑定,所以难免引起新加入市场的需求方对其公平性和中立性的担忧。但顺丰同城首先就不存在与它们的流量竞争,进而可以广泛联合第三方商家,帮助它们实现去中心化独立经营,强化话语权。在这个过程中,瑞幸、周生生等有强烈分散服务需求的优质KA商家,会给顺丰同城带来更突出的业绩增长。

但独立价值仅仅是一方面,为什么非餐机遇需要特别突出?在解答为谁“配”的问题之后,我们将视线转移到“配”什么的问题上,这是顺丰同城破局的关键。

餐饮和其他领域明显的区别是,即使满打满算,也就早餐到夜宵五个独立高峰。然而,一旦品类和场景足够丰富了,订单的分布就变成了全天候——在顺丰同城的全业务场景里正是如此。

按商品数量算,商超等行业的SKU也不是餐饮这类行业可比的。商超又还仅仅是即时配送中的一环,还有更多高价值、高需求、高标准的配送服务,需要即配的履约。顺丰同城全场景、全时段、全距离、全平台的服务矩阵,基于这种背景形成。

此时,由于平台运力本身绑定了自营平台的业务,必须将固定的一部分资源投给自营领域,在接受这种扶持时也相应损失了一部分主动改善业务结构的可能性,美团的餐饮外卖配送收入一度占总配送收入的90%以上。

但顺丰同城不一样,它在B端、C端,在不同的行业,建立了完善、全面的服务,甚至包括主动向平台即配的优势业务渗透的能力。比如在茶饮领域,顺丰同城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80%,在零售品类增速超过100%,增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种优势能力,与顺丰同城的科技能力分不开。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顺丰同城的城市物流系统(CLS),集合了智能业务规划及营销管理、骑手融合调度及智能订单分发、智能运营优化三大核心功能。当其作用于动态调整订单调度、缩短配送时间,并降低配送成本时,发挥的是科技赋能增效的作用。

但同时,这种增效是从场景人效而非平均人效出发,更重视特定场景中的运营效率,对商圈的洞察深刻。因此,它也可以作为客户商圈运营的技术保障之一,围绕特定商圈,在洞悉订单、配送情况等数据的基础上,定制出不同商圈的差异化运营策略,这造就了顺丰同城的差异化优势,有助于反哺业务规模。

这种效应投射到业绩上,SKU一多,整体的营收结构就会变化,高客单价的商品和服务会带来利润情况的优化。业务内部价值越高,盈利拐点来得越早。上半年,顺丰同城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19.7%,至12.58亿元;平台年度活跃商户规模达38万,同比增长27.2%。

从2016年顺丰同城业务启动开始,它就在规划这种深度布局。在行业还要谨慎控费之时,顺丰同城已在即配行业创造了成立最短、盈利最快的记录。

而且,这场跨越数年的变化,不仅因为顺丰同城持续发掘场景潜力、深挖行业价值,也可以追溯到第二种红利,顺丰同城与顺丰集团协同的优势之处——通过基础设施和物流能力的协同与整合,对解决客户需求的能力和业务场景进行拓展。

一方面,基于和顺丰集团的资源、方案协同,顺丰同城与之共同打造了“前端仓储+中端干线+同城实时配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提升了供应链末端服务的能力。财报显示,上半年顺丰同城与顺丰集团共同服务的月结客户带来了1.057亿元的外部增量收入,同比增长21.9%,这说明客户对一体化价值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在“最后一公里配送”层面,顺丰同城的业务模式有助于补足顺丰集团以及其他传统物流企业的效率短板,尤其是在高峰、旺季等时段,顺丰同城发挥出大规模、高弹性的运力池作用。

基于这种协同,顺丰同城丰富了骑手配送时间段,骑手可以增加收入,同时由于骑手人效和订单量双增长,单位成本得以下降,其业务的底盘效率和规模效应得到优化。上半年,顺丰同城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53.8%至23.61亿元,不仅客户规模持续提升,也衍生着“小时达”“半日达”等更多样的定制化服务,抢占高峰业务场景,持续创造增量价值。

群雁齐飞,即配江湖故事多

在顺丰同城半年报发布之际,它和美团外卖达成合作的消息也广为流传。在这条消息之前,顺丰同城的上半年,在持续与外部牵手结盟。抖音、阿里、微信、滴滴快送,都已对顺丰同城开放大门。

这直接利好顺丰同城继续优化即配结构,开拓利润空间,其利润延续性值得期待。但当顺丰同城确立第三方即配平台“头雁”地位之时,一些新的增长价值正在被验证。

比如说用户规模的扩大和下沉市场的机遇。平台越多,用户越多。顺丰同城上半年有关下沉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20.2%至12.44亿元,截至6月30日过去12个月的活跃消费者数量也同比增长50.3%至1850万人。借助平台营造的消费场景,顺丰同城可以高效完成业务的扩张,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优质即配服务,培养消费习惯。

比如说进一步从固定的传统商业场景,转向探索新兴商业场景的机遇。顺丰同城半年报提到,为天猫超市提供的“小时达”和“半日达”服务在上半年实现收入同比翻倍增长,并满足了电商节期间的高峰需求。在微信、抖音等平台上,类似规模的需求仍然处于萌芽阶段,未来空间可观。

归根结底,用户的增长、场景的增长、消费的增长是同步的。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0.8%,占比约四分之一。巨大的基数意味着,每一个百分点的渗透,都会为行业带来巨大价值。当前即配平台逐步走向盈利,正是渗透率提升的表现。

所以,当消费的机会继续萌发,各类配送平台继续百花齐放,蛋糕依然在变大。唯一值得即配平台格外关注的是,在流量多极化和运力供给充足的今天,即配赛道必然要走更有深度的运营路径,凸显差异化优势。顺丰同城的盈利,证明了这一点。

这会是一个和社会经济并肩前行的长期过程,结局并无定式。但现在,群雁齐飞,顺丰同城,依然在队伍前方。

来源:松果财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顺丰  顺丰词条  头雁  头雁词条  同城  同城词条  盈利  盈利词条  即时  即时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