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论语》自集注本第十六篇“季氏” - 孔子的政治思想,和孔门口诀大全

16 季氏篇

本篇大约分为以下几块:

16.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孔子周游列国,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本章我在中学时候学过背过,所以至今读起来仍然琅琅上口,异常顺畅,好像回到了青葱岁月。不知道现在的语文课本是否仍有选入。

“季氏”:当时鲁国执政权卿季康子。“颛臾(zhuan1 yu2)”:风姓古国,在山东费县西北,春秋时为鲁附庸国。山东(齐鲁)是古国博物馆,多出于东夷系统,尤其是风、嬴二姓。《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以服事诸夏”。孟子说,方(长宽)不足50里的小国不能上达天子,只能附属于邻近的大国,叫做“附庸”。当时三桓四分鲁国公室,季氏有其二,势力最大。颛臾在季氏封邑费的西北,离费只有80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冉有为季氏宰是在前492年,即季康子执政后,并担任此职很长时间,应该在孔子死的时候(前479年)还在任。子路为季氏宰最早,是在前498年,但很快就辞职跟孔子一块周游列国去了,和孔子一起回到鲁国是前484年。但子路前480年死在卫国内乱,当时担任卫国大夫孔悝家臣。所以这样来看子路在前484回到鲁国之后先也在季氏家干了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卫国的,而本章这段对话就发生在前484~前480年之间。

“求,无乃尔是过与?”:明明是两个弟子一起见,而且季路还要年长很多,为什么前一句把冉有排在季路的前面,而本句话孔子的责问更是只问冉有而不提子路呢?显然是因为官职的高低。冉有是时任季氏宰,季氏家臣里面最大的官了。而子路虽然是前前任季氏宰,但前484年回鲁后也不好意思把师弟冉有赶下去替换他,而且冉有干得很不错,想赶也赶不动,正是因为冉有干得好,才能说动季康子把师父请回国的。子路作为大师兄,长期在师弟底下混肯定也不太爽,所以才有后来再次从季氏辞职去卫国打工,并客死卫国内乱之憾。“是”:孙注认为是把宾语“尔”提前的助词,本来应该是“无乃(难道不)是尔过与”。李注引俞樾意见,说是“实在”,我觉得意思都差不多。

“先王”:以前的周天子。“以为东蒙主”:指使其主持東蒙的祭祀。《論語集解》引孔安國曰:“使主祭蒙山。”東蒙即蒙山,因在魯國東部,故稱東蒙,其地在今山東蒙陰縣南。“何以”:为什么。“为”:助词,用在句末,常与“何”、“奚"等搭配,表疑问或反诘。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夫子”:指季氏。“周任”:古之良史。“陈力”:贡献力量。“就列”:随从职位。为国陈献自己的能力,就任大夫队列。如果能力不够,那就趁早作罢。“兕”:犀牛的一种。据动物学家考证,甲骨文和古书中的“兕”(似牛)是印度犀,体型较大;而“犀”(似豕)是爪哇犀,体型较小。“柙(xia2)”:关野兽、牲畜的笼子。“椟(du2)”:柜、匣一类的储物器。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固”:强固。“费(bi4)”:鲁国季氏的采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君子疾夫舍曰...”:君子最痛恨那种不直说贪求什么,却一定编些托辞的做法。“国”:诸侯国君的封地。“家”: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个就是现在某半岛国的状态,社会总体的物质财富不多(寡),但是基尼系数比较好,大家都差不多(均)。大家都比较穷(贫),但是也没有什么战乱(安),不像1840年到1940年这一百年间谁都敢来打我们就觉得日子特别惨。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大家平均了就没有相对的贫困,都差不多穷(均无贫)。总体的缺乏(寡)虽然还在那,但是如果国际环境整体比较和平那就还不用怕(和无寡),比如现在的朝鲜就不用怕被韩国吃掉,有大哥罩着,所以就跟安全,不会有国家政权的倾覆了(安无倾)。这一段怎么说得这么好这么透彻啊,拜服。但是夫子有没有想到世界环境不和平的时候寡可就要挨打咯。春秋时期诸侯大国对小国的吞并不就是这回事吗?

“既来之,则安之”:远人既然(修文德)吸引来了,就要想办法安抚他们,让他们安顿下来,安心住下来。开疆拓土都得这么干,否则那地方也留不住,总是会闹分离主义。这句话也变成了成语,但是意思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和简化,现在的意思是“您既然来了,就好好呆着吧,逆来顺受吧”,没一点孔子积极事功、进取的意味了。

“萧墙”:门屏,古代宫室用以掩蔽内外,遮蔽来人视线的当门屏障,如同后世的影壁和屏风。天子在门外设屏,叫外屏;诸侯在门内设屏,叫内屏。孔子的意思是季氏担心的不是颛臾,而是鲁君。他怕鲁君收拾自己,找颛臾做其内应。

所以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冉有这时候担任季康子的宰(家臣之首)已有8年多的时间了,一直干得很不错,会敛财,也立有战功,能文能武,所以也才能干得这么长,所以也才能说动季康子用俸禄迎孔子回鲁定居。孔子为什么十四年前跑路去周游列国的啊?不是吃饱了撑的想到国外镀金偷点技术回来创业,而是因为十四年前孔子当大司寇的时候想要削三桓,得罪了季氏啊。而现在能回来正是因为冉有死心塌地的为季氏服务,打消了季氏对孔子回来继续搞他鬼挖他墙角的疑虑。

所以吞并颛臾这招是必然的,如果冉有想不到,他就不可能干这么长时间的季氏宰。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看到这章,我不由想起了日本的天皇制度。日本天皇制从史载可靠的应神天皇(270~310年)开始,一直到今天的德仁天皇,有1700多年了,真是够长的。而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反而是孔子批评最多的周朝,传了大概800年,后面的朝代最长的是东西汉的汉朝大概400年,其他的一般也就2/300年,几年几十年长的就不提了多如牛毛。

为什么这样?倒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答案可能是千人千样,谁也不会服气谁,或者也根本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孔子本段话我以前来读可能会觉得迂腐不堪,现在来看却觉得颇有道理,当然可能再过多少年看法也会发生变化吧。

日本从藤壶氏执政开始到德川幕府大政奉还,期间天皇失权大约1000年之久,但这些把握实权的将军们竟然没一个把天皇废掉。我觉得他们可能是熟背了孔子这段话“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吧。如果把天皇拿掉,那日本的政坛就跟中国差不多,也是几百年势力更替一下。但是这个天皇不拿掉,我觉得意义颇为重大,越到近现代越体现它的意义,因为它可以超越理论、超越理性成为一个宗教性、礼仪性的存在,而一个国家的主流民众因为智识的原因是需要宗教来填充他们的心灵的。

雄才伟略有如曹操,始终没有篡汉,终生以将军执政,留着汉室那个“礼乐征伐自其出的天子”,所以曹操好像是个法家,但其实是个儒家。

“礼乐征伐”:指对内对外的各种政令。礼乐,是代表向内的权力;征伐,是代表向外的权力。这些政令是从天子出,还是诸侯出,还是大夫出,还是由大夫的家臣把持,可以反映政治权力的下替过程,也就是底层政治人物对上层政治人物的僭越过程。这种僭越的结果,孔子认为就是“希不失”,即少有不完蛋的,其实就是都要完蛋。

“世”:古代所谓世,作为世代交替的平均数,是30年。“十世”:300年。周平王东迁(前770年)到孔子卒(前479年)共291年,近于这个数字,但这期间有13个周王。东周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应该是从春秋首霸齐桓公开始的,从齐桓公到孔子卒,这期间的周王倒是正好十个:僖,惠,襄,顷,匡,定,简,灵,景,敬。这十位,也许是孔子说的十世吧。“五世”:指鲁国的季氏,经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季桓子,季康子五世。“三世”:指季氏权臣阳虎经平、桓、武三世而执季氏权。但阳货其实没能干过季氏,最后还是只能跑路。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诚其然也。中国后面的“唐、宋、明、清”,都不过300年,都是“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中国另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大一统王朝“晋”(上接三国,下启六朝,前后两个大割据,大动乱时期)是魏之大夫司马氏篡魏而得,享国166年,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也。

日本的天皇制度(以及欧洲仍保留君主制的国家)和近现代国家制度设计都是主动去失去被僭越的目标。天皇制度类似周朝制度,是把国民领袖宗教化礼仪化。而其他国家则是强行界定这个国民领袖的定期可替换性。中国自周朝以后的封建帝国朝代这两点都没有做到,所以进入了一种周期性的重复。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这句话应该是指诸侯国。“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庶人,平民百姓。这句话非常不妥,有没有道,庶人都应该可以议论一下,没必要庶人议论一下就上升到有没有道的地步吧,这样谁还敢议呢?

孔子的政治思想看似迂腐,其实未必没有一种市侩狡猾,明练洞达,以及实用性甚至是前瞻性。

16.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禄”:爵禄。此处指授官颁爵,代指政权。“五世”:指魯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代。《論語集解》引鄭玄曰:“言此之時,魯定公之初也。魯自東門襄仲殺文公之子赤而立宣公,於是政在大夫,爵禄不從君出,至定公爲五世矣。” “四世”:指季孫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三桓”:《論語集解》 引孔安國曰:“三桓者,謂仲孫、叔孫、季孫。三卿皆出桓公,故曰三桓也。仲孫氏改其氏稱孟氏。至哀公皆衰。” “微”:衰微。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口诀1:友三益,友三损

友三益:

友三损:

便辟,善柔,便佞都不是前面各篇孔子常用语辞(足恭,令色,巧言),我觉得都是弟子喜欢用的词汇。口诀各章非出于孔子,而为弟子编撰之特征卓显。

陈友谅(元末起义军领袖之一,败于朱元璋)名当源自于此。

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口诀2:乐三益,乐三损。“乐”:喜歡,喜好。

乐三益:

乐三损:

16.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口诀3:侍君子三愆(qian1)。“侍”:侍奉,陪从。特指进言,进谏。“君子”:这里应该指有位者,而不是有德者。“愆”:过失。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口诀4:君子三戒

可见本章均为后世腐儒之迂腐不堪之言,完全不是孔子本意。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口诀5:君子三畏

同样可见本章均为后世腐儒之迂腐不堪之言,完全不是孔子本意。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人分四等:

又参雍也篇6.2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阳虎篇17.3“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口诀6:君子九思

“思”:考虑,用心,注意。“色”:颜色,脸色。这个才是孔子一贯的用法。“貌”:仪态,身体的样子。

君子有九件事要考虑:观察,是不是看明白了;倾听,是不是听清楚了;脸色,是不是和蔼;体态,是不是恭顺;说话,是不是诚实;办事,是不是牢靠(参1.5“敬事而信”);有疑问,该向谁请教;发脾气,有什么后患(參見12.21“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有机会拿,是不是该拿(参見4.16,7.16“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14.12“見利思義”,14.13“義然後取”)。

本章多出有据,和前面各篇一致性较好。

古人史思明,近人何思敬,马思聪,均取名于此。

16.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见善”二句:意謂見到善如同趕不及似的急切追求,見到不善如同探試沸水一樣急忙躲開。“探”:探試,探測。“湯”:滚燙的熱水。“吾見”二句:意謂我既見到過這樣的人,我也聽到過這樣的話(意为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形容隐者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爱惜羽毛。

“隱居”二句:意謂避世隱居以信守其獨善之志,循義而行以實現其所信仰之道。此即“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8.13)之意,屬於既在意獨善其身,又在意兼善天下的處世態度。“吾聞”二句:意謂我只聽到過這樣的話,未曾見到過這樣的人。这才是孔子的态度,在隐居中坚持信念,尽一切可能,推行自己的主张。

本章是孔子对于隐者的批评和对自己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的表达。孔子本人的處世態度,即使身處亂世,值天下無道之時,亦不避世隱居潔身自保,而是奮力改變現狀,執著進取,一味“行義以達其道”,如所稱讚的卫灵公篇15.7“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又參見14.38孔子被隱士稱作“知其不可而爲之者”,18.6孔子自云:“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18.7子路所云:“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下一篇阳货里面你就能看到孔子,对于当代的政治他虽然不满,但绝不放弃出仕的机会,甚至权臣召他,他都想去试一下。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孔子周游列国,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齊景公”:見12.11注。“駟(si4):同駕一車的四匹馬。“有馬千駟”:指擁有千乘之諸侯國。“民無德而稱焉”:德同得,意思是老百姓不知道用什么称呼他,參見泰伯篇8.1“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但注意8.1是褒义,老百姓不知道该用好话来称赞他(吴之泰伯),本章是贬义,老百姓没有什么好话来称赞他。

“伯夷、叔齊”:見 5.23 注。“首陽”:山名,在今何地,前人説法不一,以河東蒲坂縣(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鎮)较为可信,華山之北,河曲之中。旧说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首阳山下,靠吃野豌豆活命。有个女人嘲笑他们说,你们不食周粟,但地里的一草一木不也是周朝的吗?伯夷叔齐于是连野豌豆也不吃,饿死了。

“其斯”句:意謂大概就是説的這個吧。说的哪个?有点莫名其妙。古人众说纷纭,大多认为其前當有脱文。

《論語集注》认为本章开头少了“孔子曰”,认为12.10章多出来的莫名其妙的“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几个字应该在“其斯之谓与”的前面。但是这样的话,那么“异”字也似乎应该改成“义”才符合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赞赏,单纯一个“异”与众不同值得这么夸吗?齐景公这样挨孔子嘲讽,好像是因为当年孔子跟鲁昭公一起逃亡齐国的时候,景公没能给孔子安排个位子,最后孔子只能灰溜溜的跑回鲁国有关系吧。

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gang1)”:字子禽,见1.10“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19.25“仲尼岂贤于子乎?”。陈亢素来对孔子有怀疑,有说他是孔子弟子,有说不是。

“伯鱼”:孔子儿子孔鲤的字。孔鲤比陈亢大21岁,算是陈亢的长辈。这里尊称其字伯鱼,并尊称为“子”。

“異聞”:指從孔子那裏得到的特異聽聞。“嘗獨立”:意謂孔子曾獨自立於堂前庭院。“趨”:碎步快行,爲表示敬意之禮節。“不學詩”二句:意謂不學詩,便無法講話。案,當時貴族在交際場合多賦詩言志,故云。“不學禮”二句:意謂不學禮,便無法立身。參見8.8“立於禮”,20.3“不知禮,無以立也”。原文诗、礼是泛言,所以不用书名号。

后人以父教为“庭训”或“庭闻”,典出于此。唐代大书法家,写《书谱》的孙过庭,名字即出于此。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夫人”:原意是“那口子”。“小童”:小丫头。“稱諸異邦”:稱之於别國,或謂對别國稱之。本章爲國君之妻的各種稱呼正名。

本篇出现的6个口诀,随便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本篇前三章孔子的政治思想,我觉得并不是那么简单,他对周朝漫长政治历史(迄他为止)进行观察,从而得出的几个结论好像非常完美的适合中国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变更史,简直就是完美的政治预言,这里面或许有他作为一位政坛老人的智慧和狡黠在里面。

搜索建议:
热文

 元旦的作文800字

【必备】元旦的作文800字汇总8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写起作文来...(展开)

热文

 以对手为话题的初中作文

以对手为话题的初中作文导语: 比如在拉丁舞比赛中,除了自己,谁都是对手。谁不想拿第一,谁不想拿奖牌?可是,比赛是残酷的,也是精彩的。只有自己努力奋斗,以下这篇“...(展开)

热文

 海贼王1024集:勘十郎画假御田...

在海贼王动画1023集最后,已经去世20年的光月御田登场了。看着活着的主君,赤鞘九侠别提有多高兴了。在众目睽睽之下死去的御田,到底是怎么活到现在的,漫画党是了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