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凉意生,“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节气一到,也意味着到了气温由热转凉的转折点,暑热天该收官了,虽然白天在秋老虎天气的作用下,还会非常的炎热,但早晚的气温温差也将进一步拉大,致使空气里的水气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依附在各种物体上,越积越多,早晨,我们常常发现在植物的叶面有一层白白的露珠,这就是露水。
在古代,人们常收集花朵或者植物上的露水,用来泡茶、制药等用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屈原在《离骚》中说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他以早晚服用的芳物,来比喻自己的修身洁行。可见,露水被古人美称为“天水”,也是“无根之水”。
不过,有句俗语说“白露水,恶过鬼”,从字面上看是说白露节气后的水,对于人们来说比鬼都险恶。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有什么具体含义?下面,我来详细阐述:
一、对秋收有影响
白露之后,到了仲秋时节,正是北方田地里的庄稼如玉米、芝麻、谷子、花生等收获的好时机,如果此时雨水不断,会让农民朋友左右为难:“下雨采收难度较大,如果采收不及时,成熟后的庄稼在雨水的作用下会在地里长芽、发霉等造成减产”,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烂白露”现象。
比如对于一些种植花生的农民朋友来说,如果白露时节连续降雨,在采收花生时,拔起来的花生带着厚厚的泥土,还有一些花生因为泥土的阻力还埋在地下,时间一长便会长芽、发霉。这不仅给花生的前期采收带来影响,在后期的花生清理、晾晒等工作中也会花费更多的人工和时间。
而对于南方稻田里的禾苗正处在抽穗期,雨水多则不利于授粉,会出现稻谷干瘪的情况,在民间有“白露下了雨,市上缺少米”,“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说的正是白露节气,晴天更加有利于稻谷的丰收。
而对于一些正处在成长期的蔬菜和作用,少了白天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生长也会缓慢。
正因为以上种种如此,才会有“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等说辞。
二、对人的健康有影响
白露后,早晚温度降低,雨水多,会让人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感觉,连日降雨会让气温骤降,这时,人们不得不及时增添衣物,防寒保暖,小心着凉感冒。特别是农历进入八月后,人们常说:“二八月乱穿衣”,就是指在这时候街上的人们在早中晚时候出行时,穿夏装、秋装、甚至穿棉衣的都有。虽然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适当性的“秋冻”,不要过度贪凉,尤其是降雨过多会打乱天气的正常走势,在适应气温的明显变化时,老年人及小孩要尤其注意。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到了白露节气,白天太阳热晒,导致地面温度升高,到了夜晚温度又很低,于是,空气中的热气遇到冷气就凝结成了露水,人们把露水称为阴气凝结的结晶,属于寒水。过了白露,一些湖泊河池里的水温也会随之降低,所以,一定不要下水,以免水里的寒气侵入体内,容易引起着凉生病。另外,即使中午出了汗,也不能再像夏天那样冲冷水澡,以免引起感冒发烧等症状,在民间有种说法为:“白露水,赛砒霜”,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是这种夸张的说法有让人引起人们重视的寓意。
同时,在饮食上也少吃或不吃冰棍、冷饮、西瓜等寒凉的食物,以免肠胃不适、诱发感冒等症状,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多食一些清心降火,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芥兰、山药、银杏、豆制品等时令蔬果,既营养,又滋补润燥。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水,恶过鬼”,白露后的雨是影响农作物秋收、晾晒等环节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白露后:不要再喝凉水,不要再洗凉水澡也是在劝导人们注意身体健康。每到节气的更替,除了气候等带来的变化,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规律也要做适当地调整,遵循自然规律,顺利平安过秋天~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然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龟编辑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