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249篇原创文章:
最近一段时间,车马劳顿,外出调研,走了很多城市,看了很多项目,接触了很多原本社交圈子和生活环境以外的群体。
客观来说,累是真的累,但是收获感满满,果然不管是谁,不管什么样的时代环境,唯有进取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在成长中不断更新认知和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就能督促人有向前的动力。
其实从2021年以来,对于中国房地产经济领域和楼市房价的话题,所面对的环境和氛围并不友好:压抑的大环境,以及戾气爆棚,保守退缩的市场情绪交织,聊房地产相关的话题,还真是说多错多,并不讨喜。
不过这一次,在全国经济环境承压,疫情阴影尚未散去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区域经济和市场调研,让我看到很多互联网上看不到的东西,也有了很多正面积极的认知和情绪。
这篇文章,准备和大家分享一下对本次外出调研的西南地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头部城市,一些见闻,一些感悟,一些研究成果。
当然,不会是什么陈词滥调和互联网上面和实际高度脱离的那些想象内容,文章中的分享,都有现实调研和真实体会作为理论和分析的基础。
总的来说,长期以来并不是全中国舆论和经济关注热点的西南地区,这一次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全新的认知,以及积极的信号。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分享经历,心存善念,广结善缘。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再至重庆:天时,人和加持之下的一座红利城市
2022年8月初,赴西南地区进行城市研究和市场分析,让我时隔15年,又一次踏上了重庆这座已经有了新一线头衔和直辖市地位的西南地区头部城市的土地。
感慨很大,因为变化很大,大到让我几乎认不出这座曾经十几年前,刚刚进入房地产行业时候就调研过的城市。
十几年的重庆,印象中就是一个大号的农村,脏乱差,黄赌毒,飞车抢夺司空见惯,流氓地痞见怪不怪,至于什么对外地人的排斥,以及商业经营混乱无序,更是家常便饭。
有点年龄的本地人,对我曾经这样的认知,肯定会高度认可,没必要抬杠。
但是那是过去,现在的重庆,虽然开发程度依然受限于固有地形的现实限制,有一定局限,但是主要的九个城区,论繁荣和基建水平,已经绝对可以和同级别的新一线省会城市媲美和PK了,这种视觉上的冲击,这种印象的颠覆,配得起当下重庆这座城市。
事实上,恐怕连重庆本地的很多人,并不明白,重庆有今天的这样的发展程度,其实是天时和人和加持之下的红利带来的。
重庆,就算在整个中国城市样本里面,都是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城市。
一方面,离不开一位浙江老人的努力,这个老人,叫做黄奇帆;
另一方面,重庆是实实在在完整吃到了三峡大坝拆建基建红利的城市。
正是因为黄奇帆,给重庆带来了“重庆模式”,拿捏把控重庆房地产经济,以及多项工业,经济,产业的设计,让这座城市获得了让西南地区其他城市都极为羡慕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时代机遇。
更重要的一点,被列入直辖市这件事,让重庆彻底改变了万事靠自己的经济发展路径,而是获得了国家在政策,金融,债务,以及其他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维度的“政权红利”。
这就是时代的力量:国家发展战略的扶持,成渝经济圈的实施。
重庆主城都市区的GDP占比整个市的近6.5成,重庆借助国家的转移支付,通过工业投资来拉动GDP,另外国家战略对成渝第四极的全面倾斜,重庆步入了快车道,据了解,2020年,国家给地方财政的“补贴”金额为8.51万亿元,此数据,相当于上海财政总支出的7.2倍,其中重庆获得的转移支付最多,接近2200亿元。
重庆人绝对是幸福的,水涨船高,母凭子贵,经济高速发展的重庆,虽然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发展得非常快,导致很多经济不协调,造成重庆的经济环境非常的混乱。
但是水大鱼大,重庆这座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最近几年的经济表现,觉得值得高看一眼和备受认可。
甚至因为GDP总量的快速增长,在互联网上还引起了“重庆即将超越广州,取代广州成为全新一线城市”,诸如此类的论调和观点。
实际上,重庆的竞争对手,并不是东南沿海城市,而是身边的兄弟姐妹,特别是成都,昆明,还有贵阳。
回到房地产的角度来看,重庆的房产并没有什么价值想象力,市场也高度分化,总体疲软。也从侧面印证了重庆的经济内核和基本面的两个关键所在:内消费和工业发展(汽车)。
而不是什么房地产经济,土地财政:重庆极其特殊地形地貌就决定了,重庆的房子,其实并没有多少价值想象力,而且重庆是在城镇化进程上大力出奇迹的典范,大城市和大农村持续转化和融合的过程,对外来人口吸引力不足。
重庆因为国家战略的原因对政策红利高度依赖,未来的重庆,一个很关键的价值腾飞信号值得关注,那就是就连成都,昆明,还有贵阳的年轻人,都愿意主动到重庆寻找发展机会,大量扎堆的时候,这个城市就将迎来真正的腾飞。
至于什么规划远景,工业潜力,还有啥成渝经济圈概念,都是重庆做局,吸引外资,就地套牢的方式方法。
顺带说一句,重庆的旅游景点,城市风光和美食,不要错过,但是想从重庆这座城市投机套利,并不容易。虽然是直辖市,但是重庆的经济逻辑和增量,绝对是新一线城市里面相对内向的,这一点,连成都和昆明,都比重庆强。
有一说一,重庆人幸福,不代表外地人去重庆也幸福,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总的来看,这是一个不错的,依然处于自我成长的,具有想象力的西南城市。不过仅限本地人。
重庆洪崖洞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错遇成都:安逸不再,网红感和繁华背后的经济焦虑
第二站,来到了成都,恍然之间,感觉和曾经来到的那座有着“休闲之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发生了极大的错位和撕裂。
所以对于成都之行的定义,是错遇。
没有在当下来过成都的很多人,或许以为成都还是那个影响中茶馆麻将,川剧欢声,不急不慢,高度安逸休闲,人文气息和市井烟火气息浓厚,美女如云的理想城市吧?
大错特错,错得离谱!
2022年再次来到成都,让我有种错觉:我这是回到深圳福田商业中心区了么?
没错,高效率,高节奏,商业气息浓厚,人际关系高度功利,成都这个城市很大一部分的气质,已经高度复刻了深圳精神,腾讯这些巨头的到来,不仅仅带来了成都本土经济的突飞猛进,同时也把深圳那股卷王气质也带过来了。
咖啡馆,茶馆里面,都是年轻人背着电脑加班加点,要么就是三句不离利益的各种方案讨论,生意商量,我愿称之今日成都,为“小深圳”。
这完全颠覆了我对西南城市的认知啊,996常态,通勤2小时司空见惯,这气质完全不符合成都啊?
成都还有另外值得关注的经济亮点,在于网红气质。
这是和深圳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尝试,大家发现没有,深圳实际上数得出的所谓网红,其实基本没有?
但是成都就不一样了,网红经济的逻辑和驱动力,已经深深镌刻在这座城市的血脉和骨髓之中,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这会让这座城市,浮躁,庸俗,充斥着一种急功近利的躁动气质。
成都虽然也有国家战略考量带来的政策红利,但是实际上成都的经济整体水平,远远没有经济数据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光鲜亮丽。
这一点,从房地产经济的逻辑闭环里面就能看得很清楚:
大量互联网和高附加值产业的进入,提供了很多高薪群体,这样的群体拉动了本地的房价,同时拉升了本地的消费,但是这样的群体,和成都本土的经济群体相比,占比数量其实还是很低,这就导致了成都的房价其实已经隐隐有和本土购买力脱节的趋势出现了。
当然,这不是给成都挑刺,更不是看衰唱空,西南地区几个头部城市一圈走过来,实际上成都是最适合在一线打拼的年轻人,进行经济降维和退守蓄势的城市,没有之一,而是第一。
简单说,成都的整体经济发展效率太快,核心问题是社会财富分配和经济传导效率跟不上,所以降维到成都,做生意,发展调整,因为成都包容性很高,很适合。
投资成都的房产,经营成都的事业,要考虑到经济承压的大环境下成都这座城市的造血能力恢复,总的来说,从安全性和想象力的角度来看,西南地区最值得关注和投入的城市,非成都莫属,这应该没有什么争议。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红气质和经济繁荣也是一种包袱和压力的存在,即使当下成都经济整体冠绝云贵川三地,但是接下来的发展之路,其实更为重要,这也是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的一个地方。
如果能看到成都这座城市繁华背后的焦虑和紧张,那么才能说看懂了这座城市。
有焦虑是好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嘛,安逸标签消失的成都,未来能不能实现持续“雄起”?
这是一个具有想象力,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思考方向和问题。
当下,成都在西南地区是最具有投资想象力的城市,在这个角度上,甚至超过重庆,碾压昆明和贵阳。
成都 高新区航拍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重看昆明:这或许是东北“单位文化”复刻程度最高的一个南方省会代表了
不到昆明,是无法理解春城美称的由来,更是不能理解,就在全国开启“烧烤模式”的盛夏初秋阶段,没有空调,在昆明竟然有体感舒适的滋味是怎么来的。
昆明“家乡宝”文化:这么好的气候,还出去折腾个啥?全中国哪里的宜居舒适程度和昆明都比不了,那么何必出去遭罪,好好待在昆明不香么?
气候只是昆明的一张名片,一个亮点,但不是昆明这座城市经济发展和价值潜力的关键决定因素。
昆明,可能是我去过的南方地区城市里面,最像东北和山东地区的城市了。
特别是在经济环境,营商环境,社会财富分配这样和经济密切关联的领域,这种感觉更为强烈。
昆明考公入编的热度,比肩山东,碾压全国。因为在昆明这座城市,体制身份编制背景的经济待遇,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普遍平均水平,差距大到令人难以想象。
公务员在昆明,能用最低的价格,最低的利率,以半卖半送的形式,获得最优质最核心的房产,各种社会关系里面,家里面没有一个所谓的“单位人”,那基本都处于鄙视链底端,哪怕是家财万贯,也是如此。
有一说一,但凡在昆明有真实生活工作经历的人,都应该对我给出的以上结论,心有戚戚焉。
所以在昆明,搞资产投资,或者做个什么生意,或者个体谋求一个好的发展前程,要么有体制保驾护航,要么就是为体制服务,和政府挂钩,不然……当然,就没有什么想象力了。
前段时间江西南昌周衙内的事件网上发酵传播,引发了很多争议和讨论,其实放到昆明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里面来看,那都不是啥事,而是和呼吸喝水一样正常的事情。
体制,编制,国企,地方企,掌控和主导了整个昆明的经济主线和脉络,完成了昆明地方经济的分配和管理。
这没有什么对错的说法,模式和现实就是如此。
这就让昆明的营商环境,还有经济活力,表现得非常低迷,也让昆明的经济,相对于包容,开放,市场化的成都而言,短短几年就被拉开了距离:昆明的GDP,连成都的零头都赶不上。
而从我们房地产经济的角度出发,昆明其实不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积极进入的城市,地头蛇不公平竞争明显,地方经济被管理阶层利益高度关联,两个例证:一个是昆明烂尾楼的情况,根据克尔瑞的数据来看,比肩河南郑州,甚至从比例上面还隐隐超越;
另一个,就是因为疫情,对昆明的旅游产业造成影响,隔绝了一些外来到昆明进行房产投资的群体,导致昆明在最近几年的经济整体表现呈现低迷的真实态势。
但是,瑕不掩瑜,昆明的潜力还是要值得肯定的,但是体制和管理层面的调整,并不容易,仅仅从价值和潜力的角度来看,昆明短期内不具备超越成都的可能和想象力。
昆明在经济维度的崛起和爆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先把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收入拉起来才有想象力。
不过昆明的气候是真的碾压优势,有兴趣的朋友一定有机会来体验一下,绝对不虚此行。
昆明天际线(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关于中国西南地区未来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几点思考和观点分享
西南地区调研考察分析之行,还有一个贵阳,预计也就最近就会去,没有调查就没有话语权,等实地调研了解以后,另行撰写也不迟。
这篇写的三个城市,不知不觉,也说了挺多,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观点和思考,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各位读者朋友讨论和思考就好:
1、从此次西南头部城市调研的过程来看,实际上远离疫情冲击的西南内陆地区,不管是实体经济还是社会商业活动,受到的冲击和影响,都远远小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很多经济个体而言,处境优势不是好的一点半点。
不要小看这个阶段影响力,或许疫情影响的差别,会成为西南地区在接下来全国经济大环境中起势的一个重要契机。
2、昆明值得关注,成都值得布局,特别是全球博弈日益复杂,不确定性风险风起云涌的当下,昆明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以及本身就具备的疫情阶段优异表现等等因素叠加,如果能够承接国家的政策红利,地方经济调整转型效率搞起来,未尝不会带来一波实实在在的时代红利,周期利益。
至于成都,全四川,甚至西南地区年轻人的高需求支撑,叠加后续产业持续引入,全国一线年轻群体降维圣地的属性,流动性有保障,价值有支撑,但是资格不简单。
求稳求保值,成都不会错。
3、重庆炒房,有去无回,这个结论恐怕没有太多争议。
当然,贵阳就仅仅从房产价值的角度也是一样,房子比人多,需求撑不住,具体我再去贵阳调查调查以后深入探讨,不过这个结论经得起推敲。
总的来说,真实的西南地区城市经济情况,还有价值潜力,比起主流和互联网的刻板印象而言,更让人觉得有希望和乐观,未来,西南地区是否会成为中国继沿海经济带和几大现有一线经济圈以外,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方向?
值得期待,拭目以待。
大概就聊这么多吧,人在酒店,极度疲乏,纪录所见所思,和各位朋友们,进行一个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