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自己儿时喜欢看的刊物杂志,相信《读者》的名字,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几块钱一本的价格,却可以提供一周的阅读快乐,是学生时代不可或缺的小美好。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疯狂发展,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提供的娱乐选择也愈发丰富完善,《读者》,仿佛一件落伍的产品一样,开始难以再在生活中见到。
从前自己买报买杂志的小报亭,一个接一个的关门,如今想看一本《读者》,似乎也不知道去哪里能够买到。
再加上现在各种网络平台的文章,每天都在不间断推送,读者们也逐渐习惯了,通过电子平台阅读文章,买杂志的习惯,似乎也逐渐成为了落伍时代的表现。
那么,曾经的“亚洲第一期刊”——《读者》,经营现状如何呢?前些年被传出的“发不出工资”、“涨价”等负面新闻,又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承载了几代人青春的“时代产物”。
风光不再,业绩低迷转型不利
要说读者最“红”的时候,无疑是在2004年—2014年之间。那时候的年轻人,有阅读报纸刊物的习惯,身边的报刊亭,也是一家接一家的开业。
而《读者》,自然是这些报刊亭内,最为火爆的杂志之一。
那时候的网络和手机,还不似现在这般发达,人们想要获取更多信息,除了看电视之外,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式,便是报纸和杂志。
阅读报纸可以让大家了解很多新闻,而阅读杂志,则是精神内涵的补给和需要。在各种娱乐时尚杂志充斥的刊物市场,《读者》像一股清流一般,淌进了很多阅读爱好者的内心。
自2004年到2007年,3年的时间内,《读者》的出售成绩,都足够用“优秀”二字形容。
那个时代,《读者》的月发行数量,达到了400万册以上。并且在足量的发行量之下,其平均期印数,也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
优秀的成绩,也为《读者》创下了“中国和亚洲第一期刊”、“世界排名第四期刊”等许多荣誉称号,甚至市场上还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杂志产品,争相模仿和学习。
像《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杂志,也都大多采用类似读者的“文摘型”,出版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收投稿,进行相应的出版和刊登,同样收获了不少读者朋友们的青睐。
但是,时代的变迁,似乎也成为了这些杂志,走向低迷的最大冲击因素。伴随着2015年传媒业市场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革命性变化,传统的纸质刊物,也受到不小的冲击。
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刊物,不仅覆盖范围广、几乎完全免费、并且还有着“以读者为导向”的特点。
但是这与《读者》以自身,为导向的发行理念背道而驰,并且纸质刊物的滞后性、限制性也相对更高,阅读起来自由度,自然比不上网络平台上的文章。
短短几年的时间,《读者》的销售业绩和覆盖度,呈现出“断崖式下滑”的样貌。
2014年,读者集团高层员工,离职数量高达202人,骨干人员流失十分严重,纷纷都转投到新兴媒体行业就职。
而到2015年以后,“读者”公司的辞职大潮,已然在全国范围内蔓延。被指“已经快发不出工资”,伴随着内部员工的纷纷离开,《读者》杂志的发行量,也呈现出持续下降态势,市值自然遭到严重缩水。
到了2018年,根据“读者传媒”公布的半年报显示:
2018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8亿元,同比减少4.68%;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01.63万元,同比减少59.96%。
如此惨淡的成绩,似乎也早已宣告着,这份曾经的爆红刊物《读者》,已然风光不再。
时代的产物,总会被下个时代替代
其实,《读者》的爆红,也并非一蹴而就,最开始的时候,它甚至孕育于兰州市的一间不到6平方米小屋内。
那个时候,正值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急需足够的报纸刊物,来填充精神的匮乏。
伴随着高考恢复,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阅读文章和杂志,便是十分直接的学习方式。
三位创始人郑元绪、胡亚权、彭长城,“凑”出了第一本《读者》。那时候的读者还叫做《读者文摘》,一本售价仅为0.3元。
但是,独树一帜的。优质文章风格,却让这本小小的杂志。逐渐火了起来。到年底,《读者》的印发量便突破了9万份。这样的成绩,在当时可谓是十分优秀了。
然而,即使是十几年的爆火,也没能阻挡住时代的洪流。将其淹没。《读者》的未来,或许真的不容乐观。
而其实,在新媒体时代不断兴起的时代,《读者》并非没有作出很多积极的尝试,但终究赔的血本无归。
2010年,“读者数码”推出手机、电子书等产品;2011年,“读者”首款苹果APP上线;2012年,读者传媒投资3000万元拍摄影视剧;2013年,读者又斥5000万巨资投拍《武媚娘传奇》。
一系列操作,都没有给《读者》带来太大的水花,反而一次次产生,巨大数额的亏损。
毕竟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冒然投资,确实很难取得成功,沦为市场的牺牲品,似乎也并不意外,而另一方面办刊思路的陈旧、所选文章及内容的方向,也使得老读者不断流失。
传统行业跨界,当学“中国邮政”
然而在传统行业的跨界方面,“中国邮政”似乎是不少传统行业的榜样。早在今年3月,中国邮政在厦门开启了自家第一家咖啡店,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不少朋友排队几小时,只为买到一杯“网红咖啡”。邮政的这波操作,也颠覆了传统邮政的严肃形象,将邮政变成了可以社交、可以品尝优质咖啡产品、体验邮政文化的全新场景。
据了解,未来的“邮局咖啡”,还将陆续进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不少网友也表示,已经开始期待“邮局咖啡”来自己的城市开店了。
中国邮政是老国企,却在自身强大的发展规划之下,玩转了互联网的潮牌服务。如此先进的跨界,确实值得许多传统行业学习。
而在2022年,8月13日,读者品牌旗下的“读者小站·欧洲旗舰店”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或许寻求外部扩张、打造新的文化交流渠道,另辟蹊径或许会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