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是一部带有宗教和哲学色彩的电视剧,着重笔墨于神学、佛学,表现在本剧两大精彩部分——芮小丹与王明阳狱中论道和丁元英五台山论道,芮小丹与王明阳辩论神学,论基督教;丁元英和智玄大师论佛学,佛教,这两部分晦涩难懂,足以表现作者豆豆具有一定的宗教知识认知和哲学思想高度,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剧中的神学。
神是什么?神是根据人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圣经》神学理论上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圣经》的教义不能接受逻辑学的检验,那么在实践上就存在障碍;如果经受了逻辑学的检验,那么就表明神的思维就是人的思维,否定了神性,神性附加了人性的期望值,那么神性就大打折扣,如果神性失去了人性的期望值,那么人还需要神干嘛?
芮小丹要丁元英在王庙村创造一个神话,下面是丁元英的话:
这世上原本就没什么神话,所谓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人的神才对人起作用。神的神,还神吗?
丁元英的说的“人的神”和“神的神”无非就是神性与人性的偏颇。
王明阳认为神学只不过是用哄小孩,吓小孩的方式使人信服,因信得救了,上天堂;因不信有罪了,下地狱,虽然有利于基督教的实践,但也迎合了怕死的一面,贪婪的一面,这样的因果关系不给人自觉,反省的机会,人连追求高尚的机会都没有,又以何谈高尚。
王明阳的观点与丁元英的观点在人性层面上是一致的,我们这里回顾五台山论道丁元英说的话: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佛是无量的,没有觉性圆满和不圆满,也没有什么终极圆满之说,而佛教给世人虚构一个觉性圆满之佛,修行圆满即可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以人们进入西方世界的执着心(贪心)来约束人性中其它方面的贪心,所以是“以贪制贪”,而“以幻制幻”是虚构一个虚幻的觉性圆满之佛来约束人性的妄念。
《圣经》神学是关于人类精神的学说,是关于人的灵魂净化、升华,人的行为高尚、正典的学说。一味地攻击或捍卫神的真实性与否,都是愚昧的表现。前者没有理解基督教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后者没有理解基督教的真正境界。
基督教的真正境界是窄门,什么是窄门,不因上天堂下地狱的因果关系就是窄门,指不昧因果,不执着,自性而为,这种极高的境界就是窄门,到了这个境界,就会证得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至于文中说的基督教的社会价值这和佛教的一样,导人向善。
《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超道德价值”,伦理道德属于道德价值,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叫超道德价值,冯友兰认为基督教的宗教价值不属于超道德价值,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是人格化,而非宇宙,既然是人格化那就是神性附加上人性的期望值。说到上帝人格化,曾经有个学生问杨振宁,研究物理学相不相信上帝?杨表示,他相信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创造这个世界,但他不相信拟人化的神,所以他更相信宇宙中那股无形的力量。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佛教感兴趣得多,中国人一向是不关心宗教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带有哲学的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