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会自学中医?我想大部分应该都是自己或家人身体有点小病,去医院伤了太多次心,没有办法被逼无奈,才会选则自学中医。
若是医院能看好,又何必自学呢?
久病成医,应该就是病的久了又看不好,只能自学成医了吧。
那如何才能自学好中医呢?
要看你自学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学养生,看《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现在的说法,过去是两本书,叫《素问》和《灵枢》。
《素问》是一部养生巨著,看懂一《素问》,你就能知道人为什么会生病,如何才能不生病。
《灵枢》主要讲针刺。枢,就是枢纽,人体的枢纽。灵,神灵的灵,小小银针,刺入身体,效果立竿见影,是不是特别灵?身体上特别灵的枢纽,灵枢。
也就是说,你要学养生和针灸,直接看《黄帝内经》就行了,其他的不要看。
如果学中药呢?那就直奔《神农本草经》和《伤寒论》。
你可以直接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过去这两本书是合在一起的,叫《伤寒杂病论》。先看《伤寒论》,再看《金匮要略》,把《神农本草经》可以当成字典一样,哪些药性不太熟悉,进去查一查。
很多人对内经和伤寒论都视为天书,看不懂。这个可以理解。
守一最开始也看不懂,都有个过程嘛。
只要找对学习资料,有一个好老师,再加上自己肯下功夫,愚公移山,总有办法的。
没有恒心,坚持不下来,给你再好的老师,神仙来了也不行。
首先还是自己得有决心,决心来自于哪?守一认为来自于应用端,也就是你是不是特别有需求。
如果当成兴趣,偶尔学一学看一看,有时候很难坚持下来。
如果是自己或家人有疾病,求医无门,那就相对容易坚持。
古代名医,不都是这样自学成才的么?
医圣张仲景如何?宗族死于伤寒者三分有二。
徐大椿如何?家人被庸医纷纷治死,无奈只能遁入医门,把自己变成名医。
先有应用端的需求,然后才能有生产端的动力。
学内经是让自己如何不生病,学伤寒是让自己生了病能治好。
守一建议,自学中医之前,一定要找对方向,或者说,知道自己应该读哪些书,不应该读哪些书。多则乱,少则得。
中医书籍可以用浩瀚海洋来形容,几千年来,著作太多了,你要都看一遍,看到死也看不完。
读哪些?读经书。
凡织,经静而纬动。能传万世的书,才能称为经。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些都是必读经典,也可以说是学一辈子都学不完的经典。把这些能学通,绝对可以成为大医了。所以一切学习,首先应该围绕这几本来开展。真是学有余力,再涉猎旁及也不迟。
在学习中医的道路上,不可贪多,而要求精。
中医不仅理论一大堆,而且医术都有六大医术。比较流行的莫过于针刺和中药。这两项,不管哪一项,你能学精,都绝对够用了。但是有几人能都精通呢?
所以守一还是比较建议选择一种来学,真是学的比较好了,再学其他。
不然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精,于临床治病可能并非好事。
学一样,学精学通,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学中医,一定要尽早临床,边学边练,边练边学,这样才能于实践中学习,百战归来再读经。
理论,必须下降到实践,把病治好,这才是终极目的。整天理论一大堆,一临床,看不好病,那这样的理论只能浮于空中,无任何实际意义。
学中医,入门可以说相对容易,当然是在你学对的前提下。想要学精,恐怕是一辈子的事。
多少名医大师,行医一辈子,于外人看来,他们都是国医大师级别,但在他们自己看来,也不敢说自己参透了中医。
我们普通老百姓,学以致用,能把自己或家人,身边朋友的小毛小病看好,不致酿成大病,已经完全足够。
在现在这个年代,你不懂点中医,一家老小谁来照顾?不懂中医那就只能任人宰割,跟裸奔无异。
如何自学中医,自学好中医,这个话题可能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尽,先说这么多在,可能会有点乱,大家有什么都可以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