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看了网上一个视频让人唏嘘不已,视频是以一个儿媳妇视角拍摄,是关于和婆婆之间的一场博弈和对话。
视频中,儿媳妇从外面打包回来了麻辣烫和各种小零食,只见她自己坐在餐桌那里准备开吃。
这时候,只见她的婆婆从房间骂骂咧咧的走了出来,走近了才听清她说的“天天不上班,也不挣钱,自己也不做饭,就知道出去打包,要不就点外卖,一天到晚吃些垃圾玩意儿。”
儿媳妇一点也不示弱,反驳道“我乐意,我又没花你的钱,我想吃啥就买啥,你管得着吗。”
殊不知,她的这句话激怒了婆婆,婆婆一边愤怒地就要把这些食物抢夺过来丢掉,一边说“你花的是我儿子的钱,我儿子的辛苦钱。”
这时候,事情马上发生反转,只见女子的丈夫箭步上前夺下了婆婆手中的食物放在餐桌上。
义正言辞的告诫老妈“你要在这里住就消停一点,别掺和这么多事,她花我的钱我乐意不用你管,你天天管这么多不累吗。”
结果她老妈来了一句“你把我买房子的钱还给我,我就立马走人。谁愿意天天管你们这么多,眼不见心不烦。”就这样视频在一片沉默中结束了。
这一事件就凭着欧亨利式的不断反转让人措手不及,一时间我们不知道该站在儿媳妇的立场还是婆婆的角度了。
这个事件中的人似乎都没有错误,似乎都有错误。怎么说呢,一时间让人心酸,也让人反思。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求学、务工跨地域化,让更多的人从自己的区域走出来,涌入大都市。他们在那里扎根买房,成为新移民。
但是因为现实情况,虽然实现了环境和地域的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应运而生。
其中有两代人共同共用一套房,被迫住在一起的情况。
也有因为下一代工作分身无暇,需要他们将自家的老人接过来照顾孩子和家庭的情况;随着二胎、三胎政策开放后,孩子数量增多,子女需要老人帮忙,这样很多情况导致了很多矛盾和问题。
总之,不论是被迫还是主观问题,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和父母住在一起。
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超过一半的老人都在帮助自己子女带孩子,有的的父母双方都来,有的是只有父母一方过来。
不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都加入了带娃的行列中,这其中,女性占了总比的70%,也就是奶奶和姥姥参与带娃的占比最多;而男性占比30%。
换句话说也有相当一部分爷爷和姥爷是带娃的主力军。
但是三代人住在一起,衍生出了更多的家庭问题和矛盾。
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观念是不同的,尤其是婆媳之间,本来就是天敌的两个人再凑到一起,多种观念的碰撞和冲突,更加导致了家庭矛盾的激化。
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大头,到底是谁是教育的主体,育儿到底应该听谁的,这些问题可能随时引发家庭大战。
此外,住在一起,避免不了吃在一起。那么伙食费、杂费应该由谁来掏钱呢,这些都是矛盾所在。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一生由三大课题:工作课题,也就是同事之间的关系;交友课题,就是友情;还有一个是爱的课题,即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
阿德勒认为,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源于对别人的课题过于干涉的结果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能发生巨大变化。
其中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这项是很多父母应该修行的课题。不论是未成年的子女,还是成年的子女,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
做父母的不要将孩子的课题当做自己的课题研究,横加干涉孩子,就比如开头视频中那个婆婆,很显然,她将儿子和儿媳妇的课题当作了自己课题,才出现了开头没有分寸感的一幕。
同时做子女的也要敢于拒绝被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住在一起被干涉是难免的。但是要有策略的去解决问题,不赞同硬碰硬的做法。
视频中那个儿子的做法是不妥的,虽然他站在媳妇的立场斥责自己的母亲,想必很多儿媳妇会引起共鸣和赞成。
但是这样其实是在激化矛盾,也是对自己的父母不尊重,况且从他们对话中得知,他们的房子是母亲出钱买的,这种情况下,一边啃老,一边撵自己的母亲走,着实是有问题的。
拒绝别人干涉我们的课题,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良好的沟通,告诉他们你需要空间和自由。
之所以不赞同视频中那个儿子的做法,根本原因是他没有资本做课题分离,在经济方面对自己的父母有着强烈的依赖,一边享受着父母带来的红利,一边强调独立,这是多么矛盾和可悲。
视频中的婆婆也是没有意识到课题分离的功课需要学习,她用自己陈旧的思维方式来衡量和要求现代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
她的语气和态度都是有问题的,沟通方式也是粗暴。某种意义上说,她的儿子对她的斥责也是被她影响。
各打五十大板的说,儿媳妇本身也是存在问题的,从视频中看到这家的陈列和装修家境并不怎么好,况且房子的钱也是婆婆出的。
而从婆婆的话语中我们得知,这个儿媳妇是没有工作的,这种情况下还经常性的出外打包食物,频繁的点外卖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但是这些问题是因为和父母住在一起才凸显出来的,我们看到这位儿媳妇的丈夫是包容妻子的,如果两代人没有住在一起,这些问题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毕竟年轻人的观念是比较一致的,但是不知道这两代人是因为什么缘故住在一起,选择求同存异,好好沟通和彼此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