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的出现,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可见雏形。
“鬯(chàng)其酒”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罗振玉在《殷墟书契前编》中的记录,该书主要收录其自藏及别家所藏甲骨拓片。
鬯字意为祭祀或宴饮用的一种香酒,该酒用郁金和黑黍酿成。汉朝班固在《白虎通义考黜》中注释道:“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郁金即为郁金香,是一味中药,具有化湿辟秽之功效。由此可见,鬯其酒确实有药酒的特征。
而关于药酒具体生产工艺的记载,则要将视线转移至1971年的大雪天,彼时,马王堆部队医院挖防空洞时,意外发现了封存2000多年的“时光宝盒”——马王堆汉墓,这一发现为酒文化增添了新的宝贵资料。
1973年,马王堆三号墓的发掘正式启动,因墓室被白膏泥填塞,且几乎没有地下水渗入,墓室中的物品保存较好,让现存最早的药酒工艺书—《养生方》得以现世。
《养生方》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总长56厘米,宽31厘米,其材质为丝帛,根据博物馆简介,《养生方》的字体为介于篆隶之间的古隶体,从而推断其抄写年代大致在秦汉之际。
虽然有白膏泥的保护,但经历了2000多年,《养生方》被发掘时已残破,且丝帛呈褐色,文字也有所缺损。经过专业人员的处理,《养生方》最终重新装裱为17片,可辨识文字3000余字,共27篇目。
《养生方》上主要记载了治疗保养、养生补益等养生药方,其中,就包括了中国最早的药酒酿方。
《为醴》篇中提到:“为醴,取黍米、稻米……稻醴熟,即每朝厌歠”;《为醪酌》讲到:“为醪酌:以美酒三斗渍麦……成醪饮之。以称醴煮韰”……这些都是酿造药酒的方式,但遗憾的是,酿方有所缺失。
《养生方》“醪利中”的第二方有记载用漆(泽漆)、节(地节)、黍、稻、乌喙等原料酿制成的药酒,而这也是现存关于药酒工艺的最早完整记录。既有药酒制作过程:“为醪,细斩漆、节各一斗,以水五浚,以汁煮紫威”“取乌喙三颗,干姜五,焦,凡三物,甫投之。”又包含了使用方法:“先置罂中,即酿黍其上,汁均沃之,又以美酒十斗沃之,勿挠,涂之。”“已饮,身体痒者,摩之。”还有功能效用描述:“服之百日,今目明耳聪,末皆强,病及偏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