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建斌导演的现实题材作品《一个勺子》刚刚在金马上斩获最佳新导演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
(苏三/文) “勺子”,即我国西部方言中“傻子”之意,由陈建斌导演的现实题材作品《一个勺子》刚刚在金马上斩获最佳新导演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成为金马奖上的最大黑马,一时间,大家都对这部尚未公映的电影充满好奇。《一个勺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电影呢?搜狐娱乐记者有幸在内地提前观看了此片。
寓言一则:究竟谁是傻子?
“犹如照妖镜,让社会中的人无从遁形。”这是金马奖给予《一个勺子》的评价。电影的主线故事并不复杂,它是一个关于“好人难当”的故事:主人公“拉条子”(陈建斌饰)在集市上捡到一个傻子(金世佳饰),迫不得已收留了他,从而惹出一堆麻烦。
“好人难当”的核心主题可能会让人联想起布莱希特的戏剧经典《四川好人》,也会让人想起那些屡见报端的社会新闻。《一个勺子》这部电影的尖刻之处,在于它进一步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好人是不是就等于傻子?是不是只有傻瓜才是善良的?比如,主人公拉条子收留傻子并非自愿,他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收留了这个傻子。所以,一开始,拉条子的善良是他不得不善良。
因为一时的善良(或者也可以叫“一时的软弱”),这个家庭一步步陷入困境,老婆金枝子(蒋勤勤饰)多次喊出,“人善被人欺!”主人公其实已经很明显意识到“善良”可能是一种“人格缺陷”,但是他们却由于封闭的环境、有限的见识无法摆脱这种“缺陷”。究竟谁才是傻子呢?善良是不是也是一种傻?
小镇生活:被抛弃和被遗忘的世界
《一个勺子》拍摄于甘肃省景泰县。和很多以“西部片”为卖点的商业制作不同,这个电影并没有那么极端的戏剧冲突,它比较踏实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部小镇里的风波。
影片的一开始,是一段长达五分钟(不准确,粗略计算)的小镇广场歌舞。单镜头,犹如纪录片般的写实风格营造出本片荒谬的基调。欠发达的西部农村,无依无靠的“失独夫妇”(因为儿子坐牢),无论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基本设定都增强了本片在讽喻现实层面的价值。
拉条子夫妇生活的小镇像是被信息时代抛弃了,他们的主要信息来源是电视和报纸,他们遇到事情只能求助有限的几个朋友。而那些一拨又一拨跑来找麻烦的外来者,却明显有着城市文明的特征,拉条子夫妇面对这种来自“高等文明”的智慧,根本无法招架,简直一败涂地……
四大主演:脱胎换骨,土到不敢认!
陈建斌凭借拉条子一角打败柏林影帝廖凡,拿到本届金马“最佳男主角”。拉条子这个角色,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轴”,他认死理和不知变通的程度差不多就像个“男版秋菊”。除了陈建斌,其余几位主演的表现同样出色。
像蒋勤勤这样的女性,就算穿得再土似乎也不会太难看,给蒋勤勤表演加分的主要是她的一口方言,很自然,也很接地气,似乎比她普通话台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