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女骑手弯道对撞事件仍在舆论层面不断发酵,主要的指向还是拿“旧账”追责,也就是通过女骑手过往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来论证“弯道对撞”事件就是她单方面造成的。不过有媒体通过事发地的交警大队了解到,事故原因及责任方还在认定中,除却告知女骑手已身亡,事发路段平日事故并不多。同时也对“网传”的部分说法进行了“否定”,并强调交警大队做过核实之后会统一“回应”。
之所以着重指出媒体这个跟进报道,并不在于它信息量有多大,而是想从事件进程角度强调,在事情的真相没有全部显现出来时,偏狭的单一归因很容易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个事实,在“弯道对撞”事故中,不管谁是责任方,从惨烈的结果来看,都可笼统地称之为“受难者”。
如此之下,再去审视舆论层面拿“旧账”追责的逻辑,显然有些操之过急了。甚至更为夸张的是,有人把“弯道对撞”事故称之为“网红圈”和“摩托圈”的至暗时刻,认为女骑手把这两个圈彻底给毁了,并且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一定程度上圈子里发生大的灾祸,确实会对圈子造成很大的冲击。但是冲击过后,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教训”的警惕意义,而非是针对灾祸的嫌疑制造者进行先入为主的清算,尤其是在灾祸的嫌疑制造者也付出沉重的代价下。
这样说倒不是认为舆论层面一点也不能去道德审判责任方,而是我们即便要道德审判,也要等到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后再进行,并且也最好从事情中抽离出来进行就事论事。而非是对责任方进行恶毒的言语攻击。
说到底从灾祸发生,就意味着灾祸制造者也已经付出代价,至于被卷入的另一方,虽然从情理上确实倒霉,并且让人更加愤恨灾祸制造者,但是回到解决的路径上,最该有的情绪还应该是同情和悲叹,而非是变本加厉对灾祸制造者进行道德批骂。
要知道,对于灾祸而言,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最终回到公共层面,最重要的还是反思。拿“弯道对撞”事件来讲,既然有人提到这是“流量博弈”的惨剧,那么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为何会产生“摩媛”现象?
因为追根究底的溯源,人们狂热的追逐氛围,或许才是“摩媛”铤而走险的核心推动。但是回到“弯道对撞”事故中,在事故认定还没有出来之前,也只能推测女骑手可能存在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所以对于先入为主的论断自然是不靠谱的,除了触发更多的争议情绪,没什么具体的现实意义。
换句话说,在事故认定还没有出来之前,我们能进行讨论的只是行业的乱象,至于单一的事故原因跟行业的乱象有多大关系,这个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因为回到具体的事故中,造成事故肯定是综合原因,比如“视野的能见度”、“路面的湿滑度”、“弯道的弯度”、“驾驶员的身体状况”、“是否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等等。
也就是说,在面对“弯道对撞”的事故,任何单一的归因都是偏狭的。只有等到事故认定出来后,评说才能落地有声。从这个意义上讲,显然舆论层面比交警大队还笃定的说法属于“人造真相”,即便可能也有说对的地方,但是也只能停留在言说层面,跟情绪有关,却跟事故无关。
所以,你以为你在“现场”吗?你以为的真相就是真相吗?要清楚,真相是个多面体,别有用心者和盲目者只会描绘其中的一面。并且更为现实的一面是,没有人能够面面俱到地阐述出真相的所有样貌,甚至就连事故认定也只是基于公平的框架去无限接近事实,而非那时那刻完全就是那样的。
当然,真相跟信息有关,但也不只是信息的问题。这个问题上,尤瓦尔·赫拉利就曾说过:“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时代,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被蒙蔽,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
这种现实之下,想要了解真相确实是很困难的,但是只要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常识,多想一些原则,总还是能最大限度抵达真相的。而要想做到这一点,相较围观具体的事实,更需要明白围观本身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