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迎来大衰退
今年以来全球市场笼罩在经济衰退的阴影里,有没有真的衰退不确定,但手机厂商却不时传出砍单的消息。三星、小米等主要的安卓手机在3月底再度砍了约1亿支订单,三星也下修2022年手机出货目标约10%,至2.75亿支。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自2017年达到15.66亿台的高点后,出现了连续三年的下跌,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低至13.31亿部,几乎与2014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持平。Gartner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全球PC和智能手机出货量都将出现萎缩,预测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比去年减少18%。
那么手机市场为啥萎缩了呢?最显然的就是消费者换机意愿不高,目前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超过31个月,导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了11%。
为啥大家都不愿意换机呢?是用户变了还是厂商不行了? 笔者认为大概率是后者 ,经济不景气不是专门针对手机行业的,换机谨慎更多是对手机行业看空。近几年来手机行业的竞争沦为相机行业,“卷死了”部分老牌相机厂商但也没有拯救手机销量,手机芯片“一代又一代的吊打”并没有带来多少体验上的提升,能够“克制火龙”的最终还是物理降温,为了少数几款吃性能的游戏而去多花费几千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不值得。
缺乏全新价值创新和场景创新才是手机行业路越走越窄的原因。 2019年5G商用元年的时候,有媒体曾经采访雷军问他手机行业会不会有周期性衰退,雷总表示手机行业是科技行业我们会用新技术新工艺来创造需求,5G商用元年的到来预示着手机行业新的增长周期。但事与愿违,5G并没有拯救手机行业反而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5G,小马拉大车”
据新浪科技报道,今年1月,国内市场手机上市新机型30款,同比下降43.4%;其中5G手机有15款,同比下降53.1%,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50%。由于1月临近春节,手机厂商推出的5G手机机型较少,与出货量下降也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另一方面4G销量却迎来一定程度反弹,研究机构IDC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就显示,虽然5G手机已经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但当季度国内4G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占比在近两年以来却首次出现反弹。
IDC分析称,一方面这是来自于华为在不可抗力的影响下不得已大幅转向4G产品,另一方面其他头部厂商入门级4G产品的市场需求依旧展现出了明确的持续性,包括在下半年内仍然有若干4G新品在国内市场面市。
究其原因则是5G手机现在使用体验提升相对较少,除了网速快,没有其他颠覆性认知。 但就网速快这点,通常也不能保证。中国电信研究院近期发布的5G用户用网感知质量测评报告提到,我国5G网络信号覆盖,的确仍存不足。
报告还提到,在城市主干道和室外场景5G覆盖率最高,达到90%左右,室内覆盖率仅60%,环城高速、机场高速、地铁线路等偏僻处,5G覆盖率在50%左右;地下停车场、电梯、楼梯等区域,5G覆盖率不到50%;5G覆盖率最低的是高铁沿线,仅10%左右。
如果只是日常刷短视频、玩游戏、在线看电影,4G和WI-FI也已经足够快了。5G下载东西的速度显然是提升了,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下载1G以上级别数据的需求。即使“先有路,再有车”,也是要考虑投资节奏和投资规模的问题,否则闲置的网络资源也会大量造成资金上的浪费。
AR和VR曾经被视作手机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5G的低时延可以帮助降低人的眩晕感,同时大带宽使得体验更真实,5G时代的到来必然会让AR和VR崛起。但很遗憾AR和VR的体验还不尽如人意,致力于开发元宇宙世界的Meta,其旗下的VR头显设备也存在着重量上和沉浸感上的种种问题,更不要说把这个放在方寸之间的手机上。
手机行业老大哥苹果确实一直在致力于AR和VR研究,并加快了在头显上运行的软件的开发,预计该软件将被称为“RealityOS”或简称ROS,它将配备两个4K微型OLED显示屏、15个摄像头模块、与M系列芯片相当的强大处理器、眼动追踪功能、手势支持、空间音频和其他功能。很显然苹果并不打算在手机上实现,而是另辟蹊径开拓全新市场。
“我一直认为5G的作用被夸大了” ,在今年4月12日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这样说道,直接给一度火热的5G发展泼了一盆冷水。他表示,大家讨论的重点往往是5G时代,而并非5G技术本身。无论是媒体还是专家都在描绘5G时代的新蓝图,称赞其是前所未有的行业变革,可以是5G加一切。批评过多的人往往会被视作技术保守主义者时代进步的绊脚石。
放弃对5G不切实际的幻想
有专家说5G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三大特性,都是为了万物互联准备的,八成市场在B端而不是面向普通消费者,C端体验不够好并不能说明多少问题。
那好我们来看看B端市场,以中国移动为例,其5G套餐用户数到2021年底为3.87亿,同比增加了134.4%,但中国移动的移动业务收入却仅仅增长了3.2%,远不及整体营收10.4%的增幅,其中5G用户主要使用的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增幅仅有1.9%。
中国移动在政企业务方面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行业云增收了100亿、IDC增收了54亿、ICT增收了37亿、专线增收了24亿、物联网增收了19亿,而5G专网则仍处在“全面打造示范项目”、“多个细分领域进入规模复制阶段”。
虽然中国移动打造了200个5G龙头项目、拓展了1590个5G专网项目,并带动DICT项目签约金额超160亿人民币,但在5G专网上仅仅实现了“收入突破”,并未形成规模。所以5G商用离大家想象中的突飞猛进仍然有很遥远的距离,我们还仅仅处在验证阶段的新手村想要真正产业化变革目前还没有清晰路径。
那么为何5G在B端方面也这么难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垂直行业数字化任重道远 ,如今通信圈的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再加上从消费者市场冲向企业市场的互联网公司,都把垂直行业数字化作为未来发展的增长点这是共识,但是在市场客户侧落地能力很差,一说就是行业技术领先但成本高昂个性化实现成本不够低 ,导致B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之后并没有差异化竞争能力,更不要说降本增效了。
另一方面技术服务商懂市场的人太少,而B端企业懂市场的人又不懂技术,两者合作验证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行业缺乏明显成功案例的时候,这个磨合期就会又漫长又反复。
二是存在为了5G而5G的情况。 业内人士宁宇指出面对企业客户时,你说我有百万级的交换设备,容量能力是以前万门交换机的百倍,但价格只是以前的2倍。可是客户的实际需求呢?千门的规模都嫌大,只想要最便宜的满足需求的设备。不能洞察和解决客户真实需求,贴近市场真实消费水平,老是讲PPT上的宏大故事终究会沦为自嗨。
写在最后
手机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升级会带来结构变化的行业,从2G到3G,在当时运营商烧钱补贴大战下,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四家主流智能手机厂商作为国产手机品牌,于2012年左右快速崛起,在2012年Q4共占了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份额的40%。
从3G到4G,此前“中华酷联”的格局终于在2016年前后被华米OV四家颠覆,其中OPPO、vivo的崛起,与其在早期便加大对4G的投入和动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了5G时代,运营商的投入是之前4G时代的两倍以上,但这次变革迟迟没有发生,或许是时候重新思考行业增长点不要犯了诺基亚式的守旧错误。
5G建设激进带来的问题,行业内已经在开始反思调整。在中国移动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杨杰表示将严格控制资本开支,从2022年开始其5G投资会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消费者反映比较多的5G套餐费用高问题,中国电信已经率先开启降价策略,事实证明路走对了。 中国电信的5G用户ARPU值从2020年的65.6元,下降到了2021年的53.3元,降幅高达18.8%。5G套餐降价最直接的市场反馈就是中国电信的手机上网总流量在2021年同比增长了35.4%,手机上网收入反而同比增长7.4%,达到1403亿,比2020年多增收了96亿。
业内人士付亮指出,目前可选的千元以下的5G手机还很少,5G手机满足不了部分用户的需求 ,因此,4G仍在入门手机中占有一定份额。未来5G手机份额扩大,关键不在5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机,而是在500-1000元档位对4G等低端手机的替代,而这则是用户基数最大的人群。这需要手机厂商们部分子品牌重走性价比之路,虽然难但意义重大也是拯救销量的办法之一。
国产手机目前整体都在走向高端化品牌化这没错,但是能不能等等你的消费者,不能脱离市场需求盲目去搞一些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丢了本身擅长的市场又在技术上受阻那就两头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