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乐安有什么旅游景点吗?

乐安山水钟灵、风景奇秀,境内奇山异石、名胜古迹众多。有号称“江南绝顶三峰”的道教圣地大华山,有兼庐山瀑布之秀美和黄果树瀑布之雄奇的金竹26处飞瀑,有民族英雄文天祥幼时读书的石桥寺,有绵延乌江两岸10余华里、古树参天、江南第一、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的“中国第一古香樟林”。特别是“千古第一村”流坑村以其历史上昌盛的科举文化、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融于自然的山村环境、别具一格的村落布局、精美绝伦的建筑装饰、积厚流广的宗族遗存、古朴纯美的民俗风情、绚丽多彩的乡土文化而闻名于世。流坑村明清古建筑群还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是江西省唯一的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此外还有红四军第四次反围剿主战场地址——登仙桥。

流坑村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流坑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该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元年间,繁荣于明清两代,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闻名。村中现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还有重要建筑组群18处、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另有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葬、古塔遗址等32处。村中古民居均为砖木结构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质朴而简洁,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画、墨绘于一体,工艺精湛。由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村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并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誉。

金竹瀑布群

位于乐安县金竹乡畲族聚居地的吓通村境内,距离县城72公里。该山山势雄峻,古木参天,山泉甘冽,绿意盎然,自然形成形态各式各样的大小瀑布的总落差,高达400多米。其瀑布之多,总落差之大,在全国都属罕见。其中,气势磅礴、飞珠溅玉、形态奇异、特色鲜明的瀑布计有狗脑瀑、点光潭、双龙潭等。总面积67平方公里,包括由13个景点组成的虎啸瀑、雷打石和幽谷飞濂等四个景区和景区外的独立景点董尚书墓。

1、虎啸群瀑。是金竹片区的代表性景点,位于金竹畲族乡流舍村民委员会的吓通村,总落差96米,分为三级,瀑底为深潭,雨季瀑面宽在15米以上,形态优美壮观。更令人叫绝的是旋转水流强烈冲刷在花岗岩中形成的壶形洞穴(壶穴),瀑布下面可见的有3个,洞口小而肚子大,口径在2~3米,深度估计在2米左右,其口像是有人用圆划过一样。该景区共26条瀑布,分布在总落差400米和总面积1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附近摇钱山上,分布着牛鼻洞、神仙洞、棋盘石等多处景点。景区内长藤高树茂密,竹林遍布,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高达90%,生态环境极佳。村民不多,全为畲族,民风朴实,热情好客。

2、雷打石景区。紧接着虎啸群瀑景区西南面,占地约10平方千米,地域属深丘村民委员会,由桥下雷鸣、雷打石、天女散花和神龟探水4个景点组成,包含内容丰富的石景、水景和生景,其中的雷打石景点实际是一个石景、生景高度集中展示区。

3、幽谷飞濂景区。由幽谷飞濂、淑女怀春、龙都口、古木迎宾、猴子望月等5个景点组成,围绕联村村委会所在地中村四面分布,占地约20平方千米。幽谷飞濂是一连串瀑布、水潭、岩石景观组成的景观群,其环境幽雅、深邃的程度更甚于虎啸群瀑,唯规模略小。

4、董尚书墓独立景点。位于片区北面招携镇禄元村,占地面积不大,但周围环境幽雅。董尚书名董裕,为明代刑部尚书,其墓由工部所建,董尚书墓的修建和保护,反映古代人民对于为自己做了好事的清官的怀念与崇敬。

金竹吓通瀑布群,聚集在距金竹畲族乡政府15公里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吓通村周围。这里山势雄峻,古木参天,山泉甘冽,溪深鱼肥,自然形成总落差高达近400米,形态各异的大小飞瀑26处。 虎啸瀑,因瀑布形状象一只奔腾凶猛的老虎而得名,瀑布分三级,总落差96米,飞瀑倾泻,摇曳天光,斜阳泼洒,幻起七彩斑斓,令人目眩神怡,崖底百丈,寒泻幽潭,轰隆作响,如金戈铁马,气贯长虹,银珠飞溅,数十丈内,蒙蒙如雾,置身其中,宛如仙境, 潭水弯曲而下,两岸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显奇色,极目溪流远处,有一石破水而立,恰似中流砥柱。

点光潭,因风景秀丽而深得当地百姓喜爱,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周围方圆数十里百姓,摇旗吹呐,敲锣打鼓,用八抬大轿抬着菩萨到此潭洗澡,重现菩萨昔日光彩,故名点光潭。潭上一瀑,飞泻如注,水泻深潭,各东西南北流,使潭和四周石壁呈拱圆形,如鬼斧神工之作,成为一大奇观。 双龙潭,因双溪在此交汇,形成两瀑而闻名,周围地势开阔,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繁花似锦,使人心旷神怡,移神忘倦,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风景区内,不仅山势雄峻,植被丰茂,气候宜人,瀑布多姿,且奇峰怪石众多,引人遐想万千,你看那块壁立在瀑布旁十数丈的巨石平滑镜,墨绿晶莹,光可鉴人,它究竟是古代仙女在此沐浴梳妆的宝镜呢?还是有意留给后代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流芳千古的未雕琢之玉。

乐安名山

1.十八排- 1370米和宜黄交界处,此山为乐安第一高山,在南村乡上堡附近

2.大龙山- 1326米,在宜黄县和宁都县交界处,此山为乐安第二高山,在金竹畲族乡湖竹坪附近

3.天门嶂 - 1276米和宁都县交界处,此山为乐安第三高山,在金竹畲族乡洪水山附近

4.高龙山 -1038米和永丰县交界,在招携镇汗罗坪附近

5.大华山 -996米,号称“江南绝顶三峰”的道教圣地大华山是乐安第五高山,在南村乡太平村附近

石桥寺

位于乐安县鳌溪镇西南潭港至长山、白竹道旁。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此处一座天然大石从丘陵地耸起,象条苍龙腾空飞跃。构成这座石桥。传说千百年前,这座古寺炉烟飘香冲上穹苍,惊动了仙人下凡观光,一夜之间造起这座石桥,故又名“仙人桥”。石桥通高20米,桥面宽15米。桥上一条山径小道,可供游人登高眺望。距仙人桥前50步许,是石桥寺。当年寺宇宏大,有天王殿、、念经堂、钟鼓房及僧舍客寮等;还有楼阁三层,梵塔一座,寺宇雄伟壮观。相传南宋淳年间,民族英雄曾在此读书。尔后旧地重游,见寺庙年久失修,遂献资修缮。其砖块上铭刻有“”三字。后经历代维修。石桥附近古迹亦多。寺旁有五色岩,传说岩洞原来很小,每天会出油盐酱醋米,可供寺内僧员食用。后来有个贪心和尚,想出更多食物,请来石匠把岩洞凿大,洞里鲜血直流,从此再不出食物,只流脏水。此外,还有石砻、石磨、牛鼻子石、老虎岩、石罗汉、石娘娘等,皆形象逼真,引人入胜。此地山明水秀,壑花翠,奇石古迹,点缀其间,风景尤见佳妙,故历代文人墨客在此读书、讲学、观光游览。宋代何大虚曾赋诗咏石桥寺:未许兴公知此山,应真飞锡于其间。阴凝黑霓落半胯,夜来银河僵一湾。偃月光边空翠眩,回风声静雨花闲。山中仙人渺何许,支鹤三招殊未还。现在的寺庙建在石桥下,坐东向西,面宽34米,进深58米,总面积986平方米。寺前设有焚纸香炉与围墙,寺左前方建一山门和数十级台阶。前墙开有左、中、右三扇大门;进中门是,正中上面座着释迦牟尼与大小诸佛17尊,左右两旁是十八罗汉佛像;殿堂两侧架设钟鼓,中央摆设神桌。入左右两门是斋堂、僧舍及香客住宿。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小平南村旧居

位于乐安县南村乡。1933年5月,邓小平被“左”倾错误路线执行者王明指责为江西罗明路线的主要代表,被撤销省委宣传部长职务后,下放到乐安南村任区委巡视员,并居住在港下屋近三个月之久。该旧居为清代的古建筑,面阔12米,进深15米,通高6.5米,青石,硬山二坡顶。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鳌溪镇旧居

位于乐安县城鳌溪镇下大街。1932年8月17日,红一方面军攻克乐安城,当天晚上,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在他住地“游氏大祠”,召开县城商人会议,宣传党的工商业政策,为中央苏区做出了样板。次日,红一军团指战员开赴宜黄,乘胜攻克了宜黄城。旧址游氏大祠始建于明代,清代经过维修。座西向东,西面宽14米,进深26米,通高6米,梁架式砖木结构,分前后两厅一廊,硬山二坡顶。外面仍保持原貌,屋内装饰已面目全非,现为鳌溪干部宿舍。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金竹、鳌溪旧居

【毛泽东金竹村旧居】

位于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大金竹村。1930年1月26日,红四军党代表谭震林,率第二纵队红军,从东韶来到大金竹。晚上毛泽东在金竹上屋召见了乐安苏区干部张英、张方说等人,指示他们尽快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发展苏区。旧址金竹上屋建于晚清时期。面阔13米,进深8米,通高5米,总面积104平方米。为两屋土墙的民房,硬山二坡顶。至今保存完好,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鳌溪镇旧居】位于乐安县城鳌溪镇下大街兴隆号,1932年8月中旬,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指挥一军团在丁家脑与敌交战。激战两天,至17日2时终于攻克了乐安城,全歼守城之敌27师吕如珂旅,取得了乐安战役的重大胜利。17日夜晚,毛泽东居住在鳌溪镇下大街兴隆号。旧址兴隆号建于清末光绪年间,门首用木板装饰为商店模式,面宽10.5米,进深17.8米,通高为9米,砖木结构,硬山二坡顶。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陂大捷旧址—登仙桥

位于乐安县谷岗乡登仙桥村。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原名叫红门桥,是大华山的门户。相传南宋嘉定年间,白玉蟾夜宿桥头,有“仰卧红桥似登仙”的佳话,遂改名为“登仙桥”。此桥历经九百余年沧桑,屡坏屡修,民国元年(1912)被山洪冲毁,1922年当地群众捐款重建,即现在的亭式单孔拱桥。宽6米,长19米,高6米,拱跨17米,全用麻石砌成。桥基建在天然石上,坚固结实;桥中央建“将军庙”,两边通道设有13个石台阶。登仙桥地势险要,高山耸立,起伏绵延,形成一条蜿蜓峡谷。1933年2月27日至3月1日,周恩来、朱德亲自指挥中央主力红军在黄陂、蛟湖和登仙桥一带,采取声东击西与大兵团伏击的战略战术。歼灭了敌军52、59两个师,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这便是举世闻名的“黄陂、登仙桥大捷”。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董必武祖居地流坑

位于乐安县西南部的流坑人才辈出,原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也是这里的后代。

董必武,原名贤琮,字洁畲,号璧伍,又名用威,为流坑董氏合公第三十六世孙,红安董氏第二十世孙。

关于董必武的家世,经考证:董合第十一世孙董邦辅(文晃房洙派)由流坑村徙居本县牛田镇牛田村,而后由董合第十七世孙董奉高从牛田村迁往湖北麻城(即麻城董氏开基祖),清初再由董合第二十二世孙董级(麻城董氏第六世孙)从麻城迁至黄安县城南约二十多公里的傅董家村,稍后又迁至石家塝,直到董必武的前六代祖才迁到县城街定居。1886年3月5日[清光绪十二年(丙戌)正月三十日],董必武就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县城内城南街(今南正街)一户清贫的秀才家庭。

大湖坪整编旧址

位于乐安县湖坪乡境内,1935年5月7日至7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在湖坪、善和等地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军事整编,即“大湖坪整编”,国宝公祠和旁边的操场即为红三军团主力的驻地和练兵场,彭德怀、萧克、张震、江渭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住该祠堂。该祠为五进式,宽23米,纵深90米,总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与总教节祠、子祥公祠并排相连,始建于乾隆辛西(1741年),后经过重修。祠前建立文献石牌坊与围柱石板十分壮观(牌坊后毁于文革,只留下了四个须弥座)。八字形牌墙圈成长方形院落于祠堂,牌墙檐下饰有四层如意斗拱。祠门前立有两对石柱,支撑卷棚檐。祠门左右有两座高大的石狮子,气派雄伟。前三进,有中堂宝壁为前厅,厅上饰有藻井,石柱穿斗木梁架,雀替雕刻鳌鱼、凤凰以及各处花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中间为四方形大天井。左右两旁长廊,廊门上雕饰各种花纹与几何形图案。四进为宽敞的拜堂,抬梁式五架梁(四椽袱),上面梁柱粗大,顶层附有卷棚膜,前有长廊分列两厅,两壁画着假山梁架,后幢两石柱露到垂立。

善和安下祠堂是大湖坪整编时朱德总司令及夫人康克清的住址,当时的住址现在较完好地保存。该建筑宽10余米,深12米,面积130多平方米。

搜索建议:乐安有什么旅游景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