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州音的研究,目前还不是显学。反而,一些谬论却甚嚣尘上。典型的如粤语是古汉语、闽语是古代语、吴语是古汉语等等,甚至还有四川话是古汉语之类也来凑热闹。这些伪命题的提出,无怪乎一个显而易见的心理现象,即中国古代文化在世界领先,无法找到自信的国人,只有到古代的辉煌里去找安慰。
问题若这么简单,也就没有什么,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各路南方方言争当“古汉语”,这又是何种心态。
南方方言在中国古代的典籍记载和当代的现实情况来考订,其方言杂陈,十里不同的音的现状,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往“古汉语”上靠的。这就是所谓的“衣冠南渡”。
从历史上考察,“衣冠南渡”,是古代中原士人南下做官的一种行为,其人口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第一次的南渡是东晋,这时的中原人主要集中在南京一带。中原雅音第一次传到南方。洛阳话与南京土话交融,产生一种新的方言,也就是后来的江淮官话。
第二次南迁当数南宋时期。这时的中原人主要集中在杭州一带。这里成了中原人的行在,中原人到了杭州,其语言影响了杭州话,或者可以这么说,在南宋的杭州,河南话当是官方的语言,这一点从南宋话本小说和当代杭州话里留存的个别河南方言可以得到印证。
关于中原人入闽,则是唐代的陈元光平闽的故事。陈元光是唐代河南信阳人,他带领的“团练级”的中原部队进入福建,消灭了地方叛乱,被福建人称之“开漳圣祖”。
这三次中原人的南下,是有史记载的,可以为凭。至于粤语,那是发源于广西梧州的一种地方土语,其与中原语搭上界,则纯属无中生有了。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东晋、唐代、南宋,真正南迁的中原人其数目是极其有限的,安土重迁的绝对多数的中原人,还在留守本土,守望中原。少数南迁者,他们到了南方,基本上放弃了自己的中原话,融入了当地的土语,当然,部分的保留一些中原话也是可能的,但那早已是微乎其微的了。
现在回到主题,谈谈中州音。中州音即河南话,在周代,被称为雅音,属历代的官方语言。到了宋代,称“中原正音”。至明代,改称“中原官话”,这个名称至今还被语言学家所使用。中原官话作为古代的强势语言,不单是河南人说,河南周围的陕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一部分地区照样说。它是中国最大的地方语言。实事上,它从国家通用语降格为地方语,也不过二三百年的事。
中州音即是河南话,具体指的是洛阳这个地域的方言
语言学家研究,清中叶之前的国家通用语,即中州音,是以洛阳话为标准的语言。中州音作为一种华夏的正统语言,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比比可见:如京剧,到目前为止并不是用京腔演唱,而是用中州音演唱,所谓的中州音、湖广韵;甚至昆曲,这个最古老的南方剧种,还执拗的认为自己是用“中州音”演唱的。但实事上,所谓的昆曲用中州音演唱,不过是个伪命题。因为他的受众,都是操吴语的人,没有文化的人,谁能听懂“中州音”。
真正用中州音演唱的豫剧,其激扬的声调彰显了中原正音的真实内涵。豫剧的影响力在当代的中国,正越来越大。因为河南卫视《梨园春》中国戏曲第一品牌的影响力,说豫剧已是中国实事上的第一大剧种也不为过。这种古老的舞台艺术,影响中国19个省市,甚至走到悉尼歌剧园,成为中国惟一进入世界顶级演艺场馆表演的演艺组织。也许,这一切对于中州正音的被广泛认识,会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