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是什么?就是体内有湿气的同时又多了一点热邪。
湿气产生于脾,在体内郁积的久了,就会化热,形成湿热。脾把湿热炼化出来,紧接着,它会向上游走到肺,除了肺,湿热还容易去到哪里?我告诉大家,去到肝。所以体内有湿热的人特别容易口苦、容易痛风、容易有各种难言之隐,比如白带异常、阴囊潮湿等等。再结合肝经循行图来看,路线刚好吻合。
这个时候可以吃上一点二妙丸,如果湿重于热呢?就得以祛湿为主,清热为辅,给大家说上一张方子,三仁汤。
出自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吴鞠通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银翘散和桑菊饮一定有不少朋友听说过。这些家喻户晓的名方就是出自吴鞠通之手。吴鞠通不光医术精湛,为人呢也十分低调,别人夸他颇有建树,他谦逊地说这钻研医学呀就像是钻木,前人已经钻了九分,我不过是在这九分的基础上贡献了最后一分力量而已。
再说回三仁汤,大家不要以为三仁汤只有三味药,它实际上有八味药组成,有一首很有意思的小方歌,是这么讲的:“三人爬竹竿,扑通滑下来。”说的便是三仁汤。
把这首方歌拆开,就是三仁汤的组方:杏仁15克、生薏苡仁18克、白蔻仁6克、白通草6克、竹叶6克、厚朴6克、滑石18克、法半夏15克。
三仁汤的妙处在于它是从上中下三个部分来把湿热逐个击破。
上焦,也就是心肺这一块儿,由杏仁把守。我们知道肺与大肠是相表里的,就是说这两条经络是相通的,如果把肺想象成一个茶壶,那大肠就好比是壶嘴。杏仁宣肺气,杏仁把壶盖微微打开,壶里的水顺着壶嘴下的就很快。说白了杏仁的作用就是让上焦的水湿往下走,通过肠道排出去。
白蔻仁守住中焦,中焦大体可以认为是脾胃。白蔻仁的身份除了是药材,它还是一味香料。芳香的药,能让脏腑恢复活力。脾胃被水湿困住以后,一天到晚呵欠连连,提不起精神,但是呢一闻到白蔻仁的香味,立马就清醒了。脾胃一旦恢复运转,那湿气自然就少。
下焦的湿气要怎么办呢?这下焦的湿气呀最好的出路就是让它从小便而去。诶,薏苡仁就派上用场了。薏苡仁煮水,煮好以后基本上没什么药味,但是它喝下去以后呢就能淡渗利湿,可以把身体里一些黏黏稠稠的湿浊淡化,然后引入膀胱经,通过小便排出去。因为清的是湿热,所以这里用的是生薏苡仁,生薏苡仁带点凉性,炒过以后要温和许多。
也有医家把这一过程概括总结为:宣上、畅中、渗下。
好,接着往下看。通草的作用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通。通草通的地方在哪里?就在三焦。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通道,也是气机运行的通道,通草负责把三焦打通,古医书上说:“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这样一来,水火气机就能畅通无阻。
滑石,古人对它的描述是“上能清水源,下可通水道,涤荡六腑之热。”意思是说,滑石能把上中下三焦的湿热之气通通排出去。
厚朴可以行气,让气机动起来,一方面气行则湿化,另一方面湿气聚集在三焦,也会影响气机的运行,所以在祛湿的方子里加一点气药是很有必要的。
半夏在这里可以防止湿热化痰,半夏是化痰良药,效果非同凡响,这一点毋庸置疑。
竹叶清热,主要是通过小便把热气带出去。
说实话,这里头的药材大多很平淡,没有大苦大寒,但是呢组方又很严谨,有自己的排兵布阵,对此,清代名医徐大椿是这么评价的:“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和膀胱,此为良法。”
三仁汤做到了。
三仁汤清热祛湿,适合湿大于热的情况,湿要多一些,热呢有那么一点苗头,但没有很重,这一类型的人舌头一伸出来,舌质红,舌苔白薄腻,同时小便短黄。如果热比较重了,还要再加三五克的金银花、连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