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做任何选决定之前,你必须认识到,选择一份工作其实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投放到人才市场,因此可以用产品思维来帮助自己做选择。
“点”,指每一个个体, 这个个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某一项技能;
“点”是附着在“面”上的,这个“面”可能是一家企业,也可能是一个平台;
“线”,是在既定“面”上,把各个“点”的功能连接起来,最终给客户提供服务,交付结果。
最后“体”,则是由各种互相嵌合的面共同组成的经济体。而这个“体”,决定了发展的上限。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存在变数,此次教培行业的变化看似一夜之间,其实早有风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做行业的动态分析。
不得不承认大厂通常资源丰富,有创新意识,发展迅猛,因此机会也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职场人认为无论什么岗位,反正先进了大厂再说,结果一不小心就像刚开始的那位同学一样,成了一枚生锈的”螺丝钉“。
所以,到底该不该进大公司做螺丝钉,还是进成长型公司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看看一个人是怎么成为大公司的螺丝钉的?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有个例子:
“一个工人无论如何努力,一天也生产不了20枚扣针,但有了分工之后,经过前后18道工序,每人每天平均可以生产48000枚扣针。这就是专业化分工的高效性。”
大公司效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专业化分工。一个工作被切成很多块,每个人负责其中一块儿,以提高效率、降低对单个人的依赖。
但这也容易让从事每一份细分工作的人“坐井观天”,最终导致技能单一。
所以,不是不能去大公司当螺丝钉,我甚至建议在职业发展初期,在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框架和一技之长之前,先去大公司接受相应的训练。
因为,如果没有某个领域的专长,只是一个浅层次的多面手、“万金油”,这种人看起来很厉害,但其实很难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