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年轻人的第一台徕卡”来了!小米手机借壳圆梦,与华为大不同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汽车。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电视。

年轻人的第一台两轮平衡车……

来自小米许多次推新品,往往都会冠以“年轻人的第一台”句式,除了手机。

不过,这个心魔终于让小米给破了。

7月4日,小米12S系列手机正式发布,全系机型均搭载徕卡光学镜头和徕卡双生画质。

于是,“年轻人的第一台徕卡”诞生,小米手机借壳圆梦。

徕卡不是第一次和国产手机合作,但这一次和以前与华为的合作却“大不同”。

此次发布的小米12S、12S Pro、12S Ultra,均使用了徕卡专业光学镜头及徕卡双生画质(徕卡经典和徕卡生动)。

其中,作为影像旗舰的12S Ultra,其配备了索尼IMX989一英寸大底专业主摄、120x潜望式长焦及128°超广角镜头。

按照会上描述,为了使双方团队能够更顺畅沟通,徕卡团队在今年4月25日入驻小米科技园。

双方的深度合作主要体现在全链路的深度联合研制,例如共同研发的专业光学镜头。

徕卡带来了其光学技术和审美,并在新机中融入了徕卡的影调画质和徕卡影像使用体验。

不过,可能让很多人意外的是,这次联名其实不是小米看中了徕卡,而是徕卡找上了小米。

小米创始人雷军甚至不乏得意的向外界透露出了这个消息并表示,小米在德国还是很有名的。

小米还是傍上大款了

只是,年轻人的第一台徕卡,依然暴露了小米的底气不足,依然是在傍大款。

区别只不过这一次是大款主动上门罢了。

但足以让小米欣喜若狂。

毕竟,就在近一年前,2021年8月的一场发布会上,雷军就表示疑问式感叹:“资本市场为什么不认可小米?”

徕卡来了,似乎带有了某种认可的印记,尽管依然不是资本市场。

徕卡为何与小米合作?

小米又能从中获得什么?

这一波联名操作,就能让资本市场认可小米吗?

对此,《商学院》杂志记者沈思涵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徕卡看中的就是小米的“组装机”特性,借给小米一个名气,要拿到小米在中低端市场的用户群。

事实上,和通常的联名款营销没太多区别。

有意思的是,徕卡的上一个联名款华为,也在差不多时间有了动作。

7月2日,华为官方宣布华为影像技术品牌华为影像XMAGE,这也是华为移动影像的专属标识。

换句话说,在华为结束与徕卡的合作之后,这将是下一阶段属于华为影像的独有icon。

如果将两则事件联系在一起,就很容易看出脉络:

没有镜头优势时,需要品牌联名。

联名之后从相机品牌处沾染了影像上的名气,且用自己的软硬件组合让镜头从光学设备变成真正的数码“智造”(AI加持影像拍摄,如拍月亮),则可以自行拓展边界,避免被联名品牌劫持。

本质上联名就是一种利益营销,各得所需(主要是对方品牌影响力下的用户资源)之后必然会向对方的领域进行产业链渗透。

回过头来说小米,拥有了年轻人的第一台徕卡,就能对标苹果了吗?

超越苹果,小米是说着玩的?

在此次发布会上,小米再一次重复了豪言壮语。

雷军在发布会上所说:“对标iPhone手机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细节!”

或许在与底气。

硬件部分,小米通过与徕卡深度联名、索尼联合开发一英寸传感器,其影像实力已经站在智能手机的第一梯队。而小米也希望以此作为进一步拓展高端市场与 iPhone" 扳手腕 " 的新武器。

但这样就能成为国产手机的扛旗者了吗?

真正杀入高端机之中了吗?

或许,答案并非有多好的适配硬件。

真正成为高端手机,不是靠跑分更高的硬件组装,而是要有自己的独家生态且触碰到高端用户的刚需,哪怕是独特的办公系统也好。

小米和徕卡的联名,只是一个肌肉展示,能够给小米需要的高端用户形成一个印象分,或触及到拍摄的痒点,但无法真正在高端市场真正形成一种独特价值,充其量是有一个不太贵且配置很好的手机。

对于小米的豪言壮语,资本市场的反应最有说服力。

2018 年 7 月 9 日,雷军在香港联交所敲锣,正式宣布小米上市,当天小米开盘价报 16.6 港元,较 17 港元的发行价下跌 2.35%。

虽然首日破发,但雷军向投资者表示,“要让上市当日买入小米的投资者股价翻倍。”

但此后四年,小米一直股价不振。

尤其是2021年初起小米股价就走势低迷,全年小米股价共下跌了43.07%,接近腰斩。而进入2022年,小米的股价依然是每况愈下。

无怪乎雷军会喊出资本市场不懂小米、不认可小米的丧气话。

就其所以,在于小米依然是一个“组装厂”,其生态散乱缺乏相互强关联,只是可以互相呼唤而已,更多的时候依然是在用极致低价的方式去冲击市场,缺乏持久动能。

因此资本市场对小米的长跑能力是怀疑的。

为了提振股价和士气,雷军才把对标小米时时刻刻挂在了嘴上,唯有此才最容易刷出存在感。

培养一个贵族真的需要三代人

雷军在今年表示,小米将在三年手机销量全球第一的基础上,让产品和体验全面对标iPhone。

但从各种动作上看,小米不仅仅只想着在手机业务对标苹果、销量上超过苹果。

现阶段已经进入到围绕着手机的生态链布局对标苹果,也是小米战略部署的关键环节。

事实上,在生态上,小米也很难有更多对标苹果的地方,拥有系统之力的苹果,本质上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成熟的移动操作系统和桌面操作系统的厂商。

而小米有什么?

同样是生态链,只不过小米生态链是产品组装。从手机、电脑、电视,到剃须刀、烧水壶等小米都在做,几乎覆盖了消费者所能使用到的方方面面。

在生态链层面不难看出两家的战略谋划。

苹果的生态布局是系统层面的,基于硬件和底层软件(操作系统)的衍生,所求为建立行业规范。

小米的生态布局是产品层面,基于产品之间的相关属性建立衍生,所求为快速进入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之中。

如果从格局上看,苹果是潜伏而爆发、小米是浮于面上而试图聚合力量去进入深水区。

之所以作出如此战略选择,在于代差。

两家的核心差异就在于苹果的技术堆积数以十年计,属于世家贵族,小米则刚起步而已,类似暴发户。

“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这句俗语也就有了另类呈现,即小米还是初代而已。

与此同时,疯狂的调整也说明了小米想加快贵族化进程的决心。

过去的2021年,是小米冲击高端市场最激进的一年,也是小米有史以来在组织和人事调整方面最频繁的一年。

按照统计,小米在过去一年里已经进行了多达35次的组织架构或人员调整。

小米不断的调整都是为了通过引入各种高手来为小米生态去做试错,多方试错下的一种赛马,成者留败者走、快速迭代和淘汰,用以刺激自身企业的创造力,自造一种时刻发生的危机感。

但这种打法,或许偶尔出爆款,却容易造成产品线横向与纵向的不连贯,让小米想要达成的生态,一直呈现点状布局,难以连线。

结果,小米的生态,变得更加风中凌乱了。

资本市场还会认可吗?

【结语】

小米别无选择,只能疯狂试错和不断推新品,来打造可能的爆款。

或许,一个爆款不够,要一串连在一起的爆款,才能唤醒埋在米里的生态链。

否则,小米拿什么去对标苹果!

让利促销大甩卖嘛,那就没法看了。

搜索建议:
热议

 教你擦玻璃妙招 擦玻璃的方法

打扫卫生的时候,如何擦窗户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灰尘油渍擦不干净、擦完玻璃灰蒙蒙,看起来十分难受。今天轻喜到家就给大家分享下擦窗的小知识,让你家玻璃更加明亮!一...(展开)

热议

 【歌词】Live Like Yo...

Hi:我是七颜,七种颜色亦是透明,连颜色都看不清。(http://user/168407)─────────────────────────如果你喜欢我,也喜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