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古城巴黎能在战火中最终得以保全,战后出现了德国国防军两名将领“争功”的戏剧性现象,一个是陆军元帅隆美尔的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一个是具体负责巴黎警备的冯*肖尔蒂茨将军,关于拒不执行希特勒摧毁巴黎的命令的行为,在战争结束前那自然是“抗命”行为,而在战后则是减轻战争罪行的“光荣”举动,究竟谁的功劳大一些,至今也是众说纷纭。
(斯派达尔将军)
斯派达尔将军,是纳粹德国国防军内部反希特勒密谋组织的核心成员,也是唯一活下来的主要成员,其它人要么自杀,要么被杀。作为驻西欧德军“B集团军群”的参谋长,他确实是巴黎驻军的顶头上司。斯派达尔1945年9月才被党卫队逮捕,此时巴黎已经解放,不光彩的一页是,他向盖世太保供述了对隆美尔不利的一些言辞,这份供词也是希特勒下决心让隆美尔死去的重要证据,一个月后,隆美尔被赐死。
1944年8月下旬,当盟军突破诺曼底纵深防线挺进塞纳河左岸时,巴黎的解放已指日可待,8月23日希特勒给斯派达尔发来指令,要求立即毁坏巴黎所有的桥梁和重要设施,命令中说“即使毁坏艺术纪念物也在所不惜”,这时候党卫队对“720”爆炸事件的搜捕已在进行中,早晚撕破脸的事,斯派达尔拒绝执行命令是能够说得通的。
(肖尔蒂茨将军)
而直接指挥巴黎守军的是“大巴黎卫戍司令部”的司令官肖尔蒂茨将军,是德军最高统帅部特意调来的城防司令。肖尔蒂茨在东线德军撤退时,曾忠实地执行了希特勒的“焦土政策”,把克里木和乌克兰变成了一片废墟,之前还曾经在西线向荷兰鹿特丹市中心开炮,足够铁石心肠,是一位执行命令坚决的职业军人。希特勒在任前会见时反复叮嘱这位将军:“不要对毁灭巴黎那么在意,就是现在,同盟国正在肆无忌惮地毁灭着一座又一座的德国城市”。
幸亏肖尔蒂茨是国防军而不是党卫军,在战争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总要考虑未来的出路,毁灭欧洲文明的代表性城市无疑是千古罪人,这位将军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有些犹豫了,尽管8月16日曾下令在各重要设施安装炸药,但在斯派达尔的游说下,以及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他最终没有实施爆破计划。
肖尔蒂茨采取的办法是“拖”,一边敷衍来自柏林的询问和催促,一边通过巴黎的起义军转告盟军方面,抓紧派部队来接管城市以便他体面的投降,否则他将不得不执行命令。这种矛盾的做法恐怕也真实反映了国防军军官的心态,既想保持军人的荣誉、又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却对解放巴黎不甚热心,他担心派兵支持市民起义军的话,会重蹈华沙起义的覆辙,城市和人民都将遭到德军的疯狂报复。在戴高乐的坚持下,艾森豪威尔终于命令法军第二装甲师勒克莱尔的部队进军巴黎,1944年8月25日法军坦克入城,肖尔蒂茨随即向盟军投降,估计也是长舒一口气,否则向战力薄弱的起义军投降是说不过去的,德国人有时候刻板的令人哑然失笑。
(肖尔蒂茨)
事情还不算完,斯派达尔战后坚称,即便是在盟军进入巴黎后,他仍然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要求西线德军用远程重炮和V1火箭摧毁巴黎,然后斯派达尔将军再次不予理会,直到他被捕。此事已无从查证,因为西线德军的司令官隆美尔负伤不在岗位,继任的克鲁格不久自杀,但西线最后一位指挥官莫德尔元帅可是铁杆将领,不太可能罔顾希特勒的命令。
争功是有益处的,斯派达尔将军趁乱逃出盖世太保的囚禁,最终获救,战后曾出任北约要职;肖尔蒂茨1945年4月因拒绝执行炸毁巴黎的命令,因叛国罪被“缺席审判”,但已经不影响身在战俘营里这位步兵上将的生死了,1947年他被提前释放。
(盟军解放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