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从济宁一模作文题审题看作文题干材料分析的科学方法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目前,中国高铁运行的速度已越来越快。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被不断压缩,人们的铁路出行体验在持续提高。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的冬奥高铁,为冬奥会参与者提供高效快捷的交通服务;乘动车到崇礼滑雪,成为越来越多北京人休闲的选择。

但我国还有81对同样忙碌的“慢火车”,这些列车主要服务于偏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和田玉龙号”旅客列车,是新疆停靠站点最多、票价最便宜的“慢火车”。众多群众喜欢选择乘坐这趟列车外出务工、经商、求学、就医等。

请结合对上面材料的整体理解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凝聚共识:以下几点希望能成为我们作文教学中的基本共识

1.高考作文不同于日常写作,它的初衷还是为了选拔。其立德树人的使命是确立在选拔之目的达成的前提之下的。

2.既然服务选拔,追求区分度是必然的。而区分度的设置,必须也首先得设立在“对题干的理解障碍”上,也就是设立在立意的区分度上。

3.最佳立意必须是切题的,也就是守住“与题干意保持基本一致”这个基本前提。

4.要与题干意保持基本一致,只能以对“题干材料”与“题干任务”的正确分析和理解为唯一“写作入口”和“写作出口”。

5.这就决定了这样一个基本现实:关于高考作文,其立意的开放性无论有多么大,都是小于限制性的。其开放性是在限制性前提下的开放性,或者说,如果把开放性比作允许学生跳舞,那也是让学生完成一段带着镣铐的舞蹈。

6.因此,备考要克服的首要障碍其实不是引导学生如何写(章法),而是引导其如何正确理解题意(立意)。如何正确理解题意的障碍本质上是一种阅读能力障碍。但现实中我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教学生如何写(章法)上,却忽略了教学生如何对题意准确和深入理解(立意)。章法很重要,然而让人担心的是:学生在曲解题意的基础上大秀章法,结果南辕北辙。

7.没有老师不注重立意,可学生依然跑题——作为老师必须要思考:授课中,我们坚持审题的正确思维方法了吗?我们帮助学生审的题意是材料的原意吗?我们在引导学生在立意的过程中,有时是否无意间造成了关键概念抽取后的断章取义?

铲除惯性:打破用关键词造句的“简单思维”,树立审题的“系统思维”

以济宁一模作文题为例:在学生的作文实践中,大多读完材料就迅速抽取了“快”与“慢”两个关键词,并开始大谈特谈“人不仅要适应快快速的社会发展,还要学会享受慢节奏的生活。”这样,他们抽取“快”与“慢”两个关键概念再自己根据个人理解造一个句,便把立意的指向转向了“人的生活态度”。

可回望材料,原材料上下段的表述主体都是“国家”。它既发展高铁,给人们带来便利;也保留慢火车,体现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照——其实谈的是“高铁的发展理念”。

原材料说的是国家发展理念问题,学生笔锋一转写成了“个人生活态度”问题,其实立意与原题意已存在严重“隔膜”(不算跑题,但肯定不是切题)。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学生只关注关键词,却不能把关键词放入材料原语境去系统关照它们的“题中意”。本质上是犯了阅读理解中的“断章取义”的老毛病。

端正方法:请引导学生用“系统思维”树立科学的审题方法

1. 拿到材料,通读之后,先看材料表述主体是什么,再看分几层说的。这个材料,表述主体是“铁路发展”。正确的类属关系延伸应该是“铁路发展”——“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它分两层表述,一层指向高铁之“快捷”,一层指向慢火车对特殊群体需求的关照。 2. 再读材料,看到显性概念,也要看到隐性概念,尤其是话题的落脚点。在这里“快”与“慢”是显性概念,很容易被发现;但“铁路发展”(“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作为“快”与“慢”表述的对象(话题落脚点),却容易被忽略。 3. 梳理概念,理清楚他们的逻辑关系:“国家发展高铁,让人们尽享快捷与方便,但保留慢火车,也照顾到了特殊群体的需求。”很明显,其关系中,“保留慢火车”体现的发展理念,才是我们应该在合理逻辑中应该找到的写作重点。 4. 透析本质,可以让写作走向深刻。比如慢火车的保留,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快速发展中的“人文理念”或“人文关怀”。 5. 合理联想,为写作寻找举例的空间。首先,由铁路发展能否想到科技发展?能否想到社会发展?能否想到国家治理?能否想到管理人文?其次,由有高铁了还保留慢火车,能否想到有手机支付了是否还要保留现金支付?能否想到汽车发展了,是否还要保留自行车的生产?能否想到,有多媒体了,老师是否还需要手写教案?能否想到,有电子书了,是否还要保留纸质书籍的出版?有计算器了,教育中是否还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6. 对照材料,多向验证:比如写“国家的发展依然不平衡,要努力补齐发展中的短板”是否符合材料的原意?表面上,有高铁了,却也依然有慢火车,很容易推得“发展不平衡”的立意。但材料本意是说国家发展不平衡吗?通过材料第二段相关表述可以验证这种立意是否符合命题人的真正意图:由“ 众多群众喜欢选择乘坐这趟列车外出务工、经商、求学、就医等”, 可知慢火车存在不是因为落后,而是因为它有现实的需求——国家将其保留完全是出于“人文”考虑。因此,“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是命题人本意。 7.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写“人要学会享受慢生活”“国家发展不平衡”等虽不是切题的立意,但本质上也不能算是跑题。在阅卷的具体操作中,标准控严了,顶多算二类立意,但如果阅卷标准放宽了,也可以算切题。因此,就算切题,也不是因为它真切题,顶多要靠阅卷标准制定者的意外“垂青”。既然阅卷标准能放多宽,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授课时的唯一选择,还是让学生学会“系统立意,精准审题”——这是作文立意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门”。 8. 什么是阅读中的素质教育?教会学生真读懂,教会学生真读懂的科学思维方法,教会学生能读懂,让学生从科学的阅读过程中汲取终身阅读的素养,就是阅读中的素质教育;反之,只能是应试教育。因此,科学应对高考,在备考中获取语文素养,其实是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之一。

搜索建议:
热评

 长城汽车,孙子碾压儿子

被寄予厚望的高端牌“魏牌”表现实在难以恭维,而自“魏牌”独立出来的“坦克”却扛起了“品牌向上计划”的大旗。‍‍‍‍‍‍‍‍‍‍‍‍‍‍‍‍‍‍长城汽车,越来越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