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治疗
一、治疗的不同阶段
治疗要经过几个不同阶段,每阶段都为达到一特殊之目的。第一阶段指开始的几次治疗,包括选择一些穴位来判断病人的气血情况,然后慢慢予以培补。此阶段的治疗,选择直接针对病人五行所属的穴位,但刺激要尽量轻柔,因为治疗之初,病人的气血极不稳定而且敏感,只能接受最温柔触碰。通过这些最初治疗,还可发现针对的是否正是病人所属五行,一旦效果得到肯定,便可以进入下一步治疗,更具这对性,力量更大。
每次治疗都在了解我们所选择的五行:给予它帮助,然后看它是否需要此帮助;如需要,我们给予的是否对位。如果没有针对需要帮助的五行,那么病人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仅有些无关紧要的反应——这恰恰与对位治疗引起的反应大不相通。五行针灸的诊断水平也就是对病人各种反应的正确判断水平。因此,十分重要的是在任何阶段都使治疗与病人所需相协调。
有很多不同的腧穴组合可供我们在不同阶段试用。治疗初期,主要使用的一组穴位称为主管穴。这些穴位直接作用于十二官,同时也最安全,他们给予十二官一定的刺激,使其显出真实情况,为更深一步治疗打开一安全入口。
主管穴位犹如打基础用的砖石,再加入另外一些穴位,类似于水泥的作用,可使基础更牢固。这些强有力的穴位来自任、督两经,还包括肾经或膀胱经的一些特殊穴位。在解决重大阻滞引起的气血失调时,还要加入其他不同的穴位组合。这些组合中,有的穴位用于疏通十二官之间的阻滞,又称出入阻滞。对健康危害最大的阻滞包括“附体”、“邪气”,以及“夫妻不和”。在治疗的任何阶段,一旦需要,所有针对以上阻滞的穴位或现成的穴位组合都可随时使用。
以上提到的所有腧穴构成一可靠的穴位名目,供初期治疗选用,它们能帮助我们明确哪些脏腑有问题,病了解其状况——需则补之。一旦最初的基础得到保障,加上对病人的五行判断已颇有把握,治疗便可进入下一阶段:更直接、有力地针对脏腑。
由此基础,便可利用一些腧穴之“神”性,此时需要利用蕴藏在各腧穴中的不同特性,这是针灸师在斟酌治疗时展现个人特色之处。大多数情况下,开始几次治疗选择一些有特殊作用的腧穴,即主管穴;或者直接作用于脏腑的背腧穴;和一些虽然不属于病人的五行,但由于有特殊功能,能巩固这一阶段疗效的腧穴;或者疏通阻滞的穴位。治疗之初,所有五行针灸师使用的大部分腧穴很可能相同,因为五行针灸的初起治疗原则非常明确。
现在我们进入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领域:人们对穴位之选择一直有不同看法,对所选腧穴的功能有不同认识。怎样选择腧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传统的继承,决定于每个人对腧穴定位或名称的理解,对它所属五行的理解。毫无疑问,汉语词源学的知识能帮助我们了解腧穴名称的含义,但由于争论焦点在于对汉字的翻译,我想,由于我们各自对十二官的不同认识,如果不能对腧穴含义有自己的理解,真算亏待自己。针灸师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精心呵护自己的腧穴家庭,因为这些穴位让我们感觉舒适。随着领悟力提高,信心增加,我们会不断给这个腧穴家庭加入新成员,一步步去探索每一个新穴位所代表的陌生领地。
针灸学习毕业时,非常感激老师教会我一切从简单开始,待在自己熟悉的腧穴小范围内,只有当信心增加,尤其重要的是对每个穴位蕴含的深意有更透彻理解后,才去涉足更广泛的穴位选择。我学会谨慎对待新腧穴,这是它们应受之待遇。一旦犹豫或迟疑,便退回到更熟悉地带。老师教会我们很明确的基本规则,有此,即使为刚毕业的针灸师也感到踏实。这些规则使穴位选择简单明了,避免一些针灸师会遇到的诸多困惑。
我现在明白,经最初几次治疗后,我们选择的各腧穴,只要其五行与病人五行一致,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及穴位本身的性能对疗效而言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使用一个个属于此官(脏腑)的腧穴,对本官进行持续扶持调理。好比每试用一次本官之腧穴,都给此大厦添一块砖。针对病人护持一行治疗后,不妨设想,我们已打下坚固基础,好比一层层建楼,先修厨房或先建走廊此时已无关紧要。
的确,如果有足够耐心和时间,治疗并非一定需从主管穴层面转移。使用主管穴,一开始非常关键,至治疗后期也同样有效,我们只需明白其见笑的时间比试用更深层次腧穴稍长一些。无论主管穴还是更深层次腧穴,最终皆能殊途同归——恢复五行(护持一行)平衡。进入腧穴更深层次,即利用其神性,可能见效更快,但必须心中有数方可使用。反之,很可能拉病人后腿,因为它们正气尚弱,难以接受过度治疗。
那谁又能真正肯定病人今天需针“不容”(胃经之腧穴),而非“天枢”(胃经之腧穴)?我们何以决定谁更重要:先针“不容”舒缓其不安,还是先针“天枢”以稳固其中心?因为天枢也可以从另一途径减轻病人的不安。我建议二者不分伯仲,而如何选择在于看哪一个穴位更贴近病家所需。
二、腧穴选择举例
以下所举病例为最初五次治疗选用之腧穴,最初我们判断该病人属金。
所有病例中使用的腧穴,除治疗“附体”与“邪气”用邪法外,其余皆用补法。所有穴位皆灸,一些禁灸穴位或高血压病人除外。
清注意,如病人为孕妇,一些穴位在妊娠不同阶段禁灸。
第一次治疗
按以下顺序检测,必要时进行治疗:
“附体”、“邪气”、“夫妻不和”、出入阻滞
纠正脐动脉,必要则做赤羽氏测试,有偏差则予以纠正
金的原穴:合谷、太渊
第二次治疗
从现在起,每次治疗开始时,注意有无大的阻滞(比如“附体”、“邪气”等),如有则予以处理,但除非首次忽略,一般而言,“附体”及“邪气”很少反复出现。
经渠,以扫除沉积于金行根基上之垃圾
(可能情况下)使用能转化经气之腧穴;如不能则用原穴。可使经气转化到金的腧穴有: 土穴(母生子),如曲池,太渊。 火穴(火克金),鱼际。 木穴,选太渊或隐白或鱼际与中冲。
第三次治疗
病人诉有几天感觉不适,消化欠佳,鼻窦不适。从脉象上发现有如下阻滞:金的脉象盛于土的脉象(大肠与胃的阻滞)
迎香、承泣(疏通大肠与胃的阻滞)
根据阻滞后清除后脉象,决定使用转化经气之腧穴或原穴
第四次治疗
病人总体感觉略好转,但精神低落。
神阙(只灸),如病人有高血压则用巨阙
使用经气转化穴或原穴
第五次治疗
金所对应的背腧穴:大肠俞、肺俞
转化穴或原穴
注意:如以上治疗在秋季进行,除第一次及清除阻滞之治疗外,一定要使用一次时令穴:商阳(大肠经金穴)、经渠(肺经金穴),这是最强大的治疗,因为它以天时之力来补充人与之对应的脏腑之气。
此时,随治疗进展,病人会越来越清楚地表现出其(护持)五行是否为金。如有把握是金,便可进入下阶段治疗,选择分布在金之经脉上的其他腧穴,利用其神性,使病人获取金之品质。根据病人需要,膀胱经第二线,任督二脉的一些腧穴都可考虑使用。
如无任何变化,得重新考虑诊断是否正确,可能会决定改变治疗方向而改治另一行。此时,对新一行,又要重新开始同样单纯的治疗。
以上所列腧穴大致包括我最初8-10次治疗所选用之穴。通常情况下,此时病人的正气已得到较好扶持,可能需要加入一些其他腧穴,但是一定记住,必要时还要在以上穴位中加入清除阻滞之穴。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不要认为和治疗的成功在于单个腧穴的功劳——这是一个通病,治疗的成功是我们努力加强五行整体结构平衡的结果。治疗是一渐进过程,主管穴其奠基作用。如果这样来看待一个腧穴:从略微不同的角度给所属脏腑以不同支持,每个穴位如同给脏腑下达一小小指令,使其调整自己。那么,如我们给予过多指示,则可能使病人气血紊乱。最好是经常返回治疗仅使用主管穴,简单、安全,给十二官以喘息之机,使自己悄然壮大。反之,我们很可能过分敲打它们,使其疲乏。当然我们也明白有时候十二官需要强有力的治疗,迫使其改变方向,比如“祛邪”或纠正“夫妻不和”,但这类治疗之后,它们一定需要重新适应与调整。
我们应随时提醒自己:治疗效果是长期的,而且改善常需经过一段时间才得以显现。每次治疗为一点点调整病人气血,因为不会有气血紊乱时的猛烈变化。我坚信,永远该使用最少的腧穴,使每次治疗时对病人气血的干扰持续最短而疗效最大。我们应时时有意识回到原地(尤其那些核心腧穴,即原穴,皆阴经土穴):仅使用一对主管穴,一官一穴,左右对称,总共四穴(每一行皆有两官,一阴一阳,一官取一穴,故共四穴)。如此,不仅有助我们体会这种疗法之效力,还可避开连自己都弄不清的各种复杂穴位组合。总之,用意单纯为要。
三、评估疗效
病人往往怀着不同期望来接受治疗。每个人之痛阈不尽相同,对于什么可以忍耐、什么不能忍耐有不同的感知。医者对自己提供的治疗所能取得的疗效也有不同期望,可能从不切实际的期望到不必要的沮丧。治病的最高境界是帮助他们人实现人生转变。
很有趣者,医生越深刻领会治疗之潜在力,持针之手指越会更有效地把积累的经验带到那个穴位,我们称之为“意”。
当治疗者越来越领会到针刺入穴位产生的力量时,医者的“意”在治疗中的分量会越来越大。“意”越深刻,越有可能驾驭这种力量,使治疗更深入。
我们永远也不能预言会出现什么情况,每个病人有各自的反应,复杂性亦在此。
每个病人对治疗有不同反应,因此不能预言会有什么反应并提前计划下一步的治疗。判断治疗是否成功来自对病人的观察,视其下次就诊时原来诊断信号有无改变。
有些变化可能只对医生明显,可表现为脉象明显改善;或颜色明显变化;也可能是一些更微妙变化:如气味稍淡,情绪略好,步履稍轻松,或眼神亮些。为判断治疗所达程度是否引起更深刻转变,必须学会感知病人情绪之细微变化。
我们还要坚持这一原则:治疗次数越少越好——但必须是在病情有改善的情况下。
如治疗无起色,我们还要自问:是否重大的阻滞反复,或第一次治疗时被我忽略。也可能病人还没有打算向我们倾诉它们的人生遭遇,如情感创伤,因为诊疗室还没有让他们感到足够安全,可敞开心扉。还有一种可能:病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习惯会妨碍治疗。如我们怀疑有此可能,应仔细了解其过去,了解是否经常饮酒过量,或有进食障碍之隐患。
然后还有一种可能:对一些病人,生病比恢复健康更有利。我们可以给它们一些简单任务,以此考察是否如此。如令其每日散步半小时,或多饮水,观察其是否执行。令人惊讶者有些病人经常会找各种借口,不遵医嘱;而一心想康复之病人则会尽力配合。此时治疗者便处于两难境地,病人认为一切都是医生的事,而自己不尽力协助。这种情形下,为医者应三思是否还有继续治疗之价值。
治疗很少加重病情,但也有短暂之例外。如病人有时会经历一段不太舒适的调整时期。
如果五行没有从治疗中得到它所需之支持,它们一直会感到不安和不满。医生接收到的感觉信号会证明这一点,当我们的感觉变得更精细,最终将学会更清楚地辨识每个病人发出的那些细微信号,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五行的平衡状态。
四、病愈规律
对治疗进度进一步的衡量,成为病愈规律,来源于顺势疗法的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使身体开始恢复平衡时,会把那些被压制的情况暴露出来使其得以疏解,该过程成为病愈规律。根据该法则,治疗作用于不同层面时,所有的失调可能通过三种途径自然恢复:
从上到下
从里到外
恢复顺序与初期发病顺序相反
各种失调表现逐渐消除,几乎想受重力作用,症状由里出表而解,或向下排除体外,而病人安然无恙。在此过程中,恢复的次序可能恰与当初发病顺序相反,使身心各阶段有时间依次恢复。病人可能有一为时短暂之旧疾复发,如过去曾有偏头痛,恢复时可能头痛一天;如曾患痤疮,恢复期皮肤也许会出现一些斑点。
情志方面也如此,病人可能梦到一些过去之痛苦经历,或重新体验多年前困扰它们的愤怒或哀愁。此皆暂时现象,应很快过去,之后病人感觉内心更安宁。
五、治疗间隔时间
治疗的目的在使病人恢复平衡以至于不需再治疗。因每次针刺之介入,无论多轻微,皆是对病人控制自身气血的干扰。我们期望的是让其尽快恢复自主能力。某种程度上我们认为针灸也属于一种替代疗法。
我们的责任在于:只应尽量短暂代替病人主宰其气血,促使其改变并保持平衡。
治疗频率一直是很敏感的专业问题,调整合适的治疗频率本身也是门技艺。我们会逐渐学会判断每个病人应多久治疗一次。气血失调恢复到正常需要时间,所有病人开始时治疗应频,大多数至少需一周一次;失调严重者,次数可增多。每周一次或更多治疗需持续多久,应根据临床视病人健康恢复情况而定。一般在开始治疗6-8周内,一旦出现积极变化而且稳定持续,治疗间隔可延长至10天一次,继而2周一次,以后间隔时间逐渐拉长至2个月一次,继而适当予以季节性治疗。
病人自己将参与治疗间隔时间。初期他们可能跟自身气血不够协调,尚不能察觉自身变化。但随着治疗深入,其自我意识能力提高,几次治疗后,会发现何时自己精力减退,间隔时间是否可以拉长。有时病人需要更频繁的治疗,因其正经历生活变故或面临危机。其他情况下,间隔时间可更长。
在治疗大约2个月一次时,病人还愿继续治疗多久,取决于其如何看待治疗。一些人视治疗为经历人生转变之支持,那五行阵就将伴随其一生成长之旅;而另一些人,认为治疗可助其恢复平衡,或解决某具体症状或问题,那治疗即为一有限之过程,一旦目的达到,它们会停止治疗。
一下指南可帮助我们判断治疗间隔。最佳间隔时间由以下因素决定:
经治疗后平衡恢复的程度
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越重,治疗越频繁;病情不重者,治疗1个月一次,甚至一开始1周一次,也能好转。
在生活波动时期,无论病人是否要求一直得到治疗支持——无论有无疗效,我们均需判断:应当鼓励病人自己对生活的这些变化负责,还是给予必不可少的支持。
六、病人在治疗中的角色
治疗欲成功,病人必须付出同等努力。可以不同方式表达,最通常者为直接给予我们报仇,这可成为一强有力之激励,促使其与医生认真配合。正如常常所见,那些我们给予治疗费折扣之病人, 往往最不投入。
因此,治疗一开始便同病人约法三章很重要,可包括以下它们必须接受的条件:
准时前来
每次治疗后付事先同意的、合理的诊治费
如取消治疗而未事先通知,或病人没能前来都要付费
为协助治疗成功,愿遵守医嘱改变生活方式
如实汇报饮酒、吸烟和(有无)吸毒情况
治疗前、后24小时内不可饮酒
接受医生决定并要求的次数
同意接受医生选择的治疗方式(例如,针病情需要的穴位,施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