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燕赵大地行之五十四 张家口篇之十四 宣化(5)拱极楼

在镇朔楼上,远远望去,在一条中轴线上南端,还有一座城楼,李总编辑说,那个楼叫拱极楼,咱们下镇极楼后,就去拱极楼,先把宣化的现存的古城楼参观了。

下了镇朔楼,让司机把车开到拱极门外等我们,我与李总编辑沿着步行街走过去,步行街比较宽阔,青砖铺地,两侧均是1980年后复修的店铺林立,古色古香的商户,白天行人并不太多,据说步行街晚上夜市很热闹……

行步20分钟,我们来到拱极楼,登上城楼上,李总编辑介绍说,拱极楼又称著耕楼,又名昌平门,为什么叫著耕楼呢?这是明实行团种法而得名,团种法就是屯田法,是明太祖朱元璋实行的民兵合一的政策,要戍卒三分防守,七分务农耕田,以减轻明廷戍边负担。明宪宗下诏在宣仙昌平门楼内立碑效法先皇,得名"著耕楼"。是宣化的南大门。清同治年间改称拱极楼,意为拱卫神系,保卫北方边境,阻挡外来侵略。

拱极楼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至1424年),重修于清雍正年间,连城墙高24米,楼体建筑是面阔七间二层歇山顶式。城楼上有三通石碑,记录了拱极楼和宣化古城的历史。这个城门是宣化的南门楼,在明代是抵御蒙古入侵的重要城门,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军俘虏,倾国之兵50万全军覆灭,也先押着朱祁镇到宣化扣关,一时宣化军民人心浮动,此时此刻,驻守宣化的副将罗亨信,仗剑坐于南城门中,严令"出城者斩"。从而使宣化城军民得以保全。

拱极楼正面匾额,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阎廷弼所书。城门上"昌平门"保持原状为万历十八年巡抚宣府都察院右都御史郭四维,镇守宣府总兵官都督李迎恩……孟夏吉旦立。楼北檐下匾额上书“著耕楼"。

拱极楼与府城内的清远楼(钟楼)、镇朔楼(鼓楼)不同,他是连着宣化府城墙的,是古城墙的南门,高24米,下有南北走向的券洞、瓮城、箭楼,外侧月城、关城,东西马道……是七座城门中形制最高,防御力最强的一座。原来的拱极楼大气、雄伟,是宣化人民的骄傲。

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古城墙遭到拆除,原本24华里的古城墙及其连在一起的东西与道、瓮城、箭楼,外侧的月城、关城等都没有逃过被拆除的厄运,只剩下孤独拱极楼矗立在这里,京西第一府的完整风貌消失了。这是宣化历史上一个巨大的遗憾!

现在的拱极楼像一位老人,它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看着了王朝的兴衰。讲述着宣化的故事。

感慨云:八百里长城飞来眼底,拱极楼头,喜宣府关山相连。看东翰神京,西连三晋,北控蒙疆,南翔燕赵,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清远钟声,凭栏处朔风渐起;更桑烟幡旌,点缀些古道长桥,莫孤负四围莜麦,万项龙珠,九曲洋河,三春弱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间滚滚英雄谁在?想秦封上谷,汉袭匈奴,辽割幽燕,明镇九边,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叹燕然功碑,却零落寻常巷陌;泣无限江山,都送与偏镇张垣。只赢得几处霓虹,半湖秋水,两行惊雁,一枕清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宣化  宣化词条  燕赵  燕赵词条  张家口  张家口词条  大地  大地词条  
热评

 浮躁(浮躁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当今社会的人情绪普遍低落压抑,看不到七八十年代的那种朝气蓬勃,那种热情洋溢的笑容,走在街上放眼望去,一个个神情凝重,表情漠然,整个社会都很浮躁。当然,这里面的原...(展开)

热评

 【歌词】RAILROAD / 歌...

岡本玲 - Railroad Star作詞:REI作曲:原一博賴潤誠制作長いトンネル 抜けたらそこには 何かが あるのかな?下校チャイムが 鳴る頃一人気が付い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