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霍启刚郭晶晶热搜背后,令人泪目的史诗级家国篇章

“回首往事,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文 | 华商韬略

“霍启刚笑得好开心”。

昨(9月23日)晚,作为中国香港代表团团长的霍启刚,带队进入亚运会会场时的笑容,成为许多传媒关注的焦点,他和妻子亚运会执旗手郭晶晶双双闪耀亚运会场更是火速登上热搜。

热搜背后,是香港新生代深深的家国情怀,更是史诗级爱国者霍英东的薪火延续。

【01】

“如果人生的满分是100分,我要给自己打100多分。”

这是霍启刚的爷爷霍英东的自我评价。

在香港同代华人富豪中,霍英东是出身“最苦”的一个。他1923年出生于一条2米多长的舢板上,一家7口全在这条舢板上生活。

7岁那年,霍英东失去了父亲和兄长,他说自己从未想明白,为什么生活会如此决绝。

从上岸流浪到经历日军铁蹄,黑暗的日子仿佛永夜般没有尽头,霍英东偶尔会想: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命运就是这样。

他一度一事无成,干了7份工作全被辞退。直到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黑暗褪去,这个水上孩子才迎来曙光。此后,香港从小渔村发展成为东方之珠,期间大事件里几乎都有他的身影。

货运买卖、拍卖日军遗留物资、出海打捞“海草”、打破英美封锁线向内地运送物资……年纪轻轻的霍英东,以一往无前的狠劲闯出了一片天。值得一提的是,他给大陆运送过很多物资,但从来没有如谣言般运送过军火。

后人总结称他在每个行业的发挥都堪称独到,是个标准的经商天才。霍英东自言从未负过人,凡是和他有过合作、对他有过帮助的人,后来都有钱赚。朋友有困难、要救急,只要他能帮得上,一定责无旁贷。

如此到了1953年,霍英东迎来了令他一跃成为香港巨贾的买卖——地产。整个五六十年代,他以“气势如虹,雄傲港九”、华商第一人的姿态引领香港地产与建筑行业。期间,霍英东首创“卖楼花”(商品房预售),为全球地产行业贡献了一次经典的创新。

1955年初,英姿勃发的霍英东在铜锣湾建成了当时香港的最高建筑——蟾宫大厦,自己住在顶层。站在全香港“最高”的地方,霍英东百感交集。这个舢板上出生的孩子,从未想过自己会在短时间内站上这样的高度。

香港正经历史无前例的变化,记忆中的小渔村,正蜕变成为世界级的贸易和金融中心。高楼大厦取代曾经的小船,成了香港的新标志,而全港最高的一栋楼,就在自己脚下。

在“卖楼花”引领的地产狂潮中,霍英东攒下近2000万身家,当时香港的中英商人中,有如此家财者屈指可数。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名利双收的霍英东,却在不久卷入时局的“阴谋”,迎来人生中最严重、最持久的一次打击。

因为这次打击,他在人生的第一个高点上黯然淡出,就此与香港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黄金时间擦身而过。

【02】

蟾宫大厦在建期间,突然出现了许多霍英东的负面消息,包括他曾向内地走私物资、贩卖军火等,这些诽谤信息至今仍在流传。

霍英东逐渐意识到,流言并非不胫而走,其背后有力量在推动。他回忆认为,力量来自两方面:一是港英政府因为朝鲜战争时期与大陆的贸易往来对他“有意见”,二是一些传统地产商对于他这位后起之秀的“羡慕嫉妒恨”。

这些传闻对霍英东的影响很大。此前,他天不怕地不怕,但之后却愈发谨慎,事业也受到波及。时局左右了他的一系列选择和决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霍英东决定慢慢淡出香港商界。

“在香港,没有哪一个富豪在发家后,像我一样如履薄冰地生存,在处理与港英当局的问题上,就像是走钢丝、险象环生。”霍英东曾回忆。

谣言影响了霍英东的决策,但并不能动摇其巨商的地位,因为霍英东当时的影响力已经大到地产界、甚至港英政府都离不开他。香港金融、地产波动期间,救急的港商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全香港只有霍英东一个人能救你”。

为了香港的发展,霍英东做了几十年不赚钱的海沙生意,只因没有海沙,香港不会在短期内出现高楼大厦林立的景象。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在市政工程方面,港英政府找不到比霍英东更合适的合作对象,《文汇报》因此称霍英东是香港最具影响力的实业家。

几乎所有生意伙伴都称霍英东为人无可挑剔。出于影响力和“不负人”的原则,霍英东相继进入不少产业,其中就包括他从未想要涉足的博彩。

他在因缘际会之下帮助何鸿燊成为澳门“赌王”,兢兢业业兑现“成就澳门”的承诺,以大毅力完成了葡萄牙人400年没做成的事情——建设现代化港口。

▲霍英东(右一)和何鸿燊(左一)

对于这一点,霍英东非常自豪,很少自夸的他甚至曾说:“没有我当日开通外港码头,所有澳门的一切都是假的。”

虽然鼎力澳门的发展,但霍英东从未干涉赌场生意,还将投资分得的澳娱股份全部捐给了基金会,在当时,这些股权的价值就超过100亿人民币。

【03】

朝鲜战争后,霍英东时刻关注大陆的局势。上世纪60年代初,他和新华社驻香港的人员成为好朋友,虽然港英政府给的压力越来越大,但霍英东始终谨小慎微地维持着这段联系。

1964年,霍英东受邀参加国庆15周年大典,为了缓解内地的粮食压力、避开香港移民局记录,他背着大大的行囊辗转了几十个小时。

那一年,霍英东第一次到北京,高规格的礼遇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虽然全程秘密进行,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从北京返港后,霍英东的压力终于从流言缠身上升为实质性的压迫。

港英政府开始对霍英东展开全面“歧视”,不仅他中标的地收回不卖,其旗下的星光行也被加入“黑名单”,通过断电话的方式逼迫霍英东卖出。

黑幕之下,星光行最终以成本价交易给了英资地产公司,霍英东拿到手的只有一张欠条。一栋大楼换一张欠条,对于霍英东而言,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耻辱。

接连的打击和压迫间,霍英东至少损失了过百亿港币,他明白,由于当局的“政治歧视”,自己很难再有大作为。

▲左起:赵世曾、冯景禧、李嘉诚、霍英东、郭炳湘、陈曾寿

尽管仍是资金最为充裕的地产商之一、尽管长期看好香港的未来,但霍英东决定放手,彻底淡出。他离开后,郭得胜、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崛起成为中流砥柱,开始了新一轮的风云际会。

【04】

1964年受邀观礼后,霍英东每年都到北京,还去各大革命老区,每次回港都带回大批东西,堆得满屋子都是。

不仅买工艺品,霍英东还引入国产电梯等物资,支持大陆企业发展。他回忆称:自己其实并不需要这些东西,他只是想通过消费,表达对大陆的支持。

彼时,中国还未改革开放,经济很封锁,“体育外交”成了霍英东率先实践爱国抱负的平台。霍英东是个体育迷,年近50的他见到偶像球王贝利时,仍旧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得手舞足蹈。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虽然返回联合国,但大陆在国际上没什么体育空间。

实际上,那时候的体育问题就是政治问题,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合法席位,承认席位就是承认政权。

为了恢复中国在各项国际体育组织中应有的地位,霍英东到各种国际赛事中奔走呼吁,不遗余力。他一边和反对者们辩论,一边搭建关系网。几年间,中国获得国际羽联、足联、篮联等席位的背后,都有霍英东的身影。

席位的获取并不是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国家的力量和外交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解决问题需要个体去推动,处理不可避免的矛盾和纠纷,霍英东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为了应对各种麻烦、危机,霍英东父子使出了浑身解数。这些还是次要的,霍英东还因此遭遇多次“生命威胁”。

【05】

霍英东并没有因此退却。

1984年,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他不顾威胁,带着全家人一起前往美国洛杉矶。

在那里,他见证了许海峰、李宁一战封神。

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升起时,霍英东情难自已,他回忆称: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之一。

奥运会期间,霍英东特别情绪化,中国选手输了比赛,他连饭都吃不下。家人觉得霍英东有点“过”了,但是他说:港英政府统治下发家的人,那种民族感情,其他人恐怕理解不了。

从洛杉矶归来后,霍英东随即捐出一亿港币,作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基金。

后来,凡是大大小小的国际比赛,他都带头捐钱。北京申办亚运会成功,他捐建了亚运村的游泳馆;为了配合亚运会的组织工作,他又兴建了北京贵宾楼。

亚运会期间,霍英东非常兴奋,在北京,他看到了一个干净、礼貌、井然有序的城市,国家形象非常好。赛事结束时,霍英东爆发强烈愿望:中国一定要举办一次奥运会。

这成了他晚年最大的愿望。

为了配合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霍英东再一次全球奔走,通过自己的关系和声望“拉票”。他多次私人宴请萨马兰奇,又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捐钱在瑞士洛桑兴建奥林匹克博物馆。

同时,霍英东还宣布,如果北京申办成功,他将捐资至少10亿兴建一座可容纳10万人的奥运主会场。

▲霍英东和萨马兰奇

可惜,霍英东的努力没能一蹴而就,北京以一票之差不敌悉尼,痛失2000年主办权。

宣布结果后,霍英东极度失落,见惯大风大浪的他甚至连夜搬出了原先的酒店,因为他不知道见到中国奥组委人员该说些什么。

一些陪同的老朋友看他不对劲,甚至连夜跟着他,怕他会出什么问题。

这次申办失败后,因为身体原因(淋巴癌),霍英东逐渐放下了体育大使的工作,将体育重任交给了长子霍震霆,但他仍然长期关注和支持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到他去世,已累计为祖国体育事业捐资10多亿人民币。

2001年,在香港家中的霍英东知道北京成功申办2008奥运会的消息后,已经78岁的他,激动得一言不发,直接跑到泳池游了一圈。

2008年的场馆中,水立方是唯一接受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捐赠建设的奥运场馆,其中最大的一笔捐赠即来自霍英东。

【06】

为中国体育出钱出力、不断奔走的霍英东,在内地的经济发展史上也留下了身先士卒的贡献。

中国人讲究认祖归宗,1978年夏天,霍英东带着全家老小,第一次回到祖籍地广东番禺。内地方很重视,出动了代表最高礼遇的红旗牌轿车接送,路上还有人夹道欢迎。

霍英东心中满是骄傲,但一路走过,他又很惆怅。番禺全是破旧的茅屋和低矮的平房,霍英东想:家乡还很落后,同胞们仍在受苦。回乡期间,儿媳问接待的姑娘哪里有洗手间,对方二话不说端来一盆热水:可以洗手啦!家里人都乐了起来,霍英东却笑不出来,心里堵得慌。

回去之后,霍英东立刻捐钱给番禺建了一座园林式、占地6万平米的宾馆。但捐完他又觉得:捐点钱算什么呢?捐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地方的落后,我要回家乡、回内地投资,以实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时,改革开放政策刚刚提出,外商投资内地的先例是零,霍英东成了第一个投资内地的港澳商人。

他的第一个项目是在中山建酒店,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外商投资项目。

在当时什么问题都上纲上线的背景下,投资酒店也不好做,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顾虑:涉外旅游酒店会有精神污染吗?内地东西会不会被吃光吃贵?宾馆耗电大,影响群众用电怎么办?

霍英东不怕亏本,他的计划是即便全亏了,就当是又一次捐资。但也有怕的地方,他担心改革开放遇到阻力,国家的经济再度停步,牵涉外资的人也受到“批判”——在时局中如履薄冰近20年的他,最担心的就是这类事情。

1979年,北京首都机场出现了一幅名为《生命赞歌》、表现少数民族欢度泼水节的壁画。霍英东每次到北京都要看看这幅画还在不在,“如果在,我心里就比较踏实”。

【07】

中山温泉酒店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山、改变了国内酒店业/建筑业的革新,甚至改变了“制度”。

当时,人心涣散,很多人都没心思干活,时任国家旅游局长曾告诉霍英东,他们想在长城建一个厕所,但提了10年都没有建成。

霍英东决定以破釜沉舟的方式给相关人士以刺激。“我就是希望调动全县、全省的力量,有了期限,才能有凭有据要求各方按规定和时间办事情。比如设备运到了内地,但是没有按照规定时间运到中山,那肯定是有部门疏漏。”

霍英东是个生意人,没能力改变太多。但是他觉得情况不该如此:中国人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很成功,留在内地的都是精英,没有理由搞不好。

宾馆建成后,到中山旅游的人大增,有时候一下子涌入几千人,物资供应很紧张。有老百姓反应:开这些酒店有什么用?电用完了,东西吃贵了,每天那么多人,除了大小便,什么都没留下来。

经济改革之初,新旧理念交汇,很多事情很难理清。有人当面指责霍英东,称他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糟粕。这件事还被拿到全国政协会议上、当着霍英东的面讨论,场面一度很紧张。

一座酒店给霍英东带来了很多顾虑,他怕犯错误、怕牵累到别人。思前想后,霍英东才想清楚:大的方向上面自有定夺,我的出发点不过是想做一件对国家、对家乡有益的事情,希望探索出可供别人参考的模式,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腾飞,对于中国而言就是一条勇往直前的路。在这条路上,中山温泉宾馆只能算是一块小小的路基,但其重要性却显而易见——那是大陆“关闭”多年以后,向外敞开的第一扇门。

【08】

敲定温泉宾馆的同时,霍英东又筹办了投资内地的第二项工程。当时中国提出八大中外合资酒店的计划,以此向海外投资者昭示推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和诚意。1979年,霍英东投资2亿,兴建了34层高的广州白天鹅酒店。

白天鹅是一项更大的工程,这项工程遇到的问题很多。服务员穿尼龙短袜是意识形态问题、填湖施工是“异想天开”……人事制度、财会制度、保安制度,什么都得改革,由于没有先例参考,哪些变化合理、哪些变化不行,霍英东心里没底,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酒店建成后,成了第一家对群众开放的高级宾馆,广州市民蜂拥而来,差点把大门挤倒。因为拥挤,当天晚上被踩掉、留在酒店的鞋就有一大筐,游客一天用掉了几百卷的手纸。

霍英东很兴奋,他希望全广州的人都来,全国的人都来,看看什么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什么是新事物。

那个年代的物资匮乏程度是现在人难以想象的。改革开放之前,国内一穷二白,霍英东到一些高级干部的家里做客,看到其衣柜里就一套衣服,家里连酒杯都没有。每年广交会时,有几千人到广州,食物、用水、用电,都得做计划报给中央,由上面统一调配。

霍英东希望让国人看到发展经济所带来的变化,那期间,什么有利于经济发展,他就捐什么。比如在广州清平,他看见有人进行物品买卖,马上找广州政府捐建了一座天桥。

落成后的白天鹅成了大陆首批3家五星级酒店之一,英国女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老布什等都曾下榻于此。尼克松还在留言簿上写道:我曾经住过美国和全世界许多酒店的总统套间,我认为没有一间能够超过白天鹅宾馆。

【09】

白天鹅对于霍英东而言像是一场战役,他从未如此疲惫。八大涉外酒店中,其他酒店都是多家财团一起参与,只有白天鹅是霍英东孤军奋战。

酒店于1983年开张后,霍英东突然病倒,经查罹患淋巴癌。在新华社一位朋友的建议下,他选择到北京医治,一年多治疗期间,霍英东的病情一直相对稳定,直至后来摆脱病魔的侵蚀,因此,他将新华社的这位朋友视为救命恩人。

期间,霍英东经常躺在床上思考人生。他从贫苦中挣扎过来,而立之年便创下巨大财富,又在时局的压迫下步步惊心。几十年间,见惯了风风雨雨,到了卧病的年纪,他已经什么都看淡了。

霍英东当时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再多看看改革开放的成果,看到国民真正富裕起来。治病期间,他宣布出资10亿港币成立霍英东基金会,不久后又创立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1984年10月1日,身体逐渐康复的霍英东,应邀参加国庆35周年纪念日庆祝仪式。

第一次站上城楼观礼的他,当被记者问及有何感想时,一时不知说什么,眼泪哗哗直淌。

按照霍英东后来的自述,他一辈子也没哭过几回。长子霍震霆结婚时,霍英东因为母亲没能坚持到这一刻,伤心了很长时间,却也没有流泪。但在观礼台上,他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直至痛哭流涕。

霍英东当时的脑子里就像幻灯片一下飞速闪过一幅幅画面,他想起了番禺路边的茅屋、想起了在国际体育会议中的一次次辩论、想起了不久前洛杉矶奥运会上的国旗国歌……国家正发生巨大变化,祖国正走向富强,霍英东一时感慨万千。

这段往事,霍英东只在自传中提及,他觉得哭这件事有点丢人。

【10】

因为巨大贡献,霍英东成了第一个在全国政协、全国人大这两个国家机构任职的香港人之一,也是香港首位全国人大常委。香港回归时,他近距离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英国在香港超过150年的统治宣告终结。

那一刻,霍英东热血沸腾,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并且生存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

当时曾有评论认为,香港回归后,拥有财力、实力和政治关系的霍英东将成为商界的最大赢家,但霍英东却没有像曾经那样在商界大开大合。

多年后,其长孙霍启刚透露了个中缘由:“爷爷总是告诉我们,一定要做实实在在的东西,炒股票、炒楼都是害人的事情。饼就那么大,你吃太多,别人就没有了。虽然当时他做什么生意都行,但那个时候,挣钱已经不是他的目标。”

霍英东曾有很多挣钱的机会。开发海南时,他答应出资并且包揽了三亚市亚龙湾区域。合约签完后,海南地价疯长,炒地皮的发展商前赴后继,亚龙湾这一黄金宝地成了各路人马觊觎的目标。

按照签约时的价格,霍英东的收益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因种种原因,先前签订的合约最终取消,霍英东一口应下,并没有将这笔损失放在心上。

霍英东希望他在内地的投资能直指伟大目标,遵循着这一理念,他将晚年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家乡广州番禺的南沙岛。

1988年,霍英东捐建的洛溪大桥通车,打通了广州前往南沙的通路,霍英东正式提出开发南沙,此后的时间里,他到访南沙近千次。

霍英东希望将南沙发展成为“小香港”,一座以深水港为中心,交通运输、工业加工、旅游服务综合发展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外界并不清楚霍家在南沙岛一共投了多少钱,但毫无疑问,他彻底改变了这个曾经的滩涂,按照其规划,南沙正向着现代化综合城市大步迈进。

不过,霍英东在南沙的投资并非一帆风顺,他曾言:外界认为我这样的人,在内地投资一定是事事顺利,其实不然,很多意想不到的阻滞,令人感到无奈,我甚至有时感到无力。

霍英东在南沙筚路蓝缕的同时,当地政府借助其打下的基础,申请成立开发区,1993年4月,梁柏楠成为南沙开发区第一任党委书记,5年后升任番禺区委书记。10年间,梁柏楠依靠南沙的政绩不断升迁,而真正的贡献者霍英东却遭受百般刁难。

而所有这些事,直至2004年梁柏楠因受贿罪入狱后,才由霍英东基金会的律师对外透露。这意味着,霍英东已经“默默”被敲诈了十几年。

霍英东曾评价自己说:“别人负我,我也是默然处之、逆来顺受。拿得起、放得下、输得起、愿吃亏。”他不仅吃金钱的亏,也吃名誉的亏。

他曾捐款1000万建设洛溪大桥,该桥建成后收取过桥费,霍英东的名字在“过桥费”的名单里。但霍英东捐桥纯粹是为了支持家乡建设,根本没想过收取分毫,甚至压根儿不知道这件事。事情曝光后,他一度非常难过。

无论是早年间在香港做生意,还是来内地进行投资,霍英东都谨小慎微,能忍则忍。他的处世原则是:宁愿保持沉默,但一旦出来讲话,就得讲真话、实话,不能昧着良知说大话。

霍英东虽然从未指名道姓揭发某些事件,但他的爱国心并不盲目,曾多次批评内地存在的一些现象,其出发点只有一个:希望经济环境能够不断完善,希望中国更加强大。

【11】

霍英东信奉“公道在人心”,他曾说:“体育有裁判和规则来限定,做生意和体育看似不一样,做实际上,规则都在自己的心里。”

霍英东是一个很遵从“自我规则”的人,他一生创立了大大小小数百个公司,没有一家上市。他给后辈定下规矩:除长房外,其他子女不得从商从政。

2006年10月28日,霍英东因病在北京逝世。有评论称,霍英东在“国葬”的级别中告别。

逝世前,霍英东曾总结自己的人生,称“回首往事,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如果人生的满分是100分,他要给自己打100多分。

霍英东或许仍有遗憾:他没能等到北京奥运会开幕,没有等到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正式揭牌。不过相较其恢弘的一生,这样的遗憾无关紧要。

他伴随着香港的海风出生,在“国葬”的礼遇中离世。前半生,他推动香港从小渔村蜕变为矗立亚洲的东方之珠;后半生,他倾注心血“唤醒”东方雄狮;这之后,他的名字被写入史册。

长期以来,霍英东的下一代,从长子霍震霆到长孙霍启刚,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从北京亚运会到杭州亚运会,从体育到经济到方方面面,也充分继承其志向与精神,贡献卓越,备受好评。

此次杭州亚运会,霍家可谓是全家出动,此前已是中国香港体育协会副会长的霍启刚,担任了中国香港亚运代表团团长,霍启刚的妻子郭晶晶是亚运会执旗手,霍启刚的父亲,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霍震霆也亲自到场打气助威。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家国  家国词条  郭晶晶  郭晶晶词条  史诗  史诗词条  篇章  篇章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热评

 过度追求完美,是我们苦恼的根源

五月,草木萌发,万物生长,繁花似锦。小区楼下也出现了好些花,开得很是灿烂。最近几个月都闷在家,几乎没出去玩过。我想近距离观赏这些花,老公却说:这一看就是假花,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