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尚美之道,千古之风。
穿丝衣、带玉器、扎发髻……
你知道吗,4000年前
就走在了“时尚前沿”!
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翻开 《上海之本——马桥文化》 系列读本,一起穿越时空,聆听4000年前妈妈们的“美丽心得”,看看她们是如何梳妆打扮的。
善用工具
织而衣之
在你的印象中,马桥先民的穿着是怎样的?是原生态的手作虎皮裙?还是清凉绿意树皮衣? 其实,4000年前,追求质感的妈妈们是不会忍受穿着这些原料粗糙、没有设计感的衣物的,她们早早地用上了纺织技术,走上了“设计大师”之路。
葛藤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追求精致的马桥先民用衣着展现个性,她们的 衣料来源不仅有韧皮类植物纤维麻、葛等,还育蚕缫丝。 马桥先民运用在当时已经比较成熟的纺织技术,织而衣之。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种工具——“纺轮”。 马桥文化的陶器中有一种特殊的器物,称为“纺轮” ,就是当时纺织常用的一种工具,它有长方形、梯形、馒头形、算珠形等多种形态,能够织出粗细不同的织线。使用时,人手用力转动纺轮,纺轮的重力和旋转使纤维牵伸和加捻的力不断沿着与纺轮垂直的方向(即纺杆的方向)向上传递,纤维不断被牵伸加捻,当纺轮停止转动时,将加捻过的纱缠绕在缚杆上即“纺纱”。
纺轮及其使用示意图
此外, 蚕丝也是马桥先民制作衣裳的原料。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第一次发掘时,出土了一批服装,用料为桑蚕丝。丝织物光泽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爽丰满,吸湿透气,它的出现,让衣物更为柔软亲肤,使马桥先民衣物质感进一步提高。虽然,关于丝织品的年代还有些争议,但是钱山漾遗址的发现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利用丝绸织品的重要实证。
蚕 丝
如今,商场里随时可以买到各种质地、各种款式的服饰。但对于马桥先民而言,想穿上舒适整洁的衣物并不容易,在生产力低下的当时,织一匹麻布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一丝一线都得来不易。因此,马桥先民们对衣物也格外珍惜。 衣物制作,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蔽体驱寒所需,更是爱美之心的体现。
饰品在手
颜值我有
除了衣物, 4000年前的妈妈们还十分钟爱饰品。 都说变美要“从头开始”,利落的发型需要发饰的辅助。在马桥文化遗址中曾发现过少量骨笄,也就是发簪。
马桥文化饰品
江苏苏州绰墩遗址曾经出土过2件骨笄,一件呈黄褐色,由动物胫骨加工制成,两面均磨平,侧边还保留原有管状弧面,头端磨成扁尖,尾端斩平,长21.5厘米、宽1.1厘米、厚0.3厘米。另一件尾部残缺,头部磨尖,横断面呈椭圆形,残长7.5厘米、宽0.7厘米、厚0.4厘米。马桥遗址中曾出土几件骨器,发掘者称之为骨锥,疑似也可能为骨笄。
”
为了装扮自己,马桥先民还制作了一些饰件,主要取材于生产活动中所获骨料、玉石等,经过选择和加工制成。考古发掘中,骨珠、绿松石珠子、玉器等都是重要的装饰品。 别看这些装饰品都很简单,在没有现代化机器的马桥文化时期,做出来可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
”
从少量的出土遗物线索来看, 梳妆打扮、束发施笄、佩戴装饰品已成为当时马桥先民起居生活的一项内容, 反映了原始先民朴素的爱美情感。
从衣物到饰品
从纺织工具到手工制作
不难看出
这些衣物饰品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要素之一
也是一个时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追寻马桥文化,道阻且长
厚植文化自信,行则将至
让我们沿着“妈妈们”的足迹
一步一步走出更美的新姿态
一点一滴创造更好的新生活
供稿: 马腾 平
转录编辑:林心怡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