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我国的一些城市就陆续公布了养老金要确定上涨的消息,这其实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从2005年开始,国家层面就在着重上涨养老金的最低发放基数,从公式来看,这是计算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必不可少的因素。截止2022年这一基数已经连续上涨了18个年头,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全国范围内的通货膨胀速度是愈来愈快,今年养老金上涨也就成为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虽然有这样的心理预期,但养老金的涨幅究竟是多少,国家和地方上都没有明确规定。越是这样人们对养老金的涨幅究竟能达到多少这件事,就越是好奇,毕竟绝大多数老人申请办理退休手续之后,唯一规定的经济来源,就只有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了。养老金究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涨多少,事关未来个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这一点是普遍情况。
有人说今年全国范围内的养老金涨幅,有望达到4%,而且月养老金收入低于3000元的能多涨、高于4000元的涨的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首先可以告诉大家一点,那就是这样的说法并不确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探索其中的前因后果——
首先结合以往的种种现实情况看,今年养老金涨幅达到3.5%这一水平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4%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去年我国的养老金涨幅为4%,但近两年的养老金降幅大概为零点五个百分点,照此趋势发展今年养老金涨幅为3.5%还是比较合理的;另一方面受到之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如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轻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60岁以上人口数量的激增,近些年我国即将迎来新一轮的退休潮。相应的养老金发放压力就会逐步增加,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之下,有关部门即便想给大家多涨养老金,也难以实现这样的目标。
其次养老金涨幅按照人们的养老金水平确定,比如说给养老金收入低于3000元的人多涨、高于4000元的人多涨,也是不太现实的。根据一直以来的情况看,我国养老金调整遵循“3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是定额调整,同一地区的所有退休人员,都上涨一样的额度,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第二步是倾斜调整,主要倾斜的是高龄老人等等,很好的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第三步是挂钩调整,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的人,未来可享受的养老金待遇越好,这是激发起人们缴纳养老保险热情的关键所在,给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分配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
以上提到的这3步缺一不可,如果突然按照养老金水平确定养老金的涨幅,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这极其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