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成为科幻迷与二次元粉在这个春节最大的纠结。
杀青两年后,《三体》电视剧版终于迈入开播这一步,并于 1 月 15 日晚间台网同步上线。
开播不久后,#三体##三体赢麻了#等词条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榜。
据该剧官方微博,该剧上线1小时,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突破2.5万,成为腾讯视频开播热度最快破2万剧集,打破腾讯视频剧集首日热度值纪录。
对于有不少观众吐槽第一集节奏太快,剪辑比较碎,对没看过书的人不友好。
原著党看的津津有味,但其他观众就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事实上,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一个月前开播的《三体》动画上。
只不过,那时候,大家都认为改编过度,导致口碑暴跌。
真的是众口难调……
2022年12月中旬,由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国产动画《三体》日前开播,上线首日播放量就突破1亿,追番量也突破了600万,喜提全网热搜超过100个,迅速成为年度现象级国产动画之一。
“特效投资过亿”“历时5年打造”“B站量级最大的动画项目” ,这些还未开播就被打上的标签,足以见得《三体》动画的分量。
然而,形势很快逆转。
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三体》动画在豆瓣评价人数已超过10万,评分方面则是岌岌可危,马上就要跌破5分了,分数非常的低。
有媒体还以《三体动画版差评率超80% 但却赚了6个亿》,对此进行点名。
“原著粉”认为改编过大,丢失了灵魂。
未看过原著的观众则表示,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
也有观众吐槽,动画人物建模丑,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种种争议都反映出该动画的制作方仍然有不小的改进空间。
此次动画版上映,更让承制方艺画开天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原本想以三体做敲门砖,奠定“中国漫威”的起步,可艺画开天似乎起手就拿了个差评,怎么破?
对此,《商学院》杂志记者王倩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改编永远都只会得到差评,除非从没看过原著且好评的受众数量比原著党多上百倍。
显然,三体作为情怀收割机,无法调和。
如何把握原著和改编的分寸,一直都是一个难题。
出品方B站副总裁张圣晏表示:“《三体》是一部小说,是文学作品,它在影像化的过程中肯定需要一定改编,进行内容填充和形象塑造,这都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内容。”
艺画开天副总裁吴林凡则表示,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主要做了填充和梳理工作,将原著中基于科学的想象用动画呈现出来,梳理成适合影视剧呈现的结构。
然而,《三体》动画直接从《三体2:黑暗森林》开始切入,跳过了第一部的背景叙述,失分不少。
愚以为,《三体》动画的思路,是在原著故事树下,通过创造一些适合影视、动漫呈现的内容,形成主线故事的有机串联,让文本和影视的转换变得更柔和,而不是过度演义、变成一个新故事。
唯有如此,原著党才会在印证已知故事时,又收获更多和原著精神内容一致的新内容,产生浓郁兴趣和追更欲望。
只是,这个思路最终在实际操作中走样了。
不同于电视剧和电影,在IP改编成动漫时,本身难度表现也不一样。
动漫较之影视而言,可以更加天马行空和完美呈现原著的更多“幻想”,这就需要制作人员真正理解原著来达成粉丝的“最终幻想”,同时增加衔接原著上下文的新内容时,尽可能在夸张的视觉表达同时,不跳脱出原著的故事范围。
艺画开天确实做了尝试,例如"粒子对撞"这一场景,虽然在原著中寥寥数语,但是在动画中却详细地向观众展示了粒子太空对撞的经典场景。
据了解,艺画开天方面准备了7个版本,积累了12万字的相关笔记,并向专业的学术团队求证其实现的可能性。
但这种尝试过于偏离故事主干,就难免变味成了一种无聊的炫技。
此外,动画中的中国元素,也是过分炫技而造成了一种疏离感。
例如,很多主角的生活场景都复刻了现实生活的元素,危机纪元更是仿佛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城市风光。
但这种被动画团队给予的不清不楚的蒸汽朋克和超现实主义结合的风景,和三体受众普遍习惯的21世纪中的三体背景,大相径庭,进一步带来了和原著的割裂。
事实上,这种设定,更像为了海外传播而有意为之,就如许多西方电影里的中国风景那样,异化而过于陈年。
为何会如此,你懂的!
书乐以为,即使是带有海外传播的意味,中国元素也可以通过服装、发型、中国独有的建筑、造像和其他内容,见缝插针的融入到动漫中,而非一定要回到1990年代。
同时,角色设计上还可以在语言、行为习惯中,将中国元素有机结合,形成对受众的自然传播。
可以用强烈的东方风格来打造环境、服饰,但又通过现代或未来话题,形成一定的“错位”,增强视觉呈现的冲击力、也避免视觉呈现时过于不熟悉。
此外,深层传播,还可以用西方熟悉的中国元素如熊猫、乒乓球等作为引子,逐步让海外观众通过熟悉的中国元素引发兴趣,渐进式的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内涵。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TMT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