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有个情节是主人公刘峰奋力拉陷入沼泽地的战友,结果却越陷越深,最后人被沼泽吞噬,令人惋惜。
刘峰试图挽救陷入沼泽地的战友
那么人在沼泽地为什么会越陷越深呢?遇到险情我们又该如何自救呢?
战友越陷越深
会陷人的那种沼泽地叫做流沙,它是一种特殊的非牛顿流体。
泥浆、水煤浆、陶瓷浆、纸浆、油漆均属于非牛顿流体。
这种特性的流体具有剪切增稠效应。
剪切增稠,也称为胀流性,是指体系粘度随着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加展现出个数量级增加的非牛顿流体行为
说人话就是:静止的时候,它看起来就是液体;一旦你大力扰动它了,它就成了固体。
这种性质,使得静止状况下,它是液体,一脚踩上去,轻松没过脚面。
然后惊慌之下,猛抽脚,脚面上的稀泥就忽然变得好像凝固的水泥一样,怎么拽都拉不出来。
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挣扎,只要一挣扎,抬左脚你就会把右脚往下插,抬右脚你又用力把左脚往下插,最终被埋进淤泥之下。
图片来源@b站黄校长vlog
此时你应该平躺,侧卧,或者趴下增大与沼泽面的接触面积,人体平均密度比泥水混合物要低,可以浮起来。
图片来源@b站黄校长vlog
然后,慢慢用手和脚推动身体,逐渐让泥沙松动,慢慢地抽脚。
注意千万要慢!急不得!
湖泊演变
湖泊是怎么演变成沼泽地的?
在气候湿润的地区,河水挟带着泥沙汇入湖泊,因为水面的突然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泥沙便在湖边沉积下来,形成浅滩。
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泊变得越来越浅。并且在湖水深浅的不同位置,各种水生植物逐渐繁殖起来。
它们不断生长、死亡,大量腐烂的残体,不断在湖底堆积,最终形成泥炭。
这也是为何大多数沼泽呈现黑色的原因。
随着湖底逐渐变浅,新的植物又出现,并从四周向湖心发展,湖泊变得越来越浅,越来越小。
当湖泊中的沉淀物增大到一定的限度时,原来水面宽广的湖泊就变成浅水汪汪、水草丛生的沼泽了。
河流沿岸的沼泽
低洼平原上的河流沿岸,在河水浅、流速慢的情况下,可以生长水草而逐渐演变成沼泽。
在沿海的低地,反复被海水淹没,海滩上杂草、芦苇丛生,也可形成盐沼泽。
有些高原、高山地区,由于冬季地面积雪,到次年春夏季节冰雪融化,地面积水,短草和苔藓植物杂生,也可形成沼泽。
说白了就是水流不干,走不掉再加上水生植物的蔓延死亡,慢慢演变成了吃人的沼泽地!
世界上除了南极还没有发现沼泽,其他地区均有沼泽地形。
遇到沼泽地地形,不要惊慌,理性的自救很关键!
我是@流体小博士,欢迎关注~
沼泽形成原因来源百度百科。
自救视频请点击文末蓝色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