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个万亿GDP城市,广州与佛山正迎来新一轮深度合作的契机。
每个月的大部分时间,华南师范大学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尹以安都要从广州往佛山跑。她牵头解决的LED半导体相关技术,预计将在位于佛山的广东汤姆逊厨卫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大健康产品上应用。
与此同时,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先进成形工艺与装备技术团队负责人、教授章争荣带领的技术团队,也在与同样位于佛山的广东樱奥厨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庆军,探讨下一个合作项目的内容。据樱奥厨具相关人士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就在今年上半年,该团队助力樱奥厨具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降本增效,随后公司再次递出“橄榄枝”。
在广佛之间,像尹以安、章争荣一样上演“双城记”的人才并不在少数,像汤姆逊、樱奥厨具一样受益于广佛两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企业更多。
今年8月16日发布的《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广佛将以城市功能对接耦合为核心,链接各大交通枢纽和发展平台,推动城镇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一区、三轴、一环”的空间格局。而从双链融合的角度,则提出推动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区域创新发展格局。
8月26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创新全域同城化体制机制。
这意味着,两地的经济、产业、人才的同城化更进一步。
“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进入关键期。作为全国同城化建设的标杆,在新发展逻辑下,广佛之间会如何上演新的同城故事?
“广州大脑”+“佛山制造”
广州、佛山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中心城区直线距离仅20公里,接壤地段长达197公里。
从2009年签署同城化框架协议至今,这两个万亿GDP城市,从民间往来到官方合作,从相互试探走向双向奔赴,从同城走向全域同城,再到均纳入广州都市圈,两地之间日益去边界化、发展要素流通更顺畅,逐步在交通互联、产业共建、环境共治、民生共享等领域。
“广佛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完整的都市圈,也是中国都市圈崛起的最好范本。”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曾在一个公开演讲中表示,全球化1.0版本,发生在全球产业链大爆发的交易经济时期,带来沿海城市大开放的胜利。而全球化的2.0版本是以IT产业为代表的交流经济的大爆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 超大城市发展也迎来了大爆发,具有明显通勤圈、大规模高密度人口、较强辐射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都市圈正在崛起。将佛山纳入其中的广州都市圈,正具备上述特征。
《2021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广佛两市间出行量174万人次,占湾区城市间出行总量的26%,远高于深圳与东莞20%、珠海与中山7%。
作为国内第一条城际地铁,广佛地铁的日均客流量早在2019年就突破了50万人次,一年内有将近2亿人次互访。
而广佛同城化的下一个目标,是到2025年总体GDP达到5万亿。
在产业和人才合作上,《规划》提出,两地将共建广佛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区,打造更利于广佛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深度融合、集聚发展的创新廊道和生态圈层;探索设立广佛科技合作专区,支持自贸区、全创区和自创区等先行先试政策在合作专区落地实施。
同时,广佛两地将共建“广佛制造业人才走廊”,推动成立制造业人才创新联盟,互认海外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将佛山市有关高层次人才标准纳入广州市人才绿卡申领条件。
这将带来广州与佛山的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的进一步加深。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双链融合”主要有产学研合作、项目孵化、揭榜挂帅和联盟四种实施路径,“广州大脑”+“佛山制造”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广佛两地“双链融合”的主要方式。
以樱奥厨具为例,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樱奥厨具是国内专业生产不锈钢水槽和不锈钢水龙头的大型厂商之一。但在过去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该公司的新产品从开料到生产基本都是靠技术工人的经验操作。
引入广东工业大学的软件后,整个开发周期从原来的3-4个月缩减到了45-50天,材料利用率提高了15%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场价值,每个月可以节约约150万元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技术工人得以重塑理论体系、思维模式,为下一步的产品开发打下基础。
广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另一个观察“窗口”,是2018年落户在佛山顺德的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其通过“科学家+企业家+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模式,汇聚产业、企业、机构、政府等多方力量和资源参与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在园企业数量超过60家,绝大多数来自华南理工大学。
比如,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虞将苗在佛山成立华运通达(广东)道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先进道路工程材料研发、生产和推广,如今已接连斩获杭州环西湖道路升级改造、国家授勋馆周边道路、广澳高速、天河CBD、佛山一环西拓工程等200余个大型项目。另外,在园区孵化成功的广东自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已推广到韶关、广州等地1400多个村落,成为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养殖龙头企业VIP环保设备供应商。
“佛山要打造制造业高地,广州要打造制造业强市,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双方未来可以在产业集群、双链融合上有更加紧密的合作。”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则提出,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做出规划引导,主要还是通过市场的机制推动。“广佛两个城市地理非常接近,企业之间、企业和人才怎样合作,更多的要依靠市场的机制,根据自身优势自愿合作。”
根据统计,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以及广东工业大学等多个广州的高校研究团队均先后进入佛山。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40多家成果转化平台,则为产业与人才的互动搭建起桥梁,并最终促成双方的“联姻”。
“双链”融合尚需补短板
时间显示,“广佛同城”首次出现在政府公文中,是在2008年12月份国务院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里。
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下,广佛同城化正在步步深入。
《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广佛地区将打造成充满活力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城市群重要极点和城市间高质量同城化发展的示范区。
8月26日发布的《意见》则明确提出:支持广州与佛山携手打造广州都市圈。高标准规划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创新全域同城化体制机制,重点推动在教育、医疗、就业、生态等领域实现高水平同城化。
这些政策全部指向同一个方向:广佛合作将走向更深处。事实上,目前广佛的同城化还有短板要补。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广佛两地先后完成了交通互联、城市互通、产业互融的进阶,但就产业互融环节,还存在着覆盖面广而行业集聚度不够、问题以单一企业为主而共性问题关注度少、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职业经理人队伍不够且专业性有待加强等薄弱环节。
这几乎也是国内所有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痛点。目前,产业发展正从重视单一产品制造和技术突破,逐步向重视系统集成、生态营造、集群建设、产业链升级、自主可控转变,而这对于人才、产业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中小企业云集的佛山来说,如何通过“广州大脑”来提质增效,并进行产业链升级,是很多企业考虑的重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除了典型如“产学研”外,从去年开始,“揭榜挂帅”也成为广佛间“双链融合”的一个尝试。 仅在去年,佛山就列出8大应用领域66个技术方向,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协同攻关,征集企业各类技术需求32项。
张榜企业纷纷表示,揭榜挂帅具有需求明确、导向清晰、参与面广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破解难题的机制。有助于解决佛山中小微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资金实力并不雄厚,而技术攻关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问题。
“不一定是广州研发,佛山制造,产业在佛山研发、广州制造也可以。政府需要做的是把交通打通,建立好公共服务共享、环境共同治理的基础。”胡刚表示。
李志坚则提出,考虑到广州跟佛山的边界长,可以选择部分区域,共建合作园区,跨行政边界探索园区等载体共建,打破体制机制的壁垒。通过一体化建设相互赋能,做大做强价值链。
另外,在广佛两市探索双链融合的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企业领导主体也是业内探讨的一个话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佛山集聚起一批民营科技高成长性企业,分布在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机器人、新材料、氢能、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但缺乏龙头企业的短板明显。
在引导企业主体进行对接方面,长三角城市的打法是:在各地“链长制”改革基础上,推动跨区域的“链长合作”和“链主合作”,突破产业链协调的行政边界限制,建立跨区域产业链对接合作的平台载体、要素投入、政策配套等。而这或可以为广佛两地所借鉴。(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本刊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谢炎燊、陈慧霞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
让我们一起飞!
房导俱乐部群来啦!
本群是《房地产导刊》房导俱乐部成员交流专用群,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导刊》热心读者,房地产和配套企业从业人士、专家、学者,高端投资置业人群,以及对房地产政策、市场,感兴趣的人士。
在这里,我们将分享、交流中国房地产政策、市场、项目及城市运营、产业经济、特色小镇等信息,不定期组织热心读者、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交流互动沙龙等。
目前已有5000+人加入房导俱乐部群。进群请扫描以上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微信号:TruthIsF), 并备注公司、职位和姓名,即可直接申请进群, 不备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过申请! 感谢配合!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