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80后在公司加班到凌晨两点,老板却说“这都是因为你以前不努力”

“张华考上了大学,李萍进入了中专,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应该是新华字典。

当初把这句话编进去当用词造句例子的编辑老师,应该没有想太多。

但是放在2022年这个时间点,这句话读来却产生了某种不可名状的荒谬感。

时过境迁,“上大学”、“读技校”、以及“高中毕业之后就进公司打工”这三种人生选择。

后续会引起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

张华,李萍和“我”,未来是否都有光明这个不好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三人未来的人生境遇,不可能是一样的。

三种人生选择带来三种人生差距——这个想法已经被大众内化为根深蒂固的直觉。

现在谁都知道,读书和不读书,是读到本科还是硕士,是学技术还是做销售。

人生都会从此变得不一样。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是的,冠冕堂皇的漂亮话,谁都会说。

职业,以及从事职业的人,再加上职业所属的“社会阶层”,在现实上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比起在职业选择中,谁都不承认但就是真实存在的歧视链,还有一种论断也随处可见:

“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

“你痛苦,是因为你的行动配不上你的野心。”

“某某事业有成,那是因为他之前肯吃苦,够努力,这是命运给他的福报。”

“如果你还没成功,说明你付出的还不够多。”

诸如此类的论调,在一些私企公司是随处可见的。

我有个八零后朋友,前段时间由于公司很忙,经常在公司加班到凌晨。

有一天在公司略微抱怨了几句,他七零后的老板微笑着说:

“其实我觉得,如果你二十几岁的时候更努力一点,现在可能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然后老板就开始滔滔不绝自己的创业生涯,说自己小时候家里非常穷。

他就拼命想改变命运。

十几岁的时候,努力读书考上了好大学。

然后毕业之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在大公司待了六年。

积累了很多经验,30岁那年开始创业,到现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老板说:“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你们有抱怨的功夫,不如多提升自己。”

让我们来品品老板这番言论背后的逻辑:

没错,实现个人成就,的确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奋斗。

这一点没人否认。

努力是有意义的,这在任何年代都一样。

但是,个人的努力奋斗,只是实现个人成就的诸多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个人努力之外,还有:

教育,学历,经验,人脉,原生家庭……

等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决定了一个人在成年之后的职业发展。

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在现实世界里,付出同等努力的人,并非总是获得同等的成功。

而同等成功的人,也并非总是付出同等程度的努力。

就比如说“财产一百万”这个简单粗暴的“成功”概念。

拥有一百万的财产,是不是就能说明这个人很有钱,换句话说很成功,对吧。

但是,有的人,可能需要努力奋斗一辈子才能赚一百万。

而有的人,一出生就坐拥几百万财产,房子,车子……

前者的确是因为努力,得到了一百万,但后者呢?

如果努力就能决定一切,那么后者一出生就坐拥无数财富又该如何解释。

在这里,有些人又有话说了:

“人家会投胎啊!人家的父辈祖辈已经替他努力过了。别人好几代的努力,凭什么要输给你。”

其实,这些观念的别后,共享着同一套理论基础,那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这个思想流派,把动物界的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等自然规律,强加于人类社会之上。

把所有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都归结于“不够努力”、“不能适应”。

过得不好的人,都是因为能力不足,所以活该承受糟糕的情况。

然而,所谓的“优”与“劣”,“胜”与“汰”在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一个凌驾于竞争之上的裁判机制。

这种裁判机制本来就不是中立的,而是由现存的既得利益群体所打造,并维护的。

如果一个机制,从一开始就不够平等,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强者会夺走弱者最后一片面包,然后痛心疾首地说:

“你活该啊,你怎么不努力。”

讨论

过得不好的人,是因为他不够努力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

搜索建议:
热评

 关于使至塞上全诗(使至塞上全诗)

使至塞上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甲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展开)

热评

 离婚什么情况下会赔偿

问:离婚什么情况下会赔偿律师解答:一般情况下,法院判处离婚的标准是“夫妻双方感情是否已经破裂”,也就是说,在双方感情已经破裂的前提下向法院申请离婚,法院都会受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