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语(英语:Greek language),印欧语系中一种独立的语言。主要分布于希腊,使用人口900多万,其次在塞浦路斯有40多万、意大利有10多万、土耳其近10万,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巴尔干地区、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都有数量不等的使用者,使用人口总计1,150万左右。希腊语是印欧语系中最早有文字记录的语言之一,仅略晚于赫梯语。
古希腊语的最早文献见于克里特岛上克诺索斯王宫废墟里的泥板文书,这是公元前15世纪前期希腊阿卡亚族人征服克里特岛时的遗物,用“线形文字B”(原为克里特岛本土民族的文字,后为希腊人采用)刻写,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和庇洛斯城也发现这种文字。1952年英国人M.文特里斯破译了这种文字。公元前第2千纪末多里亚族入侵希腊,迈锡尼文化衰亡。伊奥尼亚的希腊人开始采用腓尼基字母,并把原来只有辅音符号的腓尼基字母改为兼有元音符号,从而创立了希腊字母体系。这一重要发明给古典时期希腊语和希腊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各地的希腊部族采用这种字母书写各自的方言。希腊字母传给罗马人,成为拉丁字母,中世纪时又传给斯拉夫人,成为西里尔字母。
希腊民族各部落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从巴尔干半岛北部来到希腊本土和爱琴海沿岸的岛屿,后来建立起众多的城邦国家,于是形成了各部落自己的方言。这些方言在希腊语言史和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主要有4种:
1.伊奥尼–阿提卡方言
2.阿尔卡底–塞浦路斯方言
3.爱奥利方言
4.西希腊语-多里亚方言
阿提卡方言(即雅典人的语言)是伊奥尼方言的分支。各方言之间在语音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4世纪时,由于雅典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卓越成就,阿提卡方言逐渐在伊奥尼城邦采用,形成了一种以阿提卡方言为基础并带有浓厚的伊奥尼色彩的语言,后来成为希腊文化世界的交际语,称koine,即“共同语”,并由此演变为近代和现代希腊语。从荷马史诗起一直到公元前4世纪散文时期的希腊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都用希腊方言写作。史诗的语言就是伊奥尼方言加上爱奥利方言。
早期古希腊语及古典阿提卡语保存了原始印欧语的元音系统,乐调重音也没有改变,但辅音变动较多。古希腊语的屈折变化比原始印欧语简单。原始印欧语有8个格,希腊语只剩5个,但还保存着双数、动词的中动语态、过去叙述时和愿望语气。句法有很大发展。通过连词、副词等的运用,希腊语可以表达思想上细微的关系。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和西亚后,希腊文化和语言传播到中近东各地,希腊共同语从希腊本土传到地中海和北非。这些地区又产生新的文化中心(例如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公元1世纪基督教兴起,《圣经》流传地中海沿岸各地,希腊共同语成为《圣经》传播的主要媒介。《圣经·旧约》于公元前3~前2世纪译成希腊共同语,《圣经·新约》在成书的时候即是用希腊共同语写的。这种书面共同语受当时口头共同语的影响。拜占廷时期(5~15世纪)的希腊语称中古希腊语,是希腊共同语的继续,也是近代希腊语的前驱。近代希腊语一般认为从君士坦丁堡陷落时(1453)开始。希腊语使用的范围大为缩小,只在希腊本土和爱琴海沿岸的岛屿及在其他国家的希腊人移民区使用。
近代希腊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口语,称“民间语”;另一种是比较接近于古希腊语的书面语,称“纯语”。后者定为官方语言,在文件、标语、科学著作、新闻报道中使用,在宗教仪式、国会讲演、大学讲课中也作为口头语使用。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存在着民间语与纯语之间的争论,到20世纪初民间语才取得了优先地位。在近代希腊语里,古代的乐调重音变成送气重音,元音的长短音区别已经消失,词首元音吐气或不吐气符号已失去作用,都不吐气,但仍保留这些符号。在语法方面,近代希腊语已失去了双数、愿望语气和过去叙述时。民间口头语中名词变格形式也高度简化,书面语中还保留着一些旧的变格形式和类别。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动词形态也有差异,特别在词汇方面,近代希腊语从邻近民族或统治民族那里接受了大量借词,而书面语还保留着许多古希腊语词。
几乎所有语言都有古代形式和现代形式,希腊语也不例外。现代人对古希腊语感兴趣的不仅是在历史、语言学或文学方面,还由于它是一个历史时期里(2,300多年前)人类用来描写和分析世界的一种语言工具。古希腊哲学、科学、逻辑学、数学创造的大量词语仍沿用至今,现代很多新学科也借用希腊词语,并根据希腊语的构词规则,创造新词来表达新概念和新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