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咱们来聊一聊业主集体断供的事情。这几天很多人肯定关注到这个问题,在很多出现烂尾的楼盘,业主们集体说好了一起断供。
现在银监会也在说这事,很多银行也在讨论这个事情,开发商也在说,网友们也在说,业主们都很委屈,我买了房子,房子没有拿到手,我损失了首付不说,我还得交几十年的按揭贷款。
很多家庭是掏空了四个钱包才凑够了首付,结果每个月还要供几千、上万的月供。而且拿到房子还好,现在房子都没拿到手,而且看起来也没什么希望拿到手了。
银行也很委屈,我借钱给你,你去买房子,你房子没拿到手,这你得找开发商,你不能找我银行。
这就好比很多人出现过的情况一样。分期付款买了个手机,结果手机刚用了一个月丢了,那你这贷款还还不还?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得防,但手机还好,几千块的事情。房子动植几十万、上百万、几百万,甚至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上千万的房子比比皆是。
万一你买的是豪宅,所以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业主们集体断供。业主们也说了,他们不想断供了,他们只想住进自己的房子。
所以现在压力就在开发商这边,但开发商也很委屈,你银行不贷款、不续贷给我,我没钱继续盖房子,我没房子交给业主们?
结果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那其实在烂片频烂尾的背后,最关键是什么?那就是房地产的预售制度。这个房地产的预售制度就导致了现在开发商的资金一紧,烂尾楼频发。
如果买的是现房,自然没有这个烂尾楼的问题了。是不是房地产预售制度已经走到了末路了?未来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这个预售制度?可以说这几天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事情,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这个房地产预售制度,其实你一棒子把这个房地产预售制度给打死也不行。为何这么说?
曾几何时,这个制度还是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在九十年代初,中国开始推行房地产市场化的时候,当时开发商没有钱,老百姓也没有钱。如果没有这个房地产预售制度,很多人是住不上房子的。
这个制度其实是引进于香港的。当年霍英东发明的楼花制度。那个时候五十年代的时候,大量内地人涌入香港,香港的人口从五十万暴涨到一百五十万。
但是香港的房子很多在四十年代的战乱当中毁于一旦,房子不够,那个时候老百姓也没钱,所以霍英东想一个办法卖楼花,利用大家一起来出资、集资,然后由他来建了房子,再把房子再卖给大家。
这就解决了开发商手里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因为开发商可以拿到大众手中的资金,资金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卖出去的房子也会更加便宜,所以对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引进到内地之后,最大的问题我觉得就是缺乏监管。谁来保证开发商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所在楼盘的建设当中,如果挪用到其他地方,挪去搞矿泉水、挪去搞汽车?谁来保证这个开发商的资金百分之一百用到这个相关的楼盘上面,这就是问题所在。
那另外一个,其实对于未来这个房地产预售制度还没有没有必要走下去,我觉得这个制度也真的是到了可以取消的时候了。
为何这么说?现在中国人均住房基本上已经满足了很多人都在说中国现在盖的房子已经是可以满足未来几十年的需求了。所以说接下来再盖房子已经不是解决刚需的问题,而是第一个解决投资的需要。第二个解决的是什么?升级换代的需要。比如说你从四十平方的房子,换到六十平方。
你从一百平方换到两百平方,或者你从普通的小区或者高档小区换到海景房,换到别墅,这样的一个需求。
所以说现在在利用这个预售来解决双方市场的不对等,这个其实没有太大的需要。所以说逐步取消预售制度其实对于房地产软着陆是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以避免以后再次出现这样的大规模烂尾的情况。
因为现在烂了影响是非常大的。第一个,如果烂尾了,老百姓拿不到房子,老百姓会断供,影响到银行。要知道我们国家的银行房地产的贷款占比是非常大的,而且金融的东西往往是一环扣一环,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出现一个系统性的风险。
所以说。取消房地产制度,然后改为全面的现货销售,这绝对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当然具体怎么去执行还需要相关的专家跟部门好好去研究,但这个事情很多人都觉得已经是到了马上就要执行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