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是当今世界上第七大蜂蜜生产国,但是你知道吗,以前的巴西想要吃蜂蜜,可是要完全依赖于进口的。
巴西蜂蜜产量的提高是从一次物种改良开始的,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物种改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蜜蜂出现了,并最终席卷了整个美洲,它就是令人闻蜂丧胆的杀人蜂。巴西地处南美,气候炎热,几乎所有产蜜量大的蜜蜂都无法在这里生活,这使得巴西的蜂蜜完全依赖于进口,一位名为“克尔”的巴西遗传学专家立志要改变这一情况。那么在世界范围内到底有没有能够在热带地区生存的蜜蜂呢?有,就是非洲蜜蜂。非洲蜜蜂适应炎热的气候,且产蜜量还算是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攻击性比较强。
普通的非洲蜜蜂虽然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但本身毒性不大,所以并不会对人类造成太大的伤害,于是克尔决定将这种蜜蜂引进到巴西,并利用遗传学技术对它们进行改良,力求培育出一种适应热带气候的高产蜜量蜜蜂。
于是1956年,克尔将63只非洲蜂王带回了巴西,其中有48只存活了下来,克尔马上对这48只蜂王进行改良,它让这些非洲蜜蜂与产蜜量高的欧洲蜜蜂进行杂交,希望能够借此融合两种蜜蜂的优点。整个改良过程还算是比较顺利,最后有29只蜂王完成了实验并存活了下来。之后就是养殖和观察了,为了避免非洲蜜蜂逃脱,克尔为它们量身打造了特制的蜂箱。
蜂王的体型是要显著大于工蜂的,所以克尔只在蜂箱上留了一些小孔,而把大孔用塞子塞上,这样蜂王便没有办法离开蜂箱,而工蜂却可以自由进出。
看似一些十分顺利,但只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意外就发生了,一位养蜂人路过了克尔的养殖基地,他观察了克尔的蜂箱,并发现了蜂箱上的塞子,他心想:“这里的养蜂人一定是个新手”,因为对于普通的密封养殖而言,除非是产卵的季节,否则根本没有必要塞上塞子,于是他自作主张地干了一件好事,把塞子拔了下来,接下来的事情没有一点意外,蜂王逃出了蜂箱,一次物种入侵开始了。
如果只是一般的物种入侵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这些非洲蜜蜂在与野生的巴西本地蜜蜂杂交之后,成为了一种毒性极强的新物种,这种新物种极具有非洲蜜蜂极强的攻击性,又具备了较大的毒性,于是很快便令人“闻蜂丧胆”,这种蜜蜂也有了个新名字,那就是“杀人蜂”。
杀人蜂真的能杀人吗?在这种杀人蜂的体内有两个独立的腺体,当它们准备攻击的时候,两个腺体中的毒液会进入毒囊进行混合,融合成一种极具毒性的毒液,毒囊通过导管与蜂针相连,毒液可以通过蜂针注入到被攻击者的体内。这些毒液会导致被攻击者的红细胞破裂,破裂的红细胞会释放出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从而引发急性肾衰竭。
如果只是攻击性强、毒性大,那还好说,最关键的是这种杀人蜂可以对人进行持续性的攻击。
普通的蜜蜂只能以生命为代价进行一次攻击,因为它们的蜂针存在倒钩,在刺入人体之后,便没有办法拔出,所以蜂针会留在人的体内,而蜜蜂的内脏也会因此而被蜂针带出,蜜蜂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但这种杀人蜂不同,它的蜂针上没有倒钩,所以不仅不会因为攻击而死亡,反而还能够连续发起进攻,而且这种杀人蜂从不单独行动,当有人惹恼了它们,总是会遭到蜂群的围攻,这无疑是致命的。
一般而言,一个成年人只要被这种杀人蜂蛰5次以上,便很快会因为急性肾衰竭而死亡,基本上很难救治,由此可见,叫它们“杀人蜂”一点也不为过。
杀人蜂的产卵没有季节的限制,一直母蜂一年可产卵2000枚,所以它们只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就席卷了巴西全境,之后迅速向周围扩散,现在无论是南美洲,还是北美洲都已经可以经常见到这种蜜蜂的身影了。毫无疑问,杀人蜂席卷美洲的例子就是一次可怕的外来物种入侵,不过对于巴西人而言,倒是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蜂蜜产量的增加。在杀人蜂最初泛滥的日子里,为了杀灭它们,可是着实废了一番功夫,但最终却是徒劳无功,之后随着巴西人对于这些非洲蜜蜂习性的熟悉和养殖技术的提升,克尔最初的意愿还是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