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常用中药的互换与配伍

一、清代医家陈士铎《石室秘录》中对药的巧妙配合

《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陈士铎临证精于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多有独到之处。尤其应用对药,独具匠心。本文对《石室秘录》中以下药对试作如下分析:

1、白术伍车前   健脾利湿水泻止

“湿盛则濡泻”,大凡水湿多由湿困脾土、脾失健运、水湿杂下而致,治疗当健脾利湿为法。然利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有利小便实大便之说,白术甘温补中,苦燥除湿,为治脾湿盛之要药;车前子甘寒滑利,性专降泄,通利水道。白术与车前子相伍,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各有专能,以能分助,用沼水湿,奏效如神,故有“分水神丹”之美誉。

2、枣仁合生熟   安神定志治怔忡

外无受惊恐而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夜卧不宁,是谓怔忡。此大都责之心肝血虚心神失养,酸枣仁甘酸性平,甘补酸收,既能益心之营血以安心神,又能收敛肝之阴血以通心气,所谓心病治肝乃虚则补其母之治。?酸枣仁为养心实肝、安神定志之佳品,陈士铎盛赞本品为“安心上不寐之圣药”。

3、银花并当归   解毒活血疗疮痈

金银花味甘性寒,为治毒疮痈之要药,且本药“败毒而不伤气,去火而以能补阴。”火热毒邪内盛外炎,败血腐肉而为疮痈,所谓“血不活所以生痈。”当归辛散甘补,苦泄温通,既能补血,也能活血,血活而痈自愈。银花与当归合用,互为佐助,功能解毒活血,为治疗各种火毒疮痈必用之对药。

3、黄连配菖蒲   清心泻火治口疮

舌为心之苗,心经郁火上炎则致口舌生疮,黄连味极苦,性大寒,有泻火解毒之功,为治火之主药,尤长于清泻心火。石菖蒲辛温芳香,其性走窜,主入心经而为向导之师,与黄连同用,苦直折上炎之心火,辛温发散内蕴之郁热,使心火郁热清泻无遗,何患口疮不愈。

4、牵牛偕甘遂   逐水消肿臌胀

膨胀为中医临床四大难治疾病之一。病人症见腹大如瓮,脐突尿少,下肢浮肿,气短不得卧者。法当泻水邪、消肿用以缓标急。牵牛与甘遂均为苦寒降泄之品,用之不当,祸不旋踵,人多疑弃不用。陈士铎指出:“此二味之中病源,妙在于猛也。牵牛性虽猛,得甘遂而迟缓矣,两相合而相成,实有妙用”,用治水肿臌胀,二药“水煎一服即大泻水斗余,臌胀尽消”,誉为“消肿神方。”然非壮邪实者,又“不可以此二味轻投以杀之也。”且告诫“服此二味之后,切不可食盐,食盐前病重犯,不可救矣。”

5、车前同肉桂   温通利水治尿闭

小便闭塞多责之膀胱气化失司。肉桂辛甘大热,性善下行,功能补命门之火以助膀胱气化。车前子甘寒体滑,其性降泄,功专通利水道,然“非肉桂不能引入膀胱”。二药同用,寒热相济,补泄兼施,标本同治,用治膀胱气化之尿闭有“水煎服即通”之良效。

此外,人参与麦冬同用滋肾补肺治虚喘;白术与葱仁同用去腰脐之湿;栀子与白芍同用清心泻肝治心中卒痛;人参与萝卜子同用以治气虚胀满;生枣仁与山药同用补肾涩精治梦遗;贝母与半夏同用化痰软坚治顽痰成块而塞在咽喉之痰。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

二、中药互换



功用:                      互换:

透表退热:                  柴胡换青蒿。

清热解毒:                  金银花换金银花藤叶、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换胡黄连、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换黄芩、苦参。

清虚热:                  黄柏换知母、地骨皮。

清热凉血解毒:             板蓝根换大青叶。

清热定惊、凉血解毒:       犀角换水牛角。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丹皮换赤芍。

清虚热:                   丹皮换地骨皮、白薇、银柴胡。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山慈菇换冰球子。

燥湿散满:                 厚朴换苍术、大腹皮。

行气降逆:                 厚朴换木香槟榔 。

化湿醒脾行气宽中:         砂仁换陈皮佛手。

化湿和胃、行气宽中:       白豆蔻换草豆蔻。

利水渗湿、健脾:           薏苡仁换赤小豆、土茯苓。

清肺排脓:            薏苡仁换冬瓜子。

祛风通络定惊:         薪蛇换乌梢蛇。

平肝息风 :          羚羊角换山羊角。

平肝潜阳明目:        石决明换珍珠母。

镇惊安神:            龙齿换龙骨。

破气消积:           枳实换枳克青皮。

安神:                   酸枣仁换首乌藤、合欢皮花。

活血祛瘀:            丹参换红花。

养血安神:             丹参换首乌藤。

消肿排脓:           穿山甲换皂角刺。

通乳:                   穿山甲换木通、通草、王不留行。

活血止痛:                  乳香、没药换延胡索、五灵脂、鸡屎藤。

化痰止咳:                半夏、川贝换枇杷叶、佛耳草、焊菜。

清肺开音:             胖大海、换玉蝴蝶、蝉衣。

补气:                   黄芪换党参、棉花根、金雀根。

固表:                 黄芪换白术。

补脾润肺:           制黄精换制玉竹。

温补肝肾:               鹿角换鹿角霜、仙灵脾、菟丝子。

补肾助阳:                 巴戟天换菟丝子、韭菜子、仙灵脾。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潼疾藜换菟丝子。

补肾固精:             山萸肉换覆盆子、金樱子。

补肝肾、强筋骨:        杜仲换续断、狗脊桑寄生。

补血:                      熟地制首乌、阿胶换桑椹子、鸡血藤、旱莲草。

补血活血调经:              当归换鸡血藤。



润肺养阴:                 天冬换麦冬、北沙参、南沙参、玉竹、羊乳根。

滋养肝肾、明目:      枸杞子换女贞子。

养胃生津:                  石斛换麦斛、天冬、麦冬、沙参、玉竹、石仙桃。

滋阴凉血:                   生地换玄参、旱莲草。

三、97種中药的常用配伍

六类(咸)

青黛

青黛配黄芩: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但青黛专泻肝经火毒,黄芩善泻心肺之火。

青黛配蛤粉:青黛清肝火凉血止血,蛤粉滋肺阴,化痰镇咳止血。相配清泄肝肺郁热,化痰,止咳,止血。

青黛配黄柏:青黛清热凉血解毒,黄柏燥湿解毒。若加石膏、滑石有清热解毒、燥湿敛疮功效。

羚羊角

羚羊角配钩藤:均能清肝熄风,清热定惊,相配力强。

羚羊角配石决明:都平肝熄风,羚羊角清肝火力强,石决明潜肝阳力胜。相配清肝熄风力强。

羚羊角配生石膏:取羚羊角清热凉血解毒,石膏清气分壮热。相配则清气血实热而解毒。

蛤蚧

蛤蚧配生地黄:蛤蚧补肺定喘,生地黄清热滋阴,常加麦冬润肺止咳。合用有滋阴润肺定喘效能。

蛤蚧配贝母:蛤蚧补肺气,贝母清痰热,常配桑白皮润肺止咳,合用有补肺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

四类(辛)

干姜

干姜配甘草:取干姜辛热助阳,甘草甘缓止痛。辛甘合用有复中焦阳气之功。

干姜配半夏:取干姜温中散寒化饮,半夏和胃降逆。相使为用有散寒降逆功效。

干姜配黄连:干姜辛开温通,黄连苦寒降泄。合用有辛开苦降的功效。

干姜配厚朴:都有温中散寒功效。且干姜能化饮,厚朴能下气。合用可温中散寒,降逆除满。

干姜配白术:干姜暖脾胃散寒,白术健脾燥湿。合用则散寒燥湿。

干姜配五味子:取干姜温化寒饮,五味子收敛肺气。开合并用,化饮止咳。

大腹皮

大腹皮配木瓜:大腹皮下气行水,木瓜通络化湿,相配有通络下气,化湿利水功效。若加紫苏行气和血,可行气化湿,利水消肿。

大腹皮配厚朴:大腹皮下气行水,厚朴行气化湿除满。相配则理气化湿。若加藿香梗理气和中,辟秽止呕。

小茴香

小茴香配肉桂:取小茴香温肝肾,暖胞宫、行气止痛,肉桂温阳助火,散寒止痛。相



配有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若配干姜疗脾胃虚寒腹痛,效力更强。

巴豆

巴豆配桔梗:取巴豆霜攻逐寒实而荡肠胃,桔梗宣肺祛痰以畅大肠。若加贝母化痰散结,有泻下寒实,宣肺散结通便之功。

巴豆霜配大黄:均为峻下之药,但大黄性寒,巴豆霜性热,同用互制寒热。若加干姜温中散寒,并制大黄的寒凉,成为温下剂。

巴豆配杏仁:取巴豆峻泻消水,杏仁宣肺润燥通便。相配有泻水通便功效。

乌药

乌药配吴茱萸:乌药理气散寒止痛,吴茱萸疏肝下气,温脾肾寒湿而止痛。相配则疏肝散寒止痛效能较强。若加小茴香温肾散寒,温中开胃,相须为用则温中助阳散寒止痛。

乌药配木香:都行气止痛。乌药偏于温散下焦冷气,木香偏于行滞消积。相配行气止痛的功效更好。

半夏

半夏配陈皮:均有燥湿化痰功效。半夏又能和胃降逆,陈皮又能健脾理气。相配治胃气不和,湿痰滞壅。

半夏配黄连:半夏辛开,和胃止呕,黄连苦降,清热燥湿。合用则辛开苦降、降逆消痞。

半夏配黄芩:取半夏辛散降逆,黄苓苦寒清热。相配清热降逆,除满降呕。

半夏配爪蒌:半夏降逆燥湿,爪蒌宽胸涤痰。相配降逆除痰功效好。

半夏配厚朴:都燥湿化痰,且半夏降逆长于止呕,厚朴行气长于除满。相配有行气降逆,消痰散结功效。

白芥子

白芥子配苏子:都利气消痰止咳。加苏子降气平喘。

白芥子配肉桂:白芥子消痰通络散结,行气止痛。肉桂散寒止痛。相配通络止痛效果较好。若加没药活血消肿止痛。

生姜

生姜配大枣:生姜表散风寒,和胃。大枣益气生津补脾。相使为用有养脾胃和营卫之功。

生姜配半夏:都和胃止呕、除痰。但生姜偏于宣散,半夏偏于降逆。半夏有毒,生姜制之。一散一降,相畏相使,功效更好。

生姜配竹茹:生姜辛温散逆和胃,竹茹甘寒清热止呕,同用清温相济,益胃清热,降逆止呕。

肉豆蔻

肉豆蔻配木香:肉豆蔻调中快气,木香温中理气,合用温脾胃,行气滞。

肉豆蔻配半夏:肉豆蔻温胃行气止泻,半夏降逆化痰、止呕。相配可降气除满止吐泻。

细辛

细辛配麻黄:二药都有表散风寒作用。取细辛温肺化饮,麻黄宣肺定喘。或取细辛温散经脉寒湿,麻黄宣散肌表风寒。

细辛配柴胡:细辛升肾阳而散寒止痛,柴胡升肝经清阳而疏泄郁结。合用能升正气上



济于头,散经气之郁而止痛。

细辛配五味子:取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收敛肺气,一散一敛,为治寒饮喘咳的常用配伍。

细辛配生地黄:细辛善于止痛,但其性辛燥升散,得生地黄滋阴清热,可去其燥烈升散之弊,而有清热止痛的功效。

砂仁

砂仁配厚朴:都行气,但砂仁偏于开胃,厚朴偏于消满,相配功显。若加香附解郁止痛,可增行气宽中消满止痛的效力。

草豆蔻

草豆蔻配吴茱萸:取草豆蔻行气散寒湿止呕,吴茱萸祛寒止痛,相配则散寒止痛效果好。若加香附解郁理气,止痛,其寒湿行气止痛效果好。

紫苏叶苏梗

紫苏配藿香:都解表理气,温中化浊,而紫苏理气作用较强,藿香化湿效力较胜,常相配用。

紫苏配桔梗:紫苏解表祛痰,桔梗宣肺止咳祛痰。

紫苏配砂仁:都理气安胎,可用于气机不畅的胸腹满闷,胎动不安。

紫苏配黄连:取紫苏理气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止呕,相使为用可治妊娠呕吐,心烦不安。

薄荷

薄荷配菊花:均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薄荷舒肝、菊花凉肝。相配既能散风热以清头目,又可泄肝火。

薄荷配桔梗:取薄荷疏散风热,桔梗宣肺利咽。相配则清热利咽功效较好。

薄荷配牛蒡子:都疏散风热,透疹利咽,牛蒡子兼能祛痰止咳。相须为用效果好。

麝香

促进腺体分泌,兴奋神经中枢,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跳加快。有助于病人苏醒。

麝香配雄黄:麝香通经止痛,消肿,雄黄敛疮止痒解毒。若加珍珠生肌敛疮,合用有解毒消痈,敛疮止痛作用。

麝香配血竭:都散瘀止痛,为外科要药。

麝香配牛黄:都有开窍作用。但麝香开窍力强兼能辟秽醒神,通经祛瘀。而牛黄清热力强,兼能熄风定惊,豁痰解毒。二相配治癫狂神志错乱等症。

三类(甘)

大枣

大枣配甘草:大枣益气生津、甘草和中缓急。相配则甘缓益气,补养心脾。若加浮小麦以养心气,并同与生地、百合同用。

大枣配阿胶:大枣养血和营卫,阿胶滋阴,补血止血,相配有养血和营卫止血之功效。

山药

山药配茯苓:山药补脾气,益胃阴而止泻,茯苓健脾利湿止泻。相配有补脾益胃止泻的功效。

山药配党参:都补脾益气生津,而党参重于补气,山药偏于补脾益阴。



山药配天花粉:山药益气养阴,取天花粉润燥生津。相配益气养阴生津。

车前子

车前子配泽泻:都利水消肿,清泄湿热,相须为用效果更好。与木通、滑石渗利药同用疗效更好。

车前子配白术:取车前子利水止泻,白术健脾燥湿。相配健脾止泻。

车前子配熟地黄:取车前子泻热明目,熟地黄补益肝肾,相配有补肝肾、泄热明目的功效。又可与枸杞、菟丝子滋补肝肾药同用效果好。

车前子配苍术:取车前子清利湿热,苍术燥湿健脾。相配有健脾,渗利湿浊之功效。

升麻

升麻配牛蒡子:均有疏散风热,透疹解毒的功效,相须效果好。

升麻配生石膏:升麻解阳明热量,生石膏泄阳明气分实热。相配则清阳明实热火毒的功效较好。又常配黄连。

升麻配白芷:取升麻散阳明风热,白芷止痛。相配则清胃火,散风热止痛。

升麻配柴胡:均有散热提举作用,但升麻升阳明之清气,柴胡升肝胆之清阳,相须为用,补气和血,泻火解毒。

玉竹

玉竹配沙参:都养阴清肺、润燥止咳,相配则效力强。

玉竹配薏苡仁:玉竹清肺润燥止咳,薏苡仁祛湿排脓。相配有止咳排脓之功。

石膏

石膏配知母:都清泄肺胃实热,但石膏辛寒解肌热、泄胃火,知母苦润泻实火、滋胃燥。合用辛寒泻火兼滋胃燥,无损伤脾胃之弊。

石膏配熟地黄:石膏清泄胃热,熟地黄滋补肾阴,相配滋阴泻火。改生地黄与石膏同用有滋阴液泻壮热效能。

石膏配犀角:石膏偏于泄气分壮热,犀角偏于清血分热毒。相配则外能透热,内能降泄火毒,有清热凉血解毒消斑功效。并常加金银花、连翘,或大青叶、紫草同用,也常与生地、玄参、麦门冬同用。

石膏配细辛:石膏泻胃火细辛辛温镇痛。寒热并用治胃火上冲之牙痛。

石膏配麻黄:石膏泄肺热,麻黄宣肺定喘。合用时石膏稍多,则制温燥,有辛凉宣肺平喘之功。再加桑白皮,泻肺平喘效果更好。

煅石膏配黄柏:煅石膏收敛生肌、护创面,黄柏燥湿解毒。相配清热燥湿敛疮。

甘草

甘草配人参:甘草炙用能益气生津、补脾宁心。人参能补脾气,安心神。相须为用有补气生津、健脾养心之功。

甘草配白芍:甘草甘平,白芍酸寒,相配取其甘酸化阴、以敛阴养血,使津血足而筋脉得养,达到缓急止痛效果。

甘草配蒲公英:都可清热解毒,蒲公英更善疗疮痈痛。相配用于疮痈肿毒、外伤创口红肿。

北沙参

沙参配麦冬:均为甘寒润肺,滋阴清热之品。

沙参配贝母:沙参润燥止咳,贝母清热化痰。相配润燥化痰效力较好。



地骨皮

地骨皮配银柴胡:都能凉血,治骨蒸潮热而无苦燥伤阴之弊。

地骨皮配丹皮:都凉血降火,除骨蒸潮热。丹皮且有活血散瘀作用,常用于血中郁热的无汗的骨蒸。地骨皮常用于血虚有汗之骨蒸。二药同用凉血除蒸力更强。

防风

防风配苍术:均有表散风湿作用。但防风偏于散风,苍术偏于燥湿。

防风配天南星:防风祛风除湿,天南星辛散而专祛经络之风痰。相配能祛风湿通络除痰。

肉桂

肉桂配黄芪:黄芪长于补气,肉桂善于助阳。相使为用则温阳益气,通畅血脉。

肉桂配熟地:肉桂温阳通脉,鼓舞气血,熟地黄滋阴养血。相配有滋阴温阳,养血通脉功效。加人参以益气安神,补益气血。

肉桂配当归:肉桂温阳散寒止痛,当归补血兼能行瘀止痛。相配则温阳行瘀止痛功效好。

肉桂配黄柏:肉桂温阳化气,黄柏坚阴清热,相配有温阳坚阴的功效。

附子

附子配肉桂:均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但附子性烈,回阳救逆,肉桂性缓可引火归元。相须为用则温肾助阳,引火归元,振奋阳气,鼓舞血行。并常与熟地黄、枸杞,滋阴益精药配用,法阴中求阳之意。

附子配干姜:附子长于扶肾阳而破阴,干姜长于暖脾胃而散寒。相须有温脾肾、助阳散寒之功。

附子配白术:取附子温补脾肾散寒,白术健脾燥湿。相配则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附子配黄芪:取附子温补护阳,黄芪益气,固表。相使为用有温阳益气固表止汗作用。

杜仲

杜仲配补骨脂:杜仲补肝肾,并安胎,补骨脂温补下元强肾。

杜仲配枸杞:杜仲补肝肾之阳,枸杞滋肝肾之阴,且能补阳。若加山茱萸补益肝肾而固精。

芦根

治急性关节炎,解河虫河鱼豚之毒。

芦根配竹茹:都清泄肺胃郁热,止呕除烦。竹茹兼可化痰,芦根兼能生津。

芦根配石膏:芦根清胃生津,石膏泻胃经实火,相配泻火生津。

芦根配麦门冬:都生津润肺养胃。芦根且能止吐,麦冬又可止咳。相配润肺胃止咳呕。

泽泻

泽泻配丹皮:泽泻利水、泄肾中水邪,丹皮凉血,清肝胆之火,相配能泄虚火利湿浊,虚火上炎时与滋阴药同用。水肿时与健脾利水药同用。

泽泻配木通:都有利小便作用。

泽泻配砂仁:泽泻渗湿利水,砂仁行气和中,相配有利湿止泻除胀功效。

泽泻配半夏:泽泻清热利湿,半夏燥湿化痰。相配有和胃利湿作用。



枸杞子

枸杞子配熟地黄:都能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相配功效更好。

枸杞子配当归:枸杞子滋阴益精,当归养血。相配有补肝肾养血功效。

柏子仁

柏子仁配酸枣仁:都有安神作用,柏子仁偏于补心脾,酸枣仁重在养心肝,相配相使胆胆气柔,心脾气旺,共起养血安神作用。

柏子仁配五味子:柏子养心神,五味子敛心气,相须为用,养心安神,敛气阴而止汗。

茯苓

除去外皮,其内呈白色者,为白茯苓,偏于补益,内淡红色者,为赤茯苓,偏于渗利,白茯苓中穿有松根部分为茯神,以养心宁神为主,茯苓黑褐色的外皮为茯苓皮,利水消肿。

茯苓配泽泻:都甘淡平缓,导水下行,通利小便。相配效果显著,与猪苓同用。

茯苓配甘草:都益气宁心。甘草炙用效果好。加桂枝相配温阳益气、补脾宁心。

茯苓配半夏:茯苓健脾利湿,半夏除痰降逆。相配有除痰止呕作用,若加陈皮健脾理气除痰。

茯苓配车前子:都有利水作用,但茯苓偏于健脾渗湿,车前子偏于利尿通淋。相配利尿通淋功效好。

茯苓配广木香:都止泄。茯苓的止泄在于健脾渗湿,广木香的止泻在于和胃理气。相配能和脾胃,行气止泻。

钩藤

钩藤配全蝎:钩藤平肝熄风,全蝎祛风镇痉。相配熄风定惊止痉止痛。

钩藤配菊花:均能平肝、疏散风热,钩藤偏于熄风止痉,菊花偏于疏风泄热,相配有平肝泄火,熄风的功效。

桂枝

桂枝配白芍:桂枝解表和卫阳、白芍滋敛能和营阴。相配解表则卫阳通畅而不伤营阴,滋敛则营阴调和而不滞阳气。

桂枝配附子:桂枝解肌散表浅风寒,附子补阳祛深伏寒湿。合用温经通阳,祛寒止痛。

桂枝配甘草:取桂枝通心阳,炙甘草益心气。合用辛甘化阳,益气通脉而补心脾。

桂枝配茯苓:取桂枝通阳化气,茯苓健脾利湿,合用通阳利湿。

桂枝配丹参:取桂枝通心气,丹参活心血。合用能通阳活血。

桂枝配吴茱萸:均有散寒之功。桂枝通阳化气,散经脉之寒。吴茱萸温中和肝胃,助脾肾之阴,且能疏肝下气。相配有化阴寒凝滞之功。

桑叶

桑叶配菊花:二药功效相近,但桑叶润肺止咳作用较强,菊花凉血明目作用较显著。相须为用可治风热咳嗽,目赤肿痛。治风热表症与薄荷、荆芥相配。治咳嗽常与桔梗、杏仁、沙参相配。

桑叶配黑芝麻:取桑叶平肝凉血,黑芝麻补益肝肾,相配则补肝肾而凉血。

桑白皮



桑白皮配枇杷叶:取桑白皮泻肺止喘,枇杷叶降逆消痰,合用则肃降肺气止咳平喘。

桑白皮配地骨皮:桑白皮入气分泻肺中邪热,地骨皮入血分清肺中伏火,合用则清热降火,止咳平喘。

桑白皮配大腹皮:桑白皮泻肺利水,大腹皮下气行水。相配行水功效较好。

莱菔子

莱菔子配山楂:均为消食化积要药。

莱菔子又能降气消痰,行气除胀,山楂又能化瘀散结,健胃助食。合用可行气滞、消食积。

莱菔子配半夏:取莱菔子降气消痰,除食滞,半夏降逆化痰,和胃气。合用能消食化痰,除逆散痞。

莱菔子配枳壳:莱菔子消食化积,枳壳消积除痞。相配有消积除满作用。

莱菔子配杏仁:莱菔子降气化痰、杏仁宣肺止咳。相配有宣肃肺气,化痰止咳作用。

通草

通草配滑石:都清利湿热。滑石且能清暑。相配可清暑利湿。

通草配大腹皮:取通草清湿热而利小便,大腹皮下气行水。相配有清热利水除胀之功效。

通草配瞿麦:都清热通淋,瞿麦又可破血通经。相配有利尿清热破血之功。

通草配穿山甲:通草体轻上达,通气下乳,穿山甲善走窜,通络下乳。相配通气通络,下乳效果好。若加王不留行,行面通经下乳。又常与当归、、川芎、黄芪养血活血益气药同用。

淡竹叶

淡竹叶配木通:均清心火利小便。而淡竹叶能除烦止渴,木通能导热下行。若加生地黄凉血滋阴,相配则泻火利尿而不伤津。再加甘草梢清热解毒。

淡竹叶配石膏,都能清热除烦。淡竹叶偏于清心与小肠之热,石膏重在清肺胃气分实热。相配有清热利尿止渴除烦的功效。

黄芪

收缩心脏,扩张冠状血管和全身末梢血管。抑菌止汗,有类性激素的作用。

黄芪配人参:均为补气要药。人参补元气,生津血,偏于滋补强壮,黄芪升阳固表,偏于温补固护。相须为甘温补气的重要配伍。

黄芪配附子:黄芪益气固表,附子温经扶阳,相配温中助阳,固表止汗。

黄芪配白术:黄芪益气补虚,白术健脾益气。相配补气健脾之功。

黄芪配当归:黄芪补脾肺之气,以益生血之源,当归养心肝之血,以补血和营。相配可起益气生血之功。

黄芪配升麻:均升举中气。而黄芪补气,升麻升胃阳,相配能升阳举陷。

黄芪配防风:黄芪补气固表,防风本为祛风解表药,相配防风载黄芪补气达于周身,黄芪得防风之疏散而不固邪,防风得黄芪之固表而不散泄。散中寓补,补中兼疏,为相畏相使的应用。

黄芪配桂枝:黄芪益气,桂枝温经通脉。合用有益气通脉,温经和血之功。

猪苓

猪苓配茯苓:都利水渗湿,相须效果更显著。若加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再加白扁豆补



脾除湿。

猪苓配大腹皮:均可利水,但猪苓渗湿利水,大腹皮下气行水。相配利水除胀。加砂仁行气和中。

滑石

滑石配甘草:取滑石清热利湿通窍,甘草和中,缓滑石之寒。相配清暑利湿。

滑石配黄柏:取滑石清热渗湿,黄柏燥湿泻火解毒。相配有清热燥湿作用。

莲子

莲子配山药:都健脾益气止泻。加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相配则健脾补虚止泻。

莲子配黄连:莲子厚肠胃止泻泄,黄连清热燥湿止痢。加党参补气健脾,合用健脾燥湿止泻。

莲子配酸枣仁:莲子补益心脾,酸枣仁养血安神。相配有养心脾安神的作用。常配茯苓,远志同用。?

二类(苦)

人参

以野山参效力最佳,园参效力较差。

本品对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均有加强作用,尤其加强兴奋过程,所以抗疲劳。又能作用于垂体而兴奋垂体――肾上腺系统,加强抵抗力。降血糖,强心、调节胆固醇代谢。

人参配附子:温肾回阳,治重病久病失血所致的劂逆、脉微、出冷汗、气虚欲脱症。

人参配白术: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补脾。

相配健脾益气。

人参配五味子:人参益气生津,五味子敛气滋阴、生津止汗,合用则益气,生津敛汗。

人参配蛤蚧:人参益脾肺、补元气。蛤蚧补肺气,益精血。合用补虚益肺。

人参配茯苓:人参培补元气宁神。茯苓养心脾、安神志。相配可治心脾不足、心悸气短、食少乏力等。

人参配熟地黄:人参益气补虚,熟地黄补阴养血,合用则益气养血,治气血两亏诸症。

再加麦冬滋阴清热,益气生津。

大黄

本品对体弱、孕妇、经期、产后者不宜用。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大黄配芒硝:大黄苦寒泄热,泻下导滞,芒硝咸寒润燥软坚。相须有荡涤肠胃积滞,泄热功效。

大黄配附子:大黄苦寒攻逐积滞,附子辛热温里散寒,并制约大黄的寒凉。寒热并用可温下寒实积滞。若加干姜,温脾胃之阳效果更好。

大黄配黄连:都为苦寒泄热,而大黄气味重浊善下行。黄连善清热燥湿。相配可治邪热内结的痞症。若加黄芩清热凉血止血。

大黄配茵陈:取大黄泄下,导湿热,从大便出。菌陈清泄湿热,利胆退黄。若加栀子,引湿热从小便出。

大黄配肉桂:取大黄泻下,佐以肉桂振脾阳且制大黄的寒性。

大黄配煅石膏:取大黄清热凉血解毒,煅石膏敛疮生肌。相配有凉血解毒、燥湿生肌的功效。研末外敷可治烫伤;配地榆清热收敛生肌,配冰片清热生肌止痛,效果更好。

川楝子

对肺结核活动期、心脏病、贫血、体弱者慎用。本品对蛔虫效力慢而持久,且有积蓄作用。

川楝子配小茴香:川楝子疏肝利气止痛,小茴香温肝肾,散寒行气止痛。相配既疏肝又温肝肾,散寒止痛。

川楝子配当归:川楝子利气止痛,当归活血养血,柔肝止痛。相配有疏郁止痛、养血柔肝的功效。若加生地黄滋阴养肝。

川楝子配青皮:都能疏肝利气止痛,而川楝子善行气止痛,青皮善破气消积。相配有疏肝利气、散结破坚止痛的功效。

天门冬

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耐氧菌,都有抑制作用。

天门冬配麦门冬:天门冬性寒,滋阴清热力较强,偏于滋肾阴泄虚热,麦门冬微寒,滋燥,补阴而不粘腻,偏于生津益肺胃,多相须为用以滋阴清热,润燥止咳。

天门冬配熟地黄:取天门冬上清心肺、除痰热,下滋肾阴,润燥通便。熟地黄滋肾阴、养精血。相配滋阴润燥。

木香

对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疾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有降压作用。

木香配槟榔:木香行气消积止痛。槟榔降气导滞化积。合用消积导滞、行气止痛。

木香配砂仁:都有行气止痛效能,木香长于健脾理气砂仁长于开胃消食。合用则和中理气,消食化滞的功效更好。

木香配白术:木香健胃消食、白术健脾益气。相配能健脾胃、消食滞止痛。

木香配青皮:木香行气健胃止痛,青皮疏肝破积止痛。相配有疏肝健胃功效。若加山楂消积化滞,更能理肝胃气滞、消积止痛。

木通

利尿强心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多种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

木通配黄芪:取木通通经下乳,黄芪补虚益损。相配能益气下乳。若加当归补血,有滋生乳汁且通利效力。

木通配牛膝:都有通利血脉作用。木通偏于通利,牛膝重在活血祛瘀。相配则活血通脉功效较好。若加红花活血通经。

木通配车前子:取木通导心与小肠火下行,车前子利水通淋。相须有清热利尿通淋功效。?

贝母

川贝母偏于滋润。

贝母配知母,贝母清热化痰,知母滋阴润肺。合用滋阴清肺润燥化痰。常与麦门冬,阿胶等滋阴润肺止咳药同用。



贝母配杏仁:贝母润肺化痰,杏仁降气止咳。合用能止咳化痰。或配前胡降气化痰药。

丹参

丹参配当归:丹参活血凉血,当归补血行血。相配有活血调经功效。

丹参配砂仁:丹参活血化瘀,砂仁行气畅中,相配有调气化瘀止痛的功效。

丹参配丹皮:都可凉血,活血化瘀。丹参长于活血除烦。丹皮长于凉血化斑。若加生地黄滋阴降火凉血,则有清营凉血化斑止血功效。

丹参配瓜萎:丹参活血凉血消肿。瓜萎清热化痰散结。

丹参

丹参配当归:丹参活血凉血,当归补血行血。相配有活血调经功效。

丹参配砂仁:丹参活血化瘀,砂仁行气畅中,相配有调气化瘀止痛的功效。

丹参配丹皮:都可凉血,活血化瘀。丹参长于活血除烦。丹皮长于凉血化斑。若加生地黄滋阴降火凉血,则有清营凉血化斑止血功效。

丹参配瓜萎:丹参活血凉血消肿。瓜萎清热化痰散结。

玄参

扩血管,降血压血糖,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玄参配牛蒡子:都可治咽喉肿痛。取玄参滋阴降火。牛蒡子疏散风热。相配可治风热郁结的咽喉肿痛及斑疹。

玄参配丹皮:都能凉血化斑。玄参又能滋阴、丹皮又能祛瘀,并常与生地黄相配清热解毒。

玄参配牡蛎:都软坚散结。玄参又降火解毒、牡蛎消痰软坚,再加贝母开郁消痰、清热。

龙胆草

宜饭前服,有健胃作用,饭后反之。

龙胆草配柴胡:龙胆草苦寒沉降、泻肝胆实火,柴胡疏泄升散,升肝胆清阳,一升一降,合用除肝胆湿热郁滞。

龙胆草配茵陈:都清利肝胆湿热。茵陈且善退黄。若加郁金行气解郁,合用有疏肝利胆退黄效能。

龙胆草配牛黄:龙胆草泻肝经实火,牛黄开窍豁痰,熄风定惊。若加钩藤清心平肝熄风定惊。青黛泻肝凉血,相配有平肝熄风,泄热镇惊功效。并常与石决明等平肝潜阳配用。

白术

利尿和轻度降低血糖作用。

白术配苍术:均能燥湿、健脾,而白术偏于补,健脾力强。苍术偏于燥,燥湿力强,且能祛风,相配燥湿力较佳。

白术配茯芩:白术补脾、燥湿,茯芩淡渗、健脾利湿,相配有健脾利湿功效。

白术配干姜: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合用有温中散寒、健脾化湿功能。

白术配黄芩:都能燥湿,安胎。而白术益气,黄芩清热。相配益气,清热,和阴安胎。

瓜萎

抗癌作用,有软泻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杆菌都有抑制作用。抗皮肤真菌作用。

瓜蒌配贝母:都能清痰热、开郁结,瓜萎偏于利气润肺,贝母偏于开郁清热。合用则清热化痰,开胸散结。

瓜萎配枳壳:瓜萎润燥通便、枳壳利气宽胸。相配有利气通便作用。

生地黄

大量用可使心脏中毒。小量可使血管收缩,大量可扩张血管。对皮肤真菌也有抑制。



生地黄配阿胶:都滋阴止血。但生地偏于凉血清热。阿胶偏于养血润燥。相配有养阴血、清虚热、止血的功效。加麦门冬、白芍滋养营血,加炙甘草补气。

生地黄配玄参:都滋阴清热凉血。

生地黄配白芍:生地黄滋阴凉血,白芍养血敛阴。相配有滋阴养血的功效。若配白茅根、地榆凉血止血。若配丹皮、阿胶凉血祛瘀养血止血。

生地黄配熟地黄:生地黄滋阴清热熟地黄益精养血。合用有滋肾阴、养精血的功效。

百合

百合配麦门冬:二药都润肺生津止咳,相配效果较好。

百合配生地黄:取百合清心安神,生地黄清热凉血,相配有清热凉血安神的功能。

百合配知母:二药都润肺清热,但百合甘寒清润不腻,知母苦寒降火不燥,相配则补虚清热效力更强。

当归

治维生素E缺乏,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当归配白芍:都养血柔肝止痛。而当归能行血,白芍能敛阴。相配养血而有理血功效。

当归熟地黄:都有补血作用,当归且能行血调经。熟地滋阴效力较强。

竹茹

为淡竹的茎除去外皮后刮下的第二层皮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竹茹配橘皮:竹茹甘寒,清热止呕,橘皮辛温,理气降逆。温清相济除胃中寒热活胃气止吐。

竹茹配半夏:都和胃降逆止呕,且竹茹能清热痰,半夏化湿热,相配能和胃降逆祛痰。

竹茹配芦根:竹茹清热和胃,芦根清热生津,合用则清虚热生津液作用好。

补骨脂

补肾脂配菟丝子:补肾脂助肾阳而固精,菟丝子益精髓而固精。相须为用,补肾固精效力较显著。

补骨脂配肉豆蔻:都温阳止泻。

杏仁

中毒后,取杏树皮(去粗皮)2两煎服可解。

杏仁配桔梗:都止咳嗽、杏仁偏于降肺气止咳,桔梗偏于宣肺气去痰。相配有宣降肺气,止咳祛痰的功效。

杏仁配前胡:杏仁降气止咳,前胡下气消痰。合用降肺气止咳喘。兼有疏表功效。

杏仁配紫苏:杏仁降气止咳,紫苏解表化痰。合用有解表散寒,止咳祛痰作用。

杏仁配麦门冬:均能止咳,而杏仁降肺气,麦门冬润肺燥。相配有润燥止咳之功。

麦门冬

镇咳祛痰强心利尿。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麦冬配玉竹:都为清润之品,合用润燥生津益胃肺。

麦冬配半夏:麦冬甘寒质润、滋而不腻,能益胃生津,相配能制半夏的温燥,但麦门

冬用量须大一倍以上,可降逆止呕、和胃。

麦冬配五味子:麦冬滋阴生津止咳而清心肺。五味子敛心肺而止咳。相配滋阴敛气止咳。

远志

远志配酸枣仁:都能安神,远志在于开心郁而舒心气,酸枣仁在于养心肝之血而安心神。

远志配茯苓:都能安神,远志能开心郁,茯苓能补心气,合用则安神镇静。

远志配桔梗:都可祛痰止咳,远志能开郁,桔梗又能宣肺。若加陈皮健脾理气化痰,其祛痰止咳效力更显著。

连翘

减低毛细血管脆性。抑菌,抑病毒。

连翘配板兰根:都清热解毒凉血,相须而用功效更显著。

连翘配野菊花:都清热解毒,疏散表邪,常与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相配。

连翘配麻黄:连翘清热解毒,麻黄疏表。若加赤芍活血祛瘀。

吴茱萸

抑菌杀虫。

吴茱萸配生姜:都温胃散寒止呕。吴茱萸重在降逆、生姜偏于宣通。相配则降逆功效更佳。再配人参、甘草温中益气降逆止呕。

吴茱萸配干姜:都有散寒止呕止痛功能。吴茱萸偏于开郁降逆,干姜偏于温中止呕,合用则温中散寒,降逆止痛。

吴茱萸配苦楝子:均可疏肝行气止痛。

吴茱萸偏于开郁降气,苦楝子偏于清热行气。相配开郁行气止痛。

吴茱萸配五味子:吴茱萸温中燥湿,五味子收敛固涩。相配可温中除湿,收涩止泻。

吴茱萸配木瓜:取吴茱萸温降下行,散寒燥湿,木瓜和中去湿、舒筋通络。相配可温散下焦寒湿,舒筋止痛。

何首乌

夜交藤为何首乌的茎藤。何首乌能强壮神经,阻止动脉硬化,促进肠管里蠕动。

何首乌配枸杞:都能补肝肾、养气血,何首乌长于乌须发。相配治肝肾不足。

何首乌配怀牛膝:都能补肝肾,何首乌又益精血,怀牛膝强筋骨、引血下行。相配治肝血不足的头晕目眩,肢体麻木。

何首乌配白蒺藜: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白蒺藜疏肝解郁,散风热。相配益肾平肝散风热。

牡丹皮

有抑菌作用,对热性传染病有疗效,降压通经作用。

牡丹皮配青蒿:都凉血除蒸。但丹皮善治血热有瘀的骨蒸。青蒿善透热伏阴分的邪热。相配可用于邪伏阴分的骨蒸发热。

丹皮配赤芍:都凉血活血化瘀。相配可用于热伤营血,并与生地同用更好。

丹皮配白茅根:丹皮清热凉血、化瘀止血。

白茅根清热凉血利尿。

丹皮配大黄:大黄凉血行瘀,丹皮泄热凉血、化瘀。若加桂枝温通血脉,有活血消瘀



止痛功能。

丹皮配桂枝:取丹皮活血祛瘀,桂枝温阳通脉行血,相配通脉止痛疗效好。

丹皮配金银花:丹皮活血祛瘀,金银花清热解毒。再加连翘清热解毒散结。

丹皮配菊花:丹皮清热凉血,菊花平肝泻火。相配清热凉血平肝功效好。

羌活

抑皮肤真菌。

羌活配川芎:都有升散止痛功用,但羌活升散气分风寒湿邪而止痛,川芎则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相配有散风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羌活配防风:都有祛风湿止痛作用,相须为用能增强功效。与苍术、白芷、细辛,川芎同用更好。

羌活配独活:都能祛风湿,但羌活偏于散表浅的风湿,而独活偏于除深伏的风湿。相须为用,可散风除湿,通络止痛。

枇杷叶

入药时须去毛。对慢气管炎、久咳不止有疗效。

枇杷叶配杏仁:都肃降肺气、止咳化痰,相须则疗效显著,常配前胡、桔梗。

枇杷叶配芦根:都有和胃止呕功效,枇杷叶兼能降逆,芦根兼能生津、相配则清热降逆效果好。

枇杷叶配白茅根:取枇杷叶和胃降逆、白茅根凉血止血。相配有清热止呕止血的作用。

青皮

青皮配香附:青皮疏肝止痛,香附行气止痛。相使相须疏肝理气止痛。

青皮配白芥子:都有止痛作用。青皮长于破气散结,白芥子偏于利气豁痰。相配能开气消痰。

青皮配橘核:青皮散结止痛,橘核温化散结止痛。相配则散结止痛效果显著。

知母

用中量可降血压、麻痹心脏和呼吸中枢。抗菌解热作用。

知母配黄柏:润肺滋肾而降火,黄柏泻虚火而坚肾阴。相须为用,滋阴降火显著。

知母配麦冬:均泻肺火溢润肺阴。知母且能滋肾阴,泻胃热,麦冬兼可养胃阴,相须为用滋阴清热效力好。

知母配酸枣仁:知母滋阴清热除烦,酸枣仁补肝宁心除烦。相配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厚朴

厚朴配枳壳:均能下气散满、但厚朴善于除胀,枳壳善于消积,相须为用效果好。

厚朴配半夏:都能燥湿消痰。厚朴长于下气除胀散满。半夏长于化痰降逆消痞。相配则下气燥湿功能好。

厚朴配杏仁:取厚朴消痰下气散满,杏仁宣肺降逆平喘,相配有宣肺下气,消痰止喘功效。

枳壳

其力缓而上行,长于行气消胀。

枳壳配竹茹:清肝胆和胃降逆。



枳壳配黄芪、升麻:补气升提行气。

栀子

增加胆汁分泌,利胆作用。

栀子配滑石:均可清利湿热。栀子兼能凉血、滑石兼可通淋。加淡竹叶清热利尿。

栀子配丹皮:都能清热凉血,疏泄肝胆郁热。可加生地黄、地骨皮、以增强养血凉血功效。

栀子配白茅根:都清热凉血止血利尿。

茵陈

茵陈配栀子:取茵陈清湿热,利胆,利尿,栀子清利三焦湿热且凉血解毒。相配有清热利湿、解毒消疸之功。

茵陈配干姜,取茵陈利胆退黄,干姜温中散寒。相配有温散脾胃寒湿郁滞消黄之功。若加附子温补肾阳,逐在里寒湿。

茵陈配厚朴:茵陈清湿热利胆,厚朴宽中下气化浊。相配有清热化浊理气消疸作用。加苍术健脾燥湿,治暑湿。有食滞者加枳实山楂。

茵陈配滑石: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滑石清热渗湿利尿。相配清热利尿作用。若加木通利尿泻火。

香附

生用上行达表,熟用下走足膝,酒炒通行经络,醋炒消结散积止痛,姜汁炒化痰饮,炒炭止血。

香附配柴胡:香附善理肝经气郁,柴胡长于疏泄肝胆郁结。相配理气解郁效果更显著。

香附配木香:都能理气。但香附偏于疏泄,木香偏于健脾。合用疏理肝脾、行气止痛。

香附配乌药:都可理气止痛。但香附偏于疏肝,乌药偏于散寒,并下达肾与膀胱。合用能理肝肾气滞、散寒止痛。

香附配苍术:香附疏肝散滞,苍术健脾燥湿,相配疏肝健脾燥湿。

香附配苏梗:香附理气散滞,苏梗理气宽中。相配有理气解郁宽中止痛的功效。

香附配当归:香附调经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相配活血调经止痛。加川芎活血行气止痛。

独活

扩长血管降压,兴奋呼吸中枢。

独活配细辛:独活祛肾经伏风而祛湿,细辛散肾经风寒而使之外达。相配有散风寒、除湿邪、通痹止痛的功效。

独活配麻黄:取独活祛风胜湿止痛、麻黄解表发汗,相配有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之功。

桔梗

促进气管分泌,祛痰作用。

桔梗配甘草:桔梗宣肺气、利咽喉、甘草清热解毒。合用利咽解毒作用好。

桔梗配紫苏:都能止咳、且桔梗宣肺祛痰,紫苏发表散寒。常与杏仁同用。

桔梗配半夏:桔梗开肺止咳化痰。半夏降逆、燥湿化痰。相配有宣肺降气止咳化痰的



功效。

桔梗配枳壳:桔梗开肺气又能开郁疏利胃肠。与宽胸利膈的枳壳相配有开气,利膈、止咳祛痰的功效。

桔梗配贝母:都能祛痰止咳,桔梗又能开郁排脓,贝母善清热散结。相配有消痰气郁结的功效。

柴胡

抑制流感病毒、抑制结核杆菌。

柴胡配黄芩:柴胡泄半表半里外邪,黄芩泄半表半里的里邪。相配解少阳邪热。

又柴胡长于解郁,黄芩善泄热,相配即能疏理肝胆气机不舒,又能清泄内蕴湿热。

柴胡配白芍: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肝敛阴。一散一敛有疏肝和血止痛功效。佐川芎当归之和血。或党参、白术之补气,以增调气血止疼痛的效果。

柴胡配枳壳:柴胡疏肝解郁而升清,枳壳行气消积而降浊。一升清一降浊,能和肝脾理气机。常与健脾和胃药同用。

柴胡配羌活:柴胡升阳散表泄热,羌活散风祛寒湿止痛。相配有和解退热祛风湿止痛之功。

柴胡配青皮:柴胡疏肝解郁而升,青皮破气,疏肝而破降。相配一升一降,畅达气机,有疏肝理气功效。

柴胡配薄荷:柴胡升散解郁,薄荷凉散舒肝。常相配入益气养血药,起养气血而舒郁功效。

柴胡配甘草:柴胡疏理肝气而解毒、甘草补脾缓急而解毒。相配舒肝解毒止痛。

麻黄

发汗之峻药,肺虚咳喘者不宜用。

麻黄配桂枝:麻黄解表发汗,桂枝解肌发表。合用能解肌发表散寒。又麻黄长宣卫气,散表寒。桂枝长于通血脉温经散寒,一宣达气机一通畅血脉,故能散风寒湿痹。

麻黄配杏仁:取麻黄散寒宣肺定喘,杏仁降气止咳。相使为用有散寒止咳定喘作用。

麻黄配生石膏:麻黄得生石膏之辛凉,制温澡之偏,但仍定喘。相配清泄肺热平喘。常佐黄苓、桑白皮。

麻黄配干姜:燥湿化痰、温肺散寒、化饮之喘的功效。

麻黄配熟地:麻黄得熟地而不辛燥,宣气通络,熟地补阴,佐麻黄而去腻。相配则益肾补虚止咳喘。

麻黄配附子:麻黄辛温,宣通经络散外寒。附子辛热,温通经脉祛显寒。相配则温经通脉,助阳散寒。

麻黄配白术:取麻黄宣肺气下达膀胱,通调水道,白术健脾燥湿。相使为用,有益气化湿利尿作用。并与茯苓皮、桑白皮之类渗利药同用。

黄芩

黄芩配黄连:都是清热燥湿之品,黄芩善清肺与大肠火热。黄连善清心火而除湿火郁结,相配则清热燥湿解毒功效显著。常与金银花、连翘、浦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黄芩配白芍:黄芩燥湿、清肠热,白芍敛阴、缓肠急。相配有清热敛阴缓急的功效。

黄芩配栀子:黄芩清热燥湿,栀子清泄肝胆之火,利湿热。相须为用,有清利湿热的功效。配丹皮大黄清热凉血止血。



黄芩配知母:黄芩降泄肺火,知母润肺清热。相须为用,有清肺热止咳作用。

黄芩配桑白皮:都泻肺火。桑白皮止咳优于黄芩,黄芩清肺火优于桑白皮。

黄连

黄连配生地黄:黄连苦寒泄降,生地黄凉血养阴。相配黄连苦寒泻火而不伤阴,生地黄甘寒滋阴而不滞腻,有清热降火凉血解毒功效。

黄连配广木香:都能止痢,黄连清泻实热,广木香行气止痛,除里急后重,常与黄芩、葛根同用效佳。

黄连配肉桂:黄连清心火,肉桂和心血而启肾阳,寒热并用,可治心肾不交。

黄连配细辛:黄连清泻胃火,细辛上行止痛。相配活治胃火牙痛等。并与石膏同用,助清热之功。

黄柏

黄柏配车前子:黄柏泻火燥湿,车前子利尿通淋。相配有清利湿热,通淋之功。常与滑石、木通类同用。

黄柏配赤芍:黄柏清热燥湿止痢,赤芍凉血。相配有清湿热止痢,凉血止血的效能。

黄柏配木香:黄柏清湿热止泻,木香行气止痛,止泻。相配有清热止泻止痛之功。

黄柏配细辛:黄柏泻脬火,清湿热,细辛可利窍。寒热并用治尿路不畅痛。

(黄连善清心火、胃之实火而解毒。黄芩清肺经实火且止血安胎。黄柏泻肾火而坚阴,清下焦湿热。栀子清三焦火而凉血解毒、除烦,利尿、利胆、止血、有表里双解之效)。

菊花

降压防治流感百日咳,脑脊髓膜炎。

菊花配川芎:菊花入肝经气分,泄热疏风。川芎入肝经血分,活血祛风止痛。相使为用清热祛风止痛。加薄荷散风热止痛。

菊花配枸杞:菊花清肝泄热,枸杞滋补肝肾。相使为用滋肝肾,清头目。

菊花配金银花:取菊花益阴清热解毒,金银花清心胃之热毒。相配清热解毒效果较好。常与连翘,紫花地丁配用以解毒消肿、清热凉血。

犀角

犀角配羚羊角:都清热定惊。但犀角偏于凉血镇静、羚羊角偏于平肝熄风。相配清热镇惊效好。

犀角配生地黄:都可清热凉血、解毒化斑。但犀角长于解血中毒热。生地长于滋养营阴。若加玄参解毒而清上炎之虚火。相须则滋阴泄火、凉血解毒功效显著。配大青叶凉血解毒化斑。

犀角配黄连:都能清热解毒。且犀角清血分热毒而化斑,黄连泻气分实热。相配则凉血解毒效果好。与黄芩、栀子同用较好。

犀角配石膏:犀角解血分热毒,石膏清气分实热。合治气血两燔卓效。并常与金银花连翘同用清热解毒而透邪外出。

葶苈子

葶苈子配大枣:葶苈苦寒,泻肺利水,大枣甘温,益脾胃而防泻利太过。相配可泻肺止喘。可加杏仁、贝母降气止咳。可加木通、防风利水消肿。

葶苈子配桑白皮:都能泻肺之壅滞,止咳平喘,相配力大。

槟榔



麻痹绦虫:抑流感病毒真菌病毒。

槟榔配南瓜子:专于驱虫。

槟榔配厚朴:都行气滞消胀满,若加木香行气健胃止痢,有行滞消痞止痛功效。

槟榔配木瓜:槟榔降气,化湿利水,木瓜和胃化湿,舒筋通络,若加苏叶相配,通络化湿消肿。

熟地黄

熟地黄配山茱萸:熟地滋补肝肾、益血养精,山茱萸温补肝肾,缩尿涩精。相配有滋肾养阴、固涩精气的功效。常与山药枸杞同用,以增滋阴固精作用。

熟地配山药:熟地滋阴补肾,山药益肾固精且补脾益阴。若加五味子益肾固精且补肺生津,合用则滋阴补肾、固精。

薤白

薤白配瓜蒌:薤白温中化秽浊之气,瓜蒌宽胸利隔,化痰导滞。相配既行气通阳,又祛痰散结。

薤白配黄柏:薤白化浊导滞、黄柏清热燥湿,相配有燥湿化浊解毒之功效。

一类 (酸)

山茱萸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疾痢杆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山茱萸配补骨脂:都有温肾助阳、固精功效,相配则效果更显著。

山茱萸配白芍:都为酸敛收涩之品,山茱萸可补肾固精,白芍柔肝养血。合用滋补肝肾、止血止汗的功效。

山茱萸配五味子:都能温涩补肾,固精敛汗,山茱萸偏于补肾固精止遗。五味子偏于敛肺生津止咳。相配能敛肺补肾、固精止汗。

五味子

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可使呼吸频率和幅度增加。有增加胃酸、降压作用。对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疾痢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绿脓杆菌抗菌作用更强。

五味子配酸仁枣:五味子敛气生津,酸枣仁养血安神,若加丹参清心除烦,合用补心肝肾之不足,敛气养血,宁心除烦。

五味子配黄芪:都能止汗、但五味子重在敛阴生津、黄芪重在益气固表。相配有敛阴固表功效。

牛膝

怀牛膝滋肝肾力强。主产河南、河北。川牛膝主产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破瘀通经力较显著。

牛膝配杜仲:均能滋补肝肾,且牛膝利关节,杜仲强筋骨。

牛膝配红花:都有通经作用,且牛膝长于破血通经、红花善于活血通经止痛。相配可活血破瘀、通经止痛。再配当归、赤芍效果更好。

牛膝配石膏:牛膝引热下行,石膏清胃热。若加知母清热降火,可清胃热、降上炎之火。

牛膝配金银花:牛膝下行、破瘀通血脉、金银花清热解毒。若加赤芍活血祛瘀,有活血散瘀,凉血解毒功效。



白芍

松弛胃肠平滑肌。与甘草同用,治中枢性或末梢性的肌肉痉挛及痛。对疾痢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口咳杆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白芍配熟地黄:白芍敛阴养血,熟地黄滋阴补血。相配养阴补血的重要配伍。

白芍配石决明:白芍养血柔肝,石决明平肝潜阳。相配可平肝镇静。常与阿胶、生地等养血药,钩藤、牡蛎等清热熄风药同用。

白芍木香相配:白芍和血止痛、木香行气止痛。相配行气和血、缓急止痛。

酸枣仁

孕妇慎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催眠作用。

酸枣仁配五味子:枣酸仁宁心安神、五味子敛气生津、补益心神。相配有养心宁神功效。若加茯神益心气,运志开心气郁解,疗效更好。

酸枣仁配生地黄:都能养血。酸枣仁养肝血,生地滋肾阴,相配有溢肝肾养血安神的功效。

酸枣仁配栀子:酸枣仁宁心安神,栀子清心降火。相配有清心安神作用。

酸枣仁配知母:酸枣仁宁心安神,知母滋阴清热。

酸枣仁配丹参:酸枣仁养血,敛阴、安神。丹参活血、凉血除烦。相配有养血行血安神除烦功效。

搜索建议:常用中药的互换与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