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张照片,
一定会觉得,
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吧。
可有谁知道,
他竟是和钱锺书齐名的国宝大师,
被西方视为“亚洲文化的骄傲”;
他也是大师们心目中的“偶像”,
被视为是当代中国硕果仅存、
绝无仅有的,
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
但他这一生,
享誉世界却从不被国人所知,
直到他悄无声息地离去......
他,就是饶宗颐。
1917年8月9日,
他生于广东省潮安县,
父亲饶锷,是一代国学大师,
著作等身。
粤东地区最大的藏书楼:
天啸楼,
便是饶锷所建。
饶宗颐一出生,就是满室书香,
天啸楼,
便是他读书玩耍的地方。
日日沉浸于万卷文学,
饶宗颐渐渐满腹经纶。
待到正式进入学堂的年纪,
饶宗颐所展现的文学才干,
让教书先生感到愕然:
饶家这个少爷就是个小神童,
老师讲的都会,没讲的也会,
自己根本教不了他!
那既然学不到更多东西,
没读几天书的饶宗颐,
索性便回到了家中,
在“天啸楼”自学。
他是世所罕见的,
没有真正进过学堂,
全靠自学成为国学宗师的天才!
饶氏家族合影
他15岁那年,家中突生变故,
父亲因著书劳累过度去世,
饶宗颐悲伤至极。
为安慰父亲在天之灵,
他旁搜博采,拾佚钩沉,
只用了五年,
就完成了父亲的遗著:
《潮州艺文志》。
这本书一出版,文坛震动,
咏优昙花诗,一时惊诸老宿,
谁能想得到,
这文化厚重功底深沉的浩渺佳作,
这直接影响全国地方志编纂的作品,
居然是一个,
未满20岁的少年完成的呢?
从此,
声名大噪的饶宗颐,
被视为中国文学界一颗天才新星。
1939年,因战事迭起,
饶宗颐不得不南下香港,
当时在港的学者大师,
一听说他来了,
纷纷投以殷勤。
著名学者王云五,
邀请他参加《中山大辞典》编辑,
大书法家叶恭绰,
力邀他加盟《全清词钞》编簒。
这两个工作使饶宗颐,
阅读到很多一流藏书家的珍本,
自此时起,
他的学识更加突飞猛进,
直接拉开了后半生传奇的帷幕!
短短几年而已,
饶宗颐的学术范围,
几乎囊括了中国文化的所有方面,
涉及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
经学、礼乐学、宗教学、
楚辞学、史学(包括潮学)、
中外关系史、敦煌学、目录学、
古典文学及中国艺术史等十三大门类;
他还通晓英、法、日、德等多国语言,
甚至精通梵文、
巴比伦古楔形文字等“天书”;
诗、书、画、乐各个领域,
饶宗颐可以说无一不精,
古今跨度之广,学贯中西之宽,
他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学界称他为“业精六学,才备九能”。
而修炼到这种高深莫测的境界,
他还不到35岁!
天才,奇才,
这些人间溢美之词在他身上,
实在太过普通。
40岁,
他已经撰写出版了60余部著作,
3000余万字。
《楚辞地名考》《广东易学考》
《尚书地理辨证》《说文古文考》
《古史新证补》《西汉节义传》
《金文平议》《古地辨》《新莽史》
......
其中,《楚辞地名考》,
让他在29岁那年,扬名天下!
著名学者童书业为之作序:
“考据之学,愈近愈精,
读宗颐饶君之书,而益信也。
君治史地学,
深入堂奥,精思所及,
往往能发前人所未发!”
建国后,一个真正传奇的,
饶宗颐时代来临了。
1956年,
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
饶宗颐第一次读到原版敦煌经卷,
想到当时,
本属于中国自己的敦煌学,
竟已经落后于外国,
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研究出个名堂,
为国人争一口气。
于是,
他一口气写下三本巨作:
《楚辞书录》、
《巴黎所见甲骨录》、
《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
这些书传到国外,
第一次引起欧洲,
对中国道教的研究热潮!
接着,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
足足50项第一!
是他,
出版了学术史上第一部,
以目录学和版本学研究词学的著作:
《词籍考》;
是他,
第一次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概念,
被国内外学界广为认同;
是他,
在国际上第一次代表中国人,
讲述日本所藏甲骨;
是他,
第一个在国际上提出“礼经问题”
......
他是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第一人;
他是研究殷代贞卜第一人;
他是讲词与画关系第一人;
他是开海外金石学先河第一人;
他是利用,
中国古代文献补缅甸史的第一人,
......
如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里程碑式贡献,
中国文学史上,
只饶宗颐一人。
巨大的文学能量在他体内蕴藏,
凝聚成丰厚卓著爆发的这一刻,
全世界都为此震撼。
也因此,
他获得了来自全球的仰望:
1962年,
他所著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
荣获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儒莲奖”,
这一奖项被称为汉学界的诺贝尔;
1993年,法国文化部,
授予他“高等艺术文化勋章”;
同年,他获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
人文科学博士学位,
这是125年来,
索邦高等研究院,
首次授予人文学科博士学位,
也是125年来,
首次授予一个中国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他是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在国内,他也受到极大赞誉,
让普通人听来如雷贯耳的大师们,
都视他为偶像!
在学界,
他钱锺书并称为“南饶北钱”;
也和季羡林一起,
被盛誉为“南饶北季”。
但钱和季二人,
却不约而同一起称赞他。
钱锺书一向傲气,
却能称他为“旷世奇才”;
季羡林,
把他看做“心目中的大师,
并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
金庸说有了他,
“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张大千先生说:
“饶宗颐的白描,
当世可称独步。”
许嘉璐先生则断言:
“他是中华传统文化,
呈现于20世纪的最好典型,
我可以说:50年之内,
不会再出第二个他!”
可见,
饶宗颐在中国文学史上,
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饶宗颐还是一位艺术巨擘,
在诗、书、画、琴各领域,
都有高深的造诣,
学艺双修,功力深厚。
饶宗颐书法
饶宗颐画作
人总被盛誉所困,
而书、字、画无一不精的饶宗颐,
独能超脱物外。
人们称他是全能奇才,
赞誉的话说得多了,
饶宗颐总是微微笑道:
“呵,大师?我是大猪吧,
(潮汕话里,"大师’与"大猪’谐音),
现在的"大师’高帽满天飞,太多了,
其实大师原来是称呼和尚的,
我可不敢当。”
2013年,
饶宗颐当选为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
外籍院士,
是法兰西学院海外院士中最高级别,
而饶宗颐,
是亚洲第一位获此荣衔的汉学家。
此外,他还有诸多头衔:
西冷印社社长、
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而盛名之下,
饶宗颐把自己所有的得到,
都一点点回馈给了社会:
2003年,
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古籍善本,
180多件书画作品,
全部捐赠给了香港大学;
2008年汶川大地震,
他个人捐款港币20万,
还靠字画筹得500万元全部捐出;
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
正逢他95岁大寿,
他将亲朋馈赠的160万寿礼悉数捐出;
2010年11月,
敦煌晚会筹款1316万元,
用于维修及保育敦煌石窟经费,
饶宗颐捐赠10张书画作品,
供现场拍卖,他的一幅画,
价值数十万甚至百万;
2013年4月,
惊悉四川雅安地震、
饶宗颐叹道:
戚戚之情,哀哀我心,
个人捐款50万元港币。
那些年,
他的书画作品全都义卖,
所得数百万元,
全都捐给了慈善组织。
国学之真谛,
为我国富强,为我民无忧,
他将这样悲悯的情怀,
真正融入了生命!
因他文坛巨匠,因他慈善大爱,
编号为10017的小行星,
被命名为“饶宗颐星”。
百岁高龄之际,
饶宗颐仍不忘为中国文化复兴呼吁,
他在巴黎“莲莲吉庆“开幕现场”
这样一位100岁的老人家,
颤巍巍说话,
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全都倾洒在现场!
中国美术馆“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巡回展”开幕现场
他为祖国做的太多了,
那些沉甸甸的著作,
还有已成栋梁的学生,
桃李满天下,巨作摆书堂,
这都是他为中国人,
留下的宝贵财富。
他走过了一个世纪,
将中华文化复兴重任扛在肩头,
他太拼了也太累了。
2018年2月6日,
这颗人间巨星陨落了,
老先生101岁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可他的精神,他的传奇,
必将像天际那颗星星一样,
照耀中华大地,
亘古,永恒!
青衫一袭淡淡愁,
千载国学我来佑。
肯将毕生化蜡炬,
一生烽尽无怨尤。
饶宗颐,
他把自己这一百年人生,
全都融进了,
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江流中。
他昼夜奔袭,
在全世界奔走呼吁,
他把每一件事情,
都做到最好,
直至燃尽自己的生命之火。
如此一位卓越的国学大师,
如此一位伟大的大国巨星,
我们不应该不知道他的名字!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021年,
饶宗颐逝世三周年,
缅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