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喜迎二十大 | 织密养老保障网 托起稳稳的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市将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时期也是本市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养老待遇稳步提高,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完善……这张越织越密的养老保障网,为百姓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看制度

统筹城乡体系  待遇不漏一人

今年刚满60周岁的老宋是密云区不老屯的一位农民,2009年,开民宿的儿子给他按照最高缴费标准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今年3月,又为老宋一次性补齐了费用,不久后,老宋将顺利领到城乡居民养老金。

“镇上的工作人员给我算得很清楚,我每年按9000元的最高标准缴费,还享受政府补贴,现在个人养老账户里就有13万多元的余额。满60周岁以后,我每个月能领980多元的个人养老金,再加上887元的基础养老金,就有1800多元。”“能和城里人一样有养老保障,以前想都不敢想。”一想到每个月按时到账的养老金,老宋笑得合不拢嘴。

养老保险改革是本市社保制度改革起步最早的一项。2014年,本市在率先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求,完善了本市制度;2018年,又进一步完善政策,引导激励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早参保、多缴费,增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养老金中的比例,优化养老保险待遇结构,发挥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方面作用。制度实施十余年,深耕细作,在国家政策框架下,相继出台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参保,对本市困难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予代缴保费等政策。

这些年来,全市参保人一起见证了本市养老保险破茧化蝶的轨迹:“职工+居民”制度体系建立,基本实现人群全覆盖;职工保险涵盖城乡各类职业人群,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率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人人老有所养”,梦想照进现实。

看保障

待遇连年涨  幸福节节高

家住海淀区曙光街道的陈丽芬今年69岁,2003年退休时,她每月的养老金不足2000元,今年待遇调整后,她每个月养老金已有5000多元。 “和老姐妹们相比,我的工龄最短,养老金能有这么多,我特别知足。 以后养老金还会再涨,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 ”

陈大妈养老金连年涨,见证了北京市养老待遇水平稳步提升。综合考虑物价变动、职工工资增长、基金承受能力以及财力状况等因素,多年来,北京市连续调整企业基本养老金,建立健全了基本养老金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

同时,本市持续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截至今年已经连续12年、14次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惠及90.85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已从制度实施初的每人每月280元提高到人均每月900元,增幅达221%;福利养老金从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人均每月815元,增幅达308%。

今年,本市再次调整养老待遇。7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布通知,继续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继续保持向退休时间早、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加大倾斜力度的调整办法,对于定额部分,每人每月增加36元;同时,继续坚持与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挂钩,惠及318万余名退休人员。

看服务

以前“跑断腿”  现在“不出门”

在北京东方慧博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前不久的一条短信引起人事专员付玉的注意: “您好,您单位王某某等人临近法定退休年龄,您可以登录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了解具体情况。 ”提前一年能收到短信提示,提前半年在网上提交申请,预审档案。 “‘不出门’就能办好事,多年的梦想实现了”,付玉感慨。

办退休曾是个“大工程”。付玉回忆,办理退休申请的材料很多,每个人的材料都得有两指厚。到了约号日,要先去做社保减员,然后才能递交资料。“如果材料出现问题,还要折返补充,真是‘跑断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1年6月,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制定发布《2021年度重点民生项目清单》,针对职工退休办理手续繁琐的问题,加强部门间数据推送共享,制定《“职工退休”场景服务流程再造方案》,建立各部门联审联办机制;简化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流程,让企业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最多“跑一次”。

今年8月,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上线“退休打包一件事”平台,实现了养老金申领、享受退休医疗保险待遇和退休销户公积金提取事项网上办、打包办,办事人“不出门”就能办理职工退休相关事宜。未来,本市还将进一步巩固经验做法,建立“一件事”储备库,推进更多利企便民“一件事”打包办落地。

看发展

完善“多支柱”  破题“养老难”

成立于2021年9月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位于西城区金融街,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大部分员工都是由上级单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转入的,面临单位新参保和企业年金待遇衔接等问题。今年7月,西城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养老保险科“服务上门”,破解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难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工开始关注企业年金,为自己增加一份养老保障。参加企业年金甚至成为用人单位留人引才的一项福利。”北京证券交易所一位负责人介绍,负责建立企业年金备案的养老保险部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引和经办服务。

“支持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强化职业年金管理”“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丰富养老资金长期管理方式,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在今年2月本市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养老支柱被再次强调,这也是本市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关注的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市为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保险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2018年《企业年金办法》实施后,本市出台措施,鼓励企业与职工集体协商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加入由年金管理机构设立的集合计划,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收入水平,吸引人才、相应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今年4月,《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出炉后,本市养老保险部门也针对参加、提取方式等内容进行研究探讨。

“深化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促进有意愿、有经济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在2021年9月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包括医疗保障)》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本市养老保险部门对于满足首都参保人员多样化需求和更好地保障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初衷。坚守这份初心使命,首都养老保障网将越织越密,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责编:梁   蕊

来源:北京劳动就业报(文字:崔宏宇)

觉得好看,点这里 ↓↓ ↓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