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职场人身价会因劳动力减少而变高,这个变高,要看是真的变高还是假的变高?如果是时间的推移带来的工资上涨,而且是一种小幅的平均的上涨,这通常是因为通货膨胀而引起的被动上涨,因为这样的情况,往往是你的劳动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你的能力水平也没有什么提升,工资的上涨只是因为水涨船高,大趋势而已,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而已,看上去好像是多了。
另外每年各省各地人社局都会公布当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公布月工资标准下限,以及当年的上调标准,而当地人身价会根据这个平均工资会主动的上推——当然也不一定会立刻上推,这时当地的企业和单位根据该单位员工工资水平决定的,过低的可能会上调,已经调高的可能会不动,或者微调。
从2005年开始,我国几乎每年都要调整一次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而在调整幅度上,各地基本按照国务院要求,上调幅度均为10%左右,具体办法又各不相同,一般是采取普遍调整和适当倾斜两种方式,这样的话,涨幅是参差不齐的,有多有少的。照此参考,受此影响,作为在职的员工,能不调整吗?而在职员工的工资上涨,往往也是主动+被动两条线同时运行的,主动的有企业和单位规模效益、员工业绩、能力影响,还有用工人员增减、劳动力市场、行业监管部门影响等等。
那些传统没落行业,行业利润也不高,工资水平本来也不高,企业本来就在减人,工资是不能再高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幅度微小,步履蹒跚的假涨。大的行业比如采矿、冶炼、纺织、网吧;小的行业比如打铁匠、篾匠、磨刀匠、吹糖人、补锅匠,修鞋修伞配钥匙的手艺人;还有那些红海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比如小商品销售、小产品加工、代加工、各种汽配厂、小作坊,工资水平不光不高,还经常性的停工放假,甚至倒闭关门!人少了怎样?人少了工资照样少。
还有一种情况,即人少了工资依然不涨或难涨的情况,出现在那些内部竞争严重的行业,比如出租车行业、货车运输行业,都是因为车多了导致,原来出租车和货车不多的时候,司机还是高收入人群,自从出租车、网约车、货车多了之后,就引发了各种恶性竞争,压低了单价、压低运费、抬高门槛、提升运营成本,造成新人不愿加入了,这种情况,工资收入能维持到以前的位置已经是不错了,涨是更难了。
从表面上看来,那种因为劳动力减少而引起职场认识身价上升的很明显行业是建筑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这些行业自动化程度不高,对劳动力需求比较刚性,也不需要太高的学历、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和能力。这些年,劳动力市场对各种民工的需求大于供给,用工单位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自然就会给民工涨工资。但是这种用工需求和涨薪意愿又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而变动的,比如用工单位在行业旺季时愿意吸纳更多民工,愿意涨薪,在农忙时愿意涨薪;在每个人手短缺的时间窗口愿意涨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