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深耕双抗靶向和肿瘤免疫疗法开发的生物科技公司财政紧绌,已向港交所申请上市筹资
重点:
友芝友生物进展最快的核心产品,也只是处于2期临床阶段,短期内难以实现商业化
该公司现金流紧张,截至6月底的现金仅有5,379万元,因此通过转让研发管线和出售股权自救
本文作者 莫莉
在创新药领域,双特异性抗体(双抗,BsAb)药物被视作接棒单株抗体(单抗,mAb)的第二代抗体药物,市场规模广阔。2022 年是双抗上市的“爆发”之年,至少4款双抗获美国、欧盟或中国监管部门批准上市。自2009 年首款双抗产品获批以来,已最少有7 款双抗处于商业化销售中,覆盖肿瘤、罕见病与自身免疫病等领域。
双抗药物商业化加速,让同一领域的创新药企业看到盈利曙光,在生物医药板块的“资本寒冬”下,未盈利药企在一级市场融资困难, 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便是其中一员。这间深耕双抗靶向和肿瘤免疫疗法的公司,已于12月9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成立于2010年的友芝友生物拥有10款正在研发阶段的药物管线,有5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涉及恶性腹水、骨髓瘤、胰腺癌等多种疾病。其中进展最快的核心产品M701已进入治疗恶性腹水的2期临床阶段,预计2024年上半年开始3期临床试验。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友芝友生物也试图从新冠疫苗这个庞大市场中分一杯羹。公司与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研发新冠重组蛋白疫苗Y2019,但于2022年8月才完成该疫苗的1a期临床试验,计划明年下半年启动早期临床研究。只不过,当前中国新冠疫苗市场竞争已相当激烈,共有13款疫苗获批上市,包括5款重组蛋白疫苗,友芝友生物这步恐怕走得太迟。
未有产品收入
虽然产品管线丰富,该公司尚无产品获批,无法从中获得任何收入,而且随着研究管线逐渐进入临床中期,研发投入增加,令亏损幅度扩大。过去两年,公司分别亏损1.08亿元和1.49亿元,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同比增加58%至8,963万元。
友芝友生物赴港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作候选药物的研究、临床试验及商业化,并进一步开发和提升双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等。西南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受益于双抗药物逐渐扩大的适应症范围,加上良好的临床优效性及安全性,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去年已接近40亿美元(279亿元);随着双抗药物获批上市进程持续加快,预计2030年全球双抗市场规模有望增至807亿美元。
双特异性抗体是指能够同时特异性结合两个抗原或抗原表位的人工抗体,可以理解为将两个不同的单抗结构融合形成,通常比单抗特异性高、靶向性强而用量少。但是,双抗需要通过重组DNA或细胞融合技术人工制备,涉及复杂的分子结构设计,对技术平台要求很高。
根据招股文件引述的报告,在中国拥有专有双特异性平台的竞争对手中,友芝友生物在T细胞接合的双抗在开发阶段及数量位列第一。中国代表性的双抗技术平台还有 健能隆 的iTAB、 康宁杰瑞 (9966.HK)的CRIB、 岸迈生物 的FIT-lg,以及 天演药业 (ADAG.US)的DPL等。
凭借专有双特异性平台,友芝友生物未来有望获得合作伙伴订单。今年3月,天演药业与 赛诺菲 (SNY.US)合作开发多靶点抗体候选药物,其中天演药业使用其抗体平台领导早期研发活动,赛诺菲则负责进一步的研发、产品开发与商业化,天演药业从该项合作中可以获得1,750万美元首付款,总合作收入有望达到25亿美元。
出售研发管线
然而,该公司的财政情况却令人担忧。截至2022年6月末,友芝友生物所持现金仅有5,379万元,较2021年末的8,309万元骤降35%, 但今年上半年光是研发开支就达到8,236万元,若以此速度消耗资金,友芝友生物的现金很可能无法支撑到产品实现商业化。
由于生物医药一级融资环境不佳,友芝友生物已通过转让研发管线自救。今年7月,友芝友生物向 康哲药业 (0867.HK)转让了Y400相关所有权利及资产,目前已收到全额首付款500万美元,Y400是治疗老年病靶向疗法的双抗药物,仍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同时,友芝友生物还在今年10月完成2亿元C轮融资,引入具有政府背景的武汉光谷金控。
在转让Y400和完成C 轮融资后,友芝友生物的资金紧张状况稍有缓解,截至10月31日的所持现金略为回升至7,830万元。公司在招股文件表示,如有需要也可能进行下一轮融资。在上市之前,友芝友先后进行了五轮融资,累计筹资约6.7亿元。
在最后一轮融资中,友芝友生物每股股价为14.29元,以总股本1.82亿股计算,公司估值约26亿元。同类双抗药物研发企业康宁杰瑞和 康方生物 (9926.HK)的市值分别为93亿港元(84亿元)和342亿港元,虽然康宁杰瑞和康方生物均未实现盈利,但两者已有产品获批上市,康方生物更是推出了中国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双抗。因此,友芝友生物能否快速推进产品商业化,以扭转现金流紧张的局面,是决定未来上市估值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