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2022华为终端:余承东打出一套「组合拳」

文 / 七公

出品 / 节点财经

2022年4月,在华为终端商用办公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宣布了一件大事。

他表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名称走过了十年的道路,今天我们更名为华为终端业务,全面进军商用市场。”

这意味着,接下来,华为将重点发力商用领域,和联想、中兴、海康威视、甲骨文、IBM等劲敌同场较量。

对于这个看似重大的变化,外界并不感到过分意外。草蛇灰线,有迹可循,比如PC、显示器、智慧屏、路由器……华为此前就有专门针对商用的产品,再比如与各车企合作打造的问界、极狐阿尔法、阿维塔11等。

这一次更名,即是华为消费者业务的自然延伸,也是更明确地对外宣布华为终端的未来战略——商用。

而在节点财经看来,无论此前有多少积累,正式转轨后,华为终端面临的必定是一场鏖战:如何化解行业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何在日渐内卷的市场找到新出路?如何对抗羽翼丰满的对手?

以上种种,都需要“救火队长”余承东打出一套强悍的“组合拳”。

正和博弈,走出“囚徒困境”

Harmony是华为终端产品迭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早在2012年,华为便已经开始策划自己的操作系统,而在最初,华为只是想通过这套系统解决所有硬件设备装载系统的问题,彻底告别不同的硬件还需要搭载不同系统的痛点。

如今,随着公司重心的迁移,鸿蒙的使命和期盼也有所不同。

就在11月初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表示,“经过四年发展,鸿蒙生态已经日渐成熟,我们希望与全球开发者一起创新照见未来,共建鸿蒙世界。”

这是华为首次提出“鸿蒙世界”的概念,也透露出其对终端业务的规划。

简而言之,华为终端要做的不仅仅是硬件,而是以众行者的姿态,以正和博弈的思路,以鸿蒙为底座,构建能够持续给客户、伙伴以及最终的消费者带来价值的长久生态。

在经济学范畴里,世界上有两种博弈:“零和博弈”与“正和博弈”。

前者就是市场蛋糕有限,张三赚的钱都是李四亏的钱,最后的结果通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两败俱伤。

后者是指双方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大家齐心合力做大蛋糕,各自的利益都有所增加。

华为终端产业链,本质上是一场开放的“正和博弈”。

过去的商用市场,电脑有电脑操作系统,手机有手机操作系统,打印机有打印机操作系统,所有办公用品都自立门户、不相为谋,供需两端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是单线条的买卖关系。

华为的加入,犹如“老树”催新芽。树还是那颗树,但因为鸿蒙系统滋养的肥沃“黑土地”,打通各式各样的终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给用户带来更流畅、更出色的体验,助力企业提质增效,释放新的生产力。

而不同于过于的统一化、固定化产品,华为终端依托HarmonyOS系统的17项标准定制能力和9大开放能力,能对商用端由于业态、规模、受众各异,产生的差异化要求及时响应;同时,基于开源方式,企业可以在鸿蒙的基础上,搭建智能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的框架和平台,并推出相关产品。

图源:鸿蒙生态应用开发白皮书

比如家电领域,有了开源鸿蒙的支持,中小企业苦恼的智能化便变得简单了许多,设计电路、编排实现路径、集成工具链、运维套件等工作,都能在Harmony这儿拿到现成的,甚至还能接入华为智慧生活,进行迅速配对,连接后就能操作,不仅大幅简化流程、降低成本,且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截至目前,鸿蒙生态已经聚集了200万+的开发者,50000+HarmonyOS原子化服务,2200+的鸿蒙智联伙伴,涵盖 5600+ SKU;HMS Core开放25030个API,近4万款应用跟随华为的步伐走向全球。

显然,在华为终端的逻辑里,讲究的是纵横联合,携手进退。

在这个逻辑下,上至定制系统的开发与运营,下至衍生品的研发与多设备的融合,各方都是深度操盘手,有利于走出“囚徒困境”,打开另一扇天窗,获得另一重降维打击能力。

无界探索,赢得更大的市场

三十多年前,我们把电话装到每一个家庭,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十多年前,我们把网络通到每一个角落,构建全联接世界;今天,我们把大数据、AI、云计算技术嵌入千行万业,重构商业和经济。

无界探索,一直是科技演进的主题之一。

作为后来者,华为要想在商用市场蹚出一条居上的“河流”,就得拿出不一样的姿态:不再局限于丰富笔记本、台式机与显示器、平板、智慧屏、穿戴等大众熟知的品类,而是把重心放在为政府和教育、医疗、制造、交通、金融、能源等六大行业提供商用办公解决方案。

之所以押注后者,暗含着华为对趋势的前瞻:商用市场在经历了以单一设备为中心的1.0时代和多设备融合的2.0时代之后,当下正在步入云、AI、大数据主导的3.0时代,向着高性能、智慧化、全连接和新形态演进。

图源:华为商城

这意味着,未来商业化的落地更加偏向那些擅长软硬件一体化、模式场景化、打破孤岛效应的公司。

或者说,相比单纯的硬件供给,政企领域的商用解决方案是一个更大的市场,也更具想象力。

IDC公布全球个人计算设备季度追踪初步结果显示,全球PC市场,继二季度发货量收缩15.3%后,三季度再度同比收缩15.0%至7420万台,手机出货量亦是同等光景。管中窥豹,整个硬件市场大概率都是下滑的。

该背景下,华为双管齐下,另拓大道。

举个例子,近两年来华为和余承东都频繁活跃在汽车圈,为何?

除了寻找新的盈利点,汽车本是集工业之大成的物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2021年产销分别达到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而在国家大举推行的新能源车发展战略中,汽车又是站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前沿的“弄潮儿”,成长坡很长。

查理·芒格曾经在总结自己成功投资时说过一句话:“在鱼多地方的钓鱼”。就是这个意思。

数据佐证,2022年8-10月,有华为基因加持的AITO问界,连续3个月销量破万,10月份更是以12018辆的月销量超过蔚来和理想,成为仅次于哪吒汽车的造车新势力。

图源:问界官网

再如港口、电力、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华为终端聚焦ICT技术,包括5G网络、计算、存储、云、自动驾驶部件、数字能源,量体裁衣,形成智慧安防、极简办公网等适配产品,覆盖数据中心、园区、数字站点、广域网络等场景,驱动这些传统业态腾起往云端,往数智化转型,进而淬炼出自活水、自组网、自代谢的可持续进化能力。

众所周知的是,政府、教育、医疗、制造、交通、金融、能源等政企市场,是最近几年业界都共识的“蓝海”,尤其是软性服务这块,天花板较高。身处这样的“池塘”,华为的商用终端无疑拥有“水大鱼大”的机会。

创新至上

鲶鱼主义的“范式级”跃迁

1G时代,通讯行业摩托罗拉称王;2G时代,爱立信和诺基亚取而代之;3G时代,苹果和三星两强互搏;4G时代,华为和小米雄起……

一个领域“顶层设计”的更新,往往是由先行企业将涟漪变为浪潮。

就像汽车行业搅局者特斯拉,在新能源车产品之上,其更成功的是在交通出行理念上,对消费者习惯的重塑;再比如改变世界的微软,操作系统仅是其成果的体现,而更大程度上,则是对人类古旧办公方式的颠覆。

商用市场,华为乘势而入。万殊一辙,道理大同。

过去数十年,企业创新多聚焦于个人消费市场,无论是PC这样的老品类,还是手表、智慧屏这样的新品类,针对C端的创新要显著优于B端,甚至出现创新过剩。

而创新只有溢出到新的领域,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释放,才能消弭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等VUKA因素。

我们都知道,华为身上有两个鲜明的标签:求变求新、舍得对技术投入。

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10.7万人,相较于被列入实体清单的2019年增长11.5%,占总员工数量的比例为54.8%;研发费用支出1427亿元,约占全年收入22.4% ,创出历史新高。过去十年,华为在研发领域累计投资超过8,450 亿元。

图源:华为财报

正是得益于此,华为在相关领域,围绕智慧、智能、自动、交互等技术,沉淀了深厚的研发、设计、运营经验,以及良好的用户口碑。若将其置于应用范畴宽阔的商用市场,相比个人消费市场,辐射出的光环可能更大。

一位用户向节点财经说到:“鸿蒙系统就像一根线,把手机、平板、电脑、打印机等贯穿起来,我只要用手机碰一碰,瞬间就能连接并使用搭载HarmonyOS的激光打印机——华为PixLab X1打印材料,真的太方便了!”。

再如,在不同设备登录华为统一帐号,用户便能任意调用、管理和编辑各终端文件,感受跨系统、跨边界、跨应用作业的便捷性和灵活性,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他实现了从0到1,从以设备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也就是说,华为将像“鲶鱼”一样,从产品、体验、场景等多个维度,从抽象的思维、认知到具象的模式、布局,激活行业内部的创新因子,并锻造新的生命力,带领商用市场朝着广泛连接、高效协同、自然人机交互、安全可靠的“新范式”跃迁。

一并的,还有消费者和商家的视角里,更多福利,更多预见未来的可能性。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