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件折弯边不直,尺寸大小不一。原因:设备提供的压料力不够;高度尺寸过低;工艺流程没有预折弯或压线工序;凹凸模具圆角不对称或者折弯受力不匀。解决方法:增加压料力;高度大小不能低于较小尺寸;增加预折弯或者压线工序;保证凹凸模具圆角光滑对称,间隙一致。
2.板件折弯后表面有擦伤。原因:原材料本身表面就粗糙;弯曲缝隙过小;凸模弯曲的半径过小。方法:增加凹凸模具光滑度;改变弯曲缝隙;增加凸模弯曲半径。
3.弯曲角处产生裂缝。原因:弯曲的半径过小;板材纹路和弯曲线方向相同;板材的毛刺朝向外;金属本身可塑性低。方法:增加模具的弯曲半径;调整落料时的排样;将毛刺面调整在圆角内;改用软性度高的板材或退火。
4.因弯曲产生孔变形。原因:由于弯臂外侧的板件和凹型模具两者表面发生摩擦产生拉力,同时采用弹压弯曲,导致定位孔发生变形。方法:增加顶部板材的压力;在顶板上加麻点纹,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用形弯曲。
5.弯曲部位板材变薄。原因:凹凸模具间的间隙太小;凹型模具的圆角过小。方法:调整凹凸模具间的间隙;增加凹型模具的圆角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