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出自明代马中锡《东田文集》中的《中山狼传》。这则寓言故事鞭挞了中山狼的忘恩负义和恩将仇报,同时也批评了东郭先生不分善恶,滥施仁心的愚腐,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故事中的老杏树和老牛为什么都认为狼应该吃掉东郭先生呢?这个问题却很少有人关心,都想当然地认为是老杏树和老牛都老糊涂了,是在说胡话呢!也有人认为是老杏树和老牛受到人的不公正待遇,出于泄忿和对人的报复才这样说的。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子夏故坛从学术的角度,带领大家来认识这个问题。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被俗用作以中山狼为喻,来鞭挞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如《红楼梦》中就把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孙绍祖比作中山狼予以鞭挞。然从学术思想的角度讲,这个故事实则是对墨家基本思想的否定和嘲讽。从世俗善恶的角度来看,老杏树和老牛都主张狼应该吃掉东郭先生是很难理解的,但从学术思想上理解就很容易了。
我们知道,儒家主张仁爱思想,但这种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是分亲疏远近的,而墨家在这一点上却和儒家相对。墨家提倡“兼爱、非攻”,极力阻止战争,宣扬博爱。墨家认为爱是平等、广博的,不应该有等级差别,也不应该分亲疏远近,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友善相处而不相互攻伐。东郭先生在故事中就是墨家的代表,故事中称他为“墨者”。狼代表自然当中不受规则约束的一种恶势力,在故事中被称为“禽兽”。文中的“丈人”则应该是一位行为中庸的儒者,而老杏树和老牛则是道家思想的化身。因为儒家行为积极,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以正确适宜的方法积极解决矛盾,而道家则强调事物的自然属性,主张顺其自然,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事物(事件)的自然发展中,态度比较消极。
墨家之愚,在于兼爱而不分对象,非攻而不保自身,故东郭先生助狼脱险却危及自身。老杏树和老牛安于自然而听天由命,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被人利用的,毫无斗争精神。所以他们以自己为例,认为狼饿极了会吃人,这是自然现象,天经地仪,自己对主人一辈子有恩尚且如此,况东郭先生只是偶尔救狼一命,并无多大深情厚意,狼为保命当然可以吃掉东郭先生,这是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没有什么不对的。说到这里,我倒是同情起狼来了,这只狼饿而体乏,身上还有伤,却还想扬名立传,玩起“百家争鸣”来了,哪来那么多废话,吃人还要和人商量,还要搞什么“咨三老”,甚至愚蠢到回到口袋表演事情经过。力强往往智昏,要吃人就不必讲理,恶人善长的是强力,和诸子百家讲理,岂不枉送了卿卿性命!儒家可不仅仅是讲仁爱,而是深通《易》理,随时而变,仁、义、礼、智、信都要讲,适合讲什么就讲什么。成熟的儒家甚至有革命思想,认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命和昼夜交替、四季更替一样自然。所以丈人先用礼说服恶狼,说服不成就用智制服之,继而以义革其命,最终实现了仁。仁者爱人,而不是爱畜生。
总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中,老杏树和老牛之所以认为狼应该吃掉东郭先生,就是因为老杏树和老牛是道家思想的化身。狼饿极了吃人保命,这是自然现象,不存在什么忘恩负义、恩将仇报,那只是俗人的说词或只是托狼喻人,骂人为狼泄泄愤罢了。谁奢求狼有什么恩义,只能说明谁的愚腐。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杏树和老牛深信其言,早已认命。
(子夏故坛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