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但中国手机市场却进入了“寒冬”之中。
据潮电智库预计,手机行业今年已出现3000万部智能手机库存。其中成品库存超过2000万部,半成品和核心部件库存超过1000万部。
放几年前,这点库存根本不是事儿,但如今,却需要手机厂商花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消化。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4月,国内市场智能手机销量为1769.0万部,同比下降34.4%。
天量库存下的国产手机厂商
过去几个月,作为手机主体销售市场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城市,均受疫情明显冲击。
但让手机厂商们恐慌的,并不仅仅是销量暴跌,而是看不到市场再次爆发的希望。
关于“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的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等平台热搜。
提到不换手机的原因,大家纷纷表示,如今手机没有变革式创新,却卖得越来越贵了。
行业分析公司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从之前的28个月,延长到了31个月。
中芯国际13日在其第一季财报会议中也预测,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或骤减2亿台。
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对科技每日推送表示:“随着销量的下滑,库存必然有积压。砍单是必然选择,库存是会压死人的。”
据日经亚洲5月18日报道,小米、OPPO、vivo已通知供应商,未来几季将砍单约二成。
日经引述未具名消息来源指出,小米通知供应链,将把今年全年原订2亿支销售目标,调降为1.6亿支到1.8亿支。
OPPO、vivo本季和下季也传出砍单约两成,以消化目前通路上累积的过多库存。
开年时大家都还意气风发大谈冲击高端,如今来看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正在不断被拉大。
手机行业需要帮助
疫情带来的影响或许还会漫长地存在,手机行业想要尽快复苏,并非易事,但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手机行业的好消息。
深圳市最近就放了个大招:结合开学季、暑促季、传统节日等主题,在5-8月期间轮动组织开展消费电子专场促销活动,对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手机、电脑、耳机等产品,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人累计最高2000元。
但一个城市不够,回顾当初家电下乡“盛景”,2007年12月由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最先开始家电下乡试点,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三大类产品给予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补。
2008年家电下乡覆盖区域增加,品类也扩展为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四类产品。
据统计,我国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补贴金额接近900亿元,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3亿台,实现销售额7071亿元。
相较十多年前,当下手机产业链大部分位于国内,是最值得补贴的行业之一。
2021年11月至12月,云南省以及哈尔滨市、郑州市通过京东平台发放政府消费券,20天内三地消费券核销金额突破5000万元,带动消费订单金额超过4亿元,政府资金撬动消费杠杆率接近8倍。
2021年香港消费券计划,同样在短期内对本地消费带来明显提振,数据显示,去年8月开始分批次发放消费券以来,香港零售当月同比增速迅速扭转了此前的下行趋势,8至11月连续保持在7%至12%左右的较高位置。
手机行业想要尽快复苏,还需要更多的政策。